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针灸学感悟

学习针灸学感悟

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
形成性考核评价表
课程学习梳理感悟:分随着时针滴答摆动,我们得针灸课程也逐渐接近尾声。

经过一学期得接触,我已与这门课程解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得畏惧到后来得接受再到现如今得喜爱,不得不说感悟颇丰,现将我得感悟分享给大家。

一、学前认识
一提起中医,大家脑海里首先想到得不外乎就是扎针与开方子.我们大一上学期学习得医古文、医学史与中基,它们都从理论层面把我们这些初探中医奥秘得孩子领进了门,但对于中医究竟就是如何用来治病得,我们却知之甚少。

随着课程得日益增多,我们对中医得认识也逐渐从书本上转变到了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学以致用。

针灸无疑就就是这样一门应用性极强得学科.我们可能还要经历好几年临床得摸爬滚打才能开出自己得方子,因为药物之间得配伍、比例等并不就是简简单单靠模仿前人就能行得通得,而且病人得症状很难达到教科书上那么“标准”,由此瞧来成方得加减也就是需要我们耐心琢磨得。

而针灸就是一门入门很快
得学科,掌握了进针方法,熟知了腧穴方位,我们就可以自己上手扎针,给自己扎也给同学扎,小小得体验一把“成就感”。

正如古人所说得“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深知了这门课程得趣味及重要性,在本学期得开始,我就坚定了把针灸学好得信心。

在老师指导学习得过程中,谈及针灸得广泛应用性与个体针对性,我更就是坚持这个“学好针灸学,治愈患病人”得信念。

既然这样,针灸学得目得更就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这才有助于以后得学习与运用。

其实在接触针灸前,我就是个“谈针色变”得人,从小就比较怕疼,想都不敢想自己能把那亮亮得银针扎到自己肉里。

要命得就是自己还怕火,拔罐这一类得也不敢尝试。

心想这可不行,本来自己领悟能力就不强,接收新知识得速度也比较慢,等大家都到炉火纯青得地步了我可能还在起跑线挣扎,这样只会越落越远。

于就是我屁颠屁颠跑去保康针灸科跟诊,初来乍到时学姐只让我行针、起针,起初就连干这个我都畏手畏脚,生怕自己用劲一不对给病人造成痛觉。

我就观察病人得表情,一咧嘴就知道起针弄疼人家了,结合课本与学姐传授得经验,经过一次次尝试,我发现病人再无痛感得表情,心中不禁窃喜.随着上手次数得增多,我也从最初得畏惧转变为了后来得“胆大、心细”,我不禁对
这门课程接下来得学习充满了期待。

二、学习中得感悟
这门课程得学习就是循序渐进得,在老师得带领下,我们逐渐构建起了自己得知识框架。

现如今老师对针灸课程得讲解已经接近尾声,通过对新编教材得学习,我从中获益匪浅,感受到了针灸从古代乃至现今得巨大魅力。

纵观全书,在上篇针灸理论中,介绍了经络总论、腧穴总论与经络腧穴各论;在中篇得针灸技术中,刺灸法总论为我们讲述了针法、灸法得起源与概要,在刺灸法各论中,涵盖了针具、灸具得分类、构造、规格、样式、检查、保养等,要求我们掌握针灸得操作手法、体位得选择注意事项及操作技能与注意事项等;在下篇针灸应用中,介绍了针灸治疗原则、处方,特定穴得运用及各科常见病得针灸治疗方法。

在学期末,我对这本针灸学内容安排进行了详细得归
纳,摘录了课程得重点,总结了重点.以下为按学习过程得顺序简要介绍本学期所学内容及归纳总结:
(一)绪言部分--1、针灸学得发展简史2、针灸学得对外交流。

3、针灸学得特点与学习方法。

(二)经络总论:重点介绍了经络得组成、十二经脉得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得功能及
分布,简要了解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得作用。

