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学原理

水文学原理

名词解释:
1 下渗容量分配曲线:以地面下渗容量fp为纵坐标,以小于等于该地面下渗容量所占的流域面积比重为横坐标,则所得的曲线称为流域下渗容量分配曲线。

2 流域蓄水容量曲线: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为纵坐标,以小于等于该W’m所占的流域面积比重a为横坐标,则所得到的曲线称为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3 最大流域汇流时间:流域中最长路径的水质点流到出口断面的时间。

4平均流域汇流时间:
5 等流时线:是在流域上勾绘的一组等值线,每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水质点,将同时到达出流断面。

两条等流时线间的面积称为等流时面积
6 等流时面积:是在流域上勾绘的一组等值线,每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水质点,将同时到达出流断面。

两条等流时线间的面积称为等流时面积
7 流域面积:在地形图上定出流域(地面)分水线,然后量出它所包围的面积。

8 最大吸湿量:
9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田间持水量。

10 下渗容量:当土壤表面水分供应充足时,此时的下渗率称为下渗能力,下渗能力也称下渗容量。

11 下渗曲线:是干燥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流域下渗能力过程线。

12 特征河长:就是使下断面由水位引起的∆Q正好与由附加比降引起的∆Q抵消时的河长。

13 流域瞬时单位线:
14 流域单位线:在给定的流域下,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直接)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直接)径流过程线,称为单位线。

15 径流系数:任意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同时段内降水深度P之比。

公式α=R/P
简答:
1、下渗过程中土壤水分剖面的变化如何?
2、超渗地面径流的产流面积变化有何特点?
(1)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产流面积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2)产流面积的大小与降雨强度和初始土壤含水量有关;
(3)一次降雨过程中,全流域超渗产流与局部流域超渗产流可能是交替出现的。

3、蓄满产流的产流面积变化有何特点?
当W0=0时:
(1)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产流面积不断增大。

(2)产流面积的变化与降雨强度无关。

(3)全流域发生蓄满产流的条件是∑(P-E) ≥Wmm’。

当W0≠0时,产流面积的变化特点
(1)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产流面积不断增大。

(2)产流面积的变化与降雨强度无关。

(3)全流域发生蓄满产流的条件是∑(P-E+a) ≥Wmm’。

4、什么是流域调蓄作用?造成流域调蓄作用的物理原因如何?
流域内随着洪水的涨落所呈现出的流域蓄水量的增加和减少现象——流域调蓄作用。

引起流域调蓄作用的原因:
(1)降水注入点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距离有远近之分;
(2)因各处的水力条件不同,流域各处水质点的流速不同。

5、径流有哪几种主要成分?每一种径流成分产生的物理条件是什么?
6、试比较流域平均降雨量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7、地球上的水为什么会发生循环运动?水文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水文循环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意义:
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2、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
3、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改变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降水,蒸散发,下渗,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等环节
8、描述河道洪水波运动的圣维南方程组的动力方程为
R
C V i x y t V g x V g V 22
01-=∂∂+∂∂+∂∂ 请解释以上方程式中各项的含义,简述在什么条件下洪水波可以简化为运动波和扩散波?写出运动波和扩散波的流量表达式。

答:空间惯性项,时间惯性项,压力项,重力项,阻力项
运动波流量表达式:
扩散波流量表达式:
计算:
1、单位线的应用
2、水量平衡原理(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式的应用)
3、水源的划分(已知稳定下渗率,总径流量,划分地面与地下净雨)
4、等流时线法的应用
5、初损后损法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