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质量评估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质量评估卷

初中语文单元贯通质量评估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学校:班级:姓名:得分:【温馨提示】本试卷设附加分值5分,按全卷书写规范情况判定书写等级。

(A等5分,B等3分,C等1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根据你的学习与积累,完成1—9题。

(3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嗥.呜(háo)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B、田垄.(lǒng) 召.唤(zhào) 磅.礴(páng) 怪诞.(dàn)C、辔.头(pâi)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D、啾.啾(jiū) 机杼.(zhù) 污秽.(huì) 督.学(dū)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操炼怪诞亘古蚱蜢 B.班斓泛滥崎岖回环曲折C.屏障懊悔雄键亦复如是 D.狂澜险峻坦荡九曲连环3.用横线画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括号里。

(4分)(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坚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2)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景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3)但这种状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感觉不到的。

()(4)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州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4.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2分)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还是或者就 B.不管即使或者都.C.不论或者还是都 D.无论即使还是也7.下面一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用得不恰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某每一面折射吃生活中的,每个人。

不必介意别人的流言蜚语,不必担心自我思维的偏差,要坚信自己的判断、用敏捷的目光去审视这个世界,给自己一个富有个性的回答。

____ 改为 ______8.填空(10分)(1)《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 》,曲作者是____________(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 _______ 国作家______________(3)《木兰诗》中表现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4)《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的两句是 ,(5)《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9.仿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

(2分).例: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第二部分阅读与感悟(40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0题。

(5分)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0.(1).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

(1分)(2).完成随感。

(2分)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3)这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14分)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

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

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

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

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

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二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1.作者怎样描写习字课上的安静?(2分).答:12.“上习字课”那段文字有三处细节描写,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分别说说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6分).答:细节描写a. ______ _ ,其作用是烘托 _ 气氛;细节b. ,突出了孩子们对的热爱;细节c. ______ ,表现小弗郎士对的嘲笑。

13.在“最后一课”里,师生心心相通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14.作者写钟声和号声有什么作用?(3分)答: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13分)落日,苍鹰,暮色,群山,我们在这样的背景的衬托下,恋恋不舍地离开陕北,奔向秦晋峡谷,去寻找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

汽车沿盘山路爬行,秋风苍凉沉寂,黄河浩荡东流。

我们的心绪还沉浸在陕北高原,沉浸在沟壑纵横、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风景中。

陕北,贫穷、闭塞;陕北人,顽强、质朴。

一如脚下这千古奔流的民族圣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

当我们离开陕北,走近壶口瀑布,希望心情不再沉重。

车窗外,渺无人烟,屋舍稀落,断垣残壁,瓦砾成堆。

车拐过最后一道山梁,黄河从视线中消逝。

蓦然,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①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呐喊着迎接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车停道旁,喧哗停止,苍茫暮色使我们看不见黄河之水,只能静静地用耳,准确地说是用心,听黄河母亲的倾诉。

上古,黄河奔泻至此,形成滔滔洪流。

河道不畅,横溢流淌,黄河成为不可抗拒的洪灾。

大禹用疏导之法,劈开吕梁山,凿开龙门,给后人留下名闻遐迩的壶口瀑布。

翌日清晨,我们走近壶口瀑布身旁,立刻被她博大的气势所震撼。

黄河之水显得宽宏博大,奔放无羁。

此时,我才知晓李白为什么写:“黄河之水天上来。

”壶口两旁,山岩断裂,赤裸畸形,筑成两条坚固峰带,如鬼斧神工。

金色的波涛从远方滚滚而来,惊涛拍岸,金液飘荡。

雾气蒸腾,水天一色。

七色彩虹在阳光照耀下,横跨两岸。

黄水万顷,无拘无束,慌不择路,在秦晋峡谷奔突涌荡,左回右旋,掀起团团浪花、泡沫。

壶口河槽错落,岩石犬牙交错,水流跌宕,像古老的石犁烈马分尸般撕碎水层,犁开波面。

云腾雾裹,浇入壶口,挤入龙槽。

黄河雄浑博大的身躯突然痉挛收缩,又被大自然鬼使神差般撕裂。

此时,②黄河畔上,气流在抖动,山在摇晃,大地在颤栗。

“声震四十里,烟雾溅湿人。

”天和地斑斓的色彩和声响都消失了,黄河似是地下奔突出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伟轰鸣。

壶口瀑布西畔,陕北一片莽莽苍苍,游人三三两两。

东畔,山西人大搞旅游,灯火闪烁,游人如织。

同一条黄河,“东边日出西边雨”。

遥想当年,两岸码头红红火火,人声鼎沸,真使人有沧海桑田之感。

壶口瀑布宽度达千米,主瀑难以接近。

同行的女记者忙于录音,价值几千元的照相机掉进龙槽,转眼无影无踪。

壶口瀑布,烟波浩浩,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

当年,光未然到此,慷慨激昂地写下中外驰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面对壶口,你唱不出“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

”《纤夫的爱》不能在壶口唱,你只能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观之,如万马奔腾,听之,似惊雷行空。

浩浩乎,中华民族之文化;荡荡乎,中华民族之精神!(选文有删节)15.第二段说黄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联系全文请具体说说:“辉煌和苦难”是指什么?(4分)16.试从文中找一组形容词来概括黄河的特点;并说明写壶口瀑布为何先着力描写黄河之水。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从文中找出语句来说明壶口瀑布的特点?(限于20个字以内)(3分)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最后以《黄河大合唱》和《纤夫的爱》来结尾,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

(8分)鲍君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

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

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

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

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

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⑵问其故.2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2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六、作文22、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养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

也许你没有见到过黄河,但是在电视上、书本中、歌曲里,相信你也一定听到过黄河的故事,目睹过黄河的风采。

以“的黄河”为话题,表达你对黄河的感情。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