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

图2
0
20
40 60 ᒮඬ᤯චௐᫍ/min
80
100
臭氧通气时间对废水 COD 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COD; 色度
·32·
化 工 环 保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HEMICAL INDUSTRY
2012年第 32卷
2.2
臭氧与废水后续反应时间对废水 COD 和色 在臭氧通气时间为 30 min 的条件下, 臭氧与
2
结果与讨论
臭氧通气时间对废水 COD 和色度去除率的 臭氧通气时间对废水 COD 和色度去除率的影
2.1 影响
响见图 2。由图 2 可见: 随臭氧通气时间的增加,
7
废水 COD 和色度去除率均逐渐增加; 臭氧通入 30 min后, 继续延长臭氧通气时间, 废水的 COD 和 色度去除率增加幅度均略有减小, 综合考虑废水的 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 本实验最佳臭氧通气时间为
5 4
Ԩ ಧ ԯ Ѣප
30 min。
100
ᤈප 5 6 2 1 3
80
图1
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的工艺流程
6 臭氧氧化反应器; 7 臭氧破坏器
Ԝᬓည
60
40
1 氧气瓶; 2 臭氧发生器; 3 安全瓶; 4 pH 调节罐; 5 计量泵;
20
臭氧氧化反应器(简称反应器)为圆柱形, 直 径 200 mm, 总高度 3.6 m, 有效高度3.2 m, 有效容 积约为 100 L 。臭氧从反应器底部曝气头进入反
2.4
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后的废水污染物指标 在臭氧通气时间为 30 min、 后续反应时
度去除率的影响 废水后续反应时间对废水 COD 和色度去除率的影 响见图 3。由图 3 可见: 随臭氧与废水后续反应时 间延长, 废水 COD 和色度去除率均提高; 后续反应 30 min 后, 再继续延长后续反应时间, 废水 COD 和色度去除率基本不再变化。故本实验最佳后续 反应时间为 30 min。
1
实验部分
废水水质 实验用废水为江苏某棉纺织印染企业生产废
1.1
水经 SBR 生化处理后的出水, COD 80~120 mg/L, BOD5 6~9 mg/L, BOD5/COD = 0.075,SS 25~80 mg/L, 色度 35~80 倍, pH 7.2~8.1。 1.2 试剂和仪器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TFCB1 型臭氧发生器: 清华同方公司;PHS-
Abstract: Bio-treated dyeing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ozone oxidation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as flow 2.5 L/min, ozone mass conceatration 12.5 mg/L, ozone aeration time 30 min and subsequent reaction time 30 min, the removal rates of COD and chroma are about 40% and respectively, BOD5/COD = 0.2,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wastewater is improved. The above 95%, the effluent chroma is less than 5 times, the COD and BOD5 are 45 - 70 mg/L and 10 - 13 mg/L
analysis results of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show that the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the wastewater are degraded into smaller molecules.
