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
孙文波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Tel: Fax:
E-mail:
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人们只有深刻理解其发展的趋势,才能很好地把握今天教学改革
的方向,才能从各个方面来改革我们当前的教育。
本文尝试分析了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条
件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见图1)。
关键词:信息模式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逐渐形成
图1 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趋势图
1引言
在21世纪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成熟,都给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时,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路子,必然会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等根本性问题的改变。
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教育的四大支柱等观点为基础,分析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2从教师为中心模式向学生为中心模式发展,并逐渐形成主体性能充分体现的教学模式
教育中心从教师向学生的转变,这是教育思想转变的基础。
这种转变必将引起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一系列的转变。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
多媒体、网络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有喜欢的内容可学(文字、图像、动画等合成的形象、生动内容),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与电脑、与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而且可以用各种形式(写、画、唱、合作)创造性地反映学习成果等等。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体现学生首创精神的特点。
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多媒体条件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生动的、现实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比较麻烦创造的模拟情景,使学生通过与电脑的对话,在电脑的具体应用,使知识得以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网络环境使反馈信息变得四通八达而又非常迅速,从而就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实现自我的反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成熟,教学手段的不断先进,学生的主体性会越来越得到体现,最终形成学生主体性高度体现的教学模式。
3从班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向集体、个体、小组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模式发展,逐渐形成无班级界限、自由式教学模式
以班级集体组织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向班级、个体和小组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这种学习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等的作用。
固定的、无个性的班级学习教学模式阻碍了这种交互作用,如人与物的交互变少,与多人交往的机会减少,学习的形式不够灵活,信息量不够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群体的资源得不到共享等等。
所以多种形式课堂教学形式的结合势在必行。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越系发达,个体学习成为人们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体学习能力越将成为人的一种主要能力,所以教学中的个体教学模式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个主渠道。
同样,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的“学会共同生活”(即如何进行协作)是未来人才的重要标志,小组学习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形式,同时小组学习能使信息通达,资源进行共享,使群体能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
而班级学习教学模式虽在概念上要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其集体化样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能使信息反馈的面变得最大,信息交流的速度更快,更直接。
由此可见,集体、个体、小组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
随着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合作化等不断发展,按年龄、成绩分组的班级模式逐渐淡化,并最终消失。
班级的概念发生了改变,变为一种临时的而非固定的集合体。
人们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自由分组、自由决定组合形式,并逐渐形成无班级界限、自由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主体性将更加突出。
4从教师讲授模式向学生主体探究学习、教师辩证指导模式发展,并逐渐形成虚拟、逼真的情境式教学模式
由教师讲授模式向学生主体探究学习、教师辩证指导模式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在电脑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所有知识和能力都不是教师直接教给的,而是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和形成的。
教师制作软件,提供学生自学的条件,指导学生的自学;通过反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知识;并提供拓展学习资料,让学生拓展学习。
教师充分体现了辩证指导的作用。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 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强调各种资源是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的。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自主学习,主体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意义建构,才能在探索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而是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学习资源的介绍者、提供者。
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情境,组织探索活动,进行个别、小组和集体的辩证指导,在交互中用问题或情境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探索,并进行反馈和评价,介绍和提供各种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等。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虚拟、逼真的情境式教学模式逐渐变成现实。
人们在各种逼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