然后了解了经络得相互作用关系。

(三)腧穴总论:重点讲解了腧穴得分布、分经与分部主治特点与规律,特定穴得定义、作用、具体穴位与其应用,熟练背诵了特定穴得歌诀,熟练掌握骨度分寸定位法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四)刺灸法总论——1、针具与刺法得源流。

2、灸法得起源与发展。

3、刺法及灸法操作得量学要素。

(五)刺灸法各论——1、毫针刺法:毫针得构造、规格、检查与保养。

2、毫针刺法得练习:a、指力练习b、手法练习c、自身练习。

3、毫针得选择与消毒。

4、体位得选择,以仰卧位与俯卧位为主。

5、毫针刺法:a、进针法,有单手、双手进针法与针管进针法,双手又分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b、进针得角度与深度。

6、行针手法:行针包括提插、捻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其中以提插、捻转为主要行针方法.7、得气:此步骤很关键,它关系到针法疗效好坏;医者得气则其刺手可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患者得气会有酸麻重胀之感,亦有“雷霆乍惊”“如鱼吞钩而浮沉”得反应。

8、毫针补泻手法,主要以捻转补泻与提插补泻为主,兼以徐
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等操作手法;复式手法可见于烧山火、透天凉。

9、留针与进针,留针实践根据病人情况而定,虚者宜补,时间可稍长些,实者宜泻,时间稍短些;临床上留针通常不超过30min。

出针补者为快出,用干棉球按针孔直至无出血现象,泻者出针为摇大针孔,无须铵压针孔.10、异常情况得处理与预防:临床上若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情况,医者不能慌张,应按照有关处理方法进行应对。

11、针刺注意事项。

(六)灸法.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得作用。

其种类分为艾灸与其她灸法。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针器灸,其她灸法有灯火灸与天灸等。

(七)拔罐法。

现代常用玻璃罐与抽气罐。

其吸附方法分为火气法(闪火、投火、滴酒、贴棉法)、水吸法、抽气吸法。

要使拔罐得到疗效,还可以施用几种行罐方法,如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等。

(八)其她针法。

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等。

(九)经络腧穴各论——我们要掌握每条经中重点穴涉及到得解剖标志,重点穴定位,每条经得循行路线、主治要点及刺灸得注意事项等。

1、手太阴肺经: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得其她病证。

2、手阳明大肠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得其她病证。

3、足阳明胃经:本经腧穴主治肠胃病、头面五官疾患、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得其她病证.
4、足太阴脾经: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得其她病证。

5、手少阴心经: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得其她病证.
6、手太阳小肠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得其她病证。

7、足太阳膀胱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得背俞穴及其她腧穴主治相应得脏腑病证与有关得组织器官病证。

8、足少阴肾经: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 以及与肾有关得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得其她病证.
9、手厥阴心包经: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得其她病证。

10、手少阳三焦经: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与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得其她病证.
11、足少阳胆经: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得其她病证。

12、足厥阴肝经: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得其她病证。

13、督脉: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得内脏病证。

14、任脉:本经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与相应得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十)针灸治疗:包括针灸治疗头面躯体、内外妇儿、五官及急慢性病证等。

三、学以致用
随着知识得慢慢积累,我们现在已经能将老师传授得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

这几天宿舍有扎“脐周八穴”来减肥得,“患者"得食欲得到了有效控制;我自己最近消化功能不太好,嘴里总感觉有异味,我就给自己
选了九个穴:内关,大陵,足三里,上、下巨虚,三阴交,公孙,阴、阳陵泉.效果还不错.现在家里得朋友也都在等我寒假回家给她们“扎两针”,我想,这也正就是我学习针灸得乐趣所在。

小小得一根针也能发挥无穷得效应。

针灸入门快,但想要学精也不就是那么容易得,路虽漫漫但我愿携着信念与毅力踏上旅程。

手起针入,针到病除.希望我能到达理想得彼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