应器。 在反应器内先注入 60 L 废水, 控制进气流量 为 2.5 L/min, 进气中臭氧质量浓度为 12.5 mg/L, 向反应器内通气一定时间, 以废水色度和 COD 的 去除率为考察对象, 确定最佳臭氧通气时间。在确 定的最佳臭氧通气时间条件下, 考察停止通臭氧后 臭氧与废水后续反应时间对色度和 COD 去除率的 影响。 向废水中加入适量 H2SO4 或 NaOH 溶液调节 其 pH, 然后将调节 pH 后的废水注入反应器内, 在 最佳臭氧加入量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 考察废水 pH 对色度和 COD 去除率的影响, 确定最佳 pH 条件。 1.4 分析方法 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 COD[11]; 采用稀释 接种法测定废水 BOD 5[11]; 采用酸度计测定废水 pH; 采用稀释倍数法测定废水色度[11]; 采用重量法 测定废水 SS[11]; 采用碘量法测定气体中臭氧质量 浓度;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废水中溶解性有机 物 (DOM) 的三维荧光谱图; 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 DOM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100
间 为 30 min 的条件下, 废水的 COD 去除率约为 40%, 色度去除率大于 95%, 经臭氧氧化深度处理 后废水色度小于 5 倍, COD 为 45~70 mg/L, BOD5 为 10~13 mg/L,BOD5/COD = 0.2, 出水可生化性 有所提高。 2.5 2.5.1 臭氧氧化过程中废水 DOM 的变化情况 废水 DOM 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废水 DOM 的三维荧光光谱等高线见图 5 。 图5a 为进水稀释 100 倍后的三维荧光光谱等高线; 图 5b 为后续反应 10 min 时的废水稀释 50 倍后的三 维荧光光谱等高线; 图 5c 为后续反应20 min 时废水 的三维荧光光谱等高线; 图 5d 为出水 (后续反应 30 min 时) 的三维荧光光谱等高线。 图 5a 中主要有两个荧光峰, 分别属于含色 氨酸类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质的荧光峰(发射波
第 1期
李昊, 等.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
·31·
化处理出水(以下简称废水), 考察了臭氧通气时 间、 后续反应时间、 废水 pH 等工艺条件对废水处 理效果的影响。并对臭氧氧化处理过程中不同阶 段的水样进行了三维荧光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 布检测, 分析了废水中污染物的变化情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日立公司, 光源为 150 W 氙
25 型数显酸度计: 杭州雷磁分析仪器厂;F - 7000
灯, 光电倍增管电压为 700 V , 激发和发射单色器 均为衍射光栅, 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均为 5 nm, 激发光波长 200~450 nm, 间隔 5 nm, 发射光波长 220~600 nm, 间隔 1 nm, 数据采用 Origin 软件进行 处理, 以等高线图表征, 以高纯水作为空白校正。 1.3 实验工艺流程和实验方法 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的 工艺流程见图 1。
dyeing waste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Key words: ozone oxidation; spectrum; wastewater treatment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 成分复杂、 难降解有机 污染物含量高、 色度大、 水质变化大、 可生化性差 等特点, 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目前普遍
采用物化法或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处理后废水中 仍含有一些难生物降解和成色的有机物[6], 影响废 水回用。有研究报道, 臭氧氧化和生物法组合工艺 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 处理后废水能达标排 放[7-9]; 臭氧氧化和膜技术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生化 处理出水, 处理后废水可回用于印染工艺[10]。目 前, 将臭氧氧化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均是与其他
80 ԜᬓညḼ
60
40
20
0
15
30 45 60 ᒮඬˀऋපՐ፝ԥःௐᫍNJO
75
90
长 330~350 nm, 激发波长 220~230 nm) 和含酪氨 酸类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质或酚类的荧光峰(发 射波长 300~330 nm , 激发波长 270~280 nm) , 另 外还存在一个含腐殖酸类物质的荧光峰(发射波 长 430~460 nm , 激发波长 260~310 nm) 。图 5b 中出现了一个腐殖酸类物质的荧光峰(发射波长 370~410 nm, 激发波长 305~320 nm) 。图 5c 中又 出现了一个含腐殖酸类物质的荧光峰(发射波长 380~450 nm, 激发波长 230~260 nm) 。图 5d 中蛋 白质类和酚类的荧光峰强度明显降低, 腐殖酸类物 质的荧光峰还比较明显。可见, 经过臭氧氧化处 理, 含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质类物质或酚类物质的 不饱和键断裂, 废水中的 DOM 的结构和种类发生 了变化[12-14]。 2.5.2 废水 DOM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的废水 DOM 各相对分 子质量区间对应的峰面积见表 1。峰面积是峰高与 保留时间的积分值。由表 1 可见: 进水中含有一定 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00 的 DOM; 后续反应 10 min 时,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00 的 DOM 的 峰面积减小, 而相对分子质量为 3 000~10 000 的 DOM 的峰面积增大; 后续反应 20 min 时, 废水中 已经不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00 的 DOM,
Advanced Treatment of Bio-treated Dyeing Wastewater by Ozone Oxidation Process
2 Li Hao1, , Zhou Lü1, Li Tao1, Xing Lizhen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