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萧友梅与黄自 教学PPT课件

萧友梅与黄自 教学PPT课件

广泛流传。 《南飞之雁语》 《落叶》 《踏歌》 《五四纪念爱国歌》 《国民革命歌》等。
音乐鉴赏
渔阳鼙鼓动起来
课堂小结
我国专业音乐创作兴起时期, 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音乐家, 萧友梅和黄自只是其中的代表, 请同学们课下再搜集一些这一时 期的歌曲,与你们的长辈们共享 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情趣。
诗写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但主题是统治 者“重色”必将“倾国”,具有警世的意义。
1932年,正是我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危险关头,两位 作者写这部清唱剧有借古讽今的意图。
长恨歌
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合唱教材缺乏中国作 品的空白 另一方面也是针砭时弊的积极意向 反映了日寇加紧侵华,亡国之祸迫在眉 睫,而国民党当局却采取不抵抗主义政 策的严重形势下,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和日趋觉醒的民族意识。
长恨歌
请把第三乐章和第八乐章进行对比聆听
曲名
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鼙鼓动地来
山在虚无缥缈间
速度 力度
中速
慢速 行板
由弱 到强
以弱 为主
音色
深沉 粗犷
清澈 柔美
情绪 风格
悲壮
进行曲
凄美
民族 风格
音乐人物
萧友梅 1884-1940
音乐人物
萧友梅毕生从事高等音乐教育,为中 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 艺术歌曲《 》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
萧友梅与黄自
清唱剧
音乐鉴赏
欧洲音乐史上对清唱剧的 发展有着伟大贡献的作曲家亨 德尔
选自清唱剧《弥塞亚》中 的《哈里路亚》大合唱
清唱剧
一种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 用合唱、重唱、独唱与乐队在教堂 或音乐厅演出的大型声乐套曲。
清唱剧
特点是: 采用歌剧的各种程式, 大量运用合唱的表演形式。
清唱剧与歌剧的区别在于没有布景、角色
长恨歌
一、仙乐飘飘处处闻(混声四声部合唱) 二、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声部合唱及女高音和男低音的独唱、二重唱) 三、渔阳鼙鼓动地来(男生四声部合唱) 四、惊破霓裳羽衣曲(未谱曲) 五、六军不发无奈何(男生四声部合唱) 六、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 七、夜雨闻铃肠断声(未谱曲) 八、山在虚无飘渺间(女声三声部合唱) 九、西宫南内多秋草(未谱曲) 十、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四声部合唱及男低音独唱)
服装和舞台表演动作。
音乐人物
黄自
1904-1938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留美接受了严格、系统的 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派 创作思想的训练。 是我国第一位系统地传 授欧洲近现代音乐创作技术 理论的作曲家;把西方作曲 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
长恨歌
长恨歌
电影《妖猫传》 白居易
长恨歌
白居易一首长诗。1932年,黄自、韦瀚章根据此 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