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放飞蜻蜓教案
2.揭题、读题,读好“蜻蜓”这两个后鼻音。启发猜想: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
3.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二、出示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二.课文我会读
1.先读课文,至少读3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标上小节号。
2.再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情
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说话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差,要了解蜻蜓、认识陶行知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学生交流。
(1)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蜻蜓了?“纷纷”
“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
(2)从孩子们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课题“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
3.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三、品读感悟
(一)给课文第二部分分层。
1.陶先生引导孩子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蜻蜓、了解蜻蜓的?
2.自由读(2—10节),思考。找出他引导的两句问话。指导分层。
(二)学习(2?—6)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想了一下”、“七嘴八舌”、“抢着说”这此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练习读好孩子们的话。
第六单元 课题放飞蜻蜓第1教时 总第个教案
课型:阅读课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1、1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
难点
理清课文脉落
课前
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先学提纲】
一.字词我会学
1.生字读一读:
(1)读读“绿色通道”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容易读错的圈起来多读几遍。
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内:《当》第一课时
外:《补》
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
陶行知 慈爱 抚摸 七嘴八舌
抢着 苍蝇 蚊子 朋友 掌握
保持 结构 复杂 成千上万 入神
第六单元 课题放飞蜻蜓第2教时 总第个教案
课型:阅读课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
1.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
2.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相机出示:和蔼可亲热爱孩子循循善诱平等相待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
引导学生抓住“拉着”、“坐着”感受。
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3.根据主要内容来设计问题:
陶先生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出示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上八下 乱七八糟 杂七杂八
七嘴八舌 七荤八素 横七竖八
2.读一读与昆虫有关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黄花无处寻。 ——杨万里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学情
分析
学生都见过蜻蜓,但对蜻蜓的身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不怎么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通过朗读,激起对蜻蜓及其他动植物的有关知识的探求欲,并领略老一辈教育家的风范。
(2)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交流一下。
(3)检查对课文的朗读,相机正音。指导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
(4)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学生交流。
说近义词:慈爱 抚摸 入神
说反义词:复杂
2.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1、1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陶行知 慈爱 抚摸 七嘴八舌
抢着 苍蝇 蚊子 朋友 掌握
保持 结构 复杂 成千上万 入神
二类字带的词语:
翠贞 田埂 平衡 据说 孑孓 一撅一撅的
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
(2)注意读准字音:
平舌音:慈 翘舌音:舌
前鼻音:蚊 后鼻音:抢 蝇
(3)把课文后第三部分的词语圈出来,多读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字形辨一辨:
抢( ) 蝇( ) 复( ) 舌( )
枪( ) 绳( ) 夏( ) 古( )
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露(lù lòu)水 调(tiáo diào)整
3.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课前
准备
课件
【先学提纲】
一.课文内容要读懂
1.想一想:课文中谁让谁放飞蜻蜓?为什么要放飞蜻蜓?
(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落。
一(1 )捉蜻蜓
二(2—10)谈蜻蜓
三(11 )放蜻蜓
五、精选文章一部分,品读感悟
1.指名朗读,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学习第11自然段。
2.读课文,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请用“~~~~~”画出来,读一读。
3.读了课文,你觉得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呢?说一说,写一写。
。
二.语言文字品一品
1.读一读,记一记
1)含有“千”和“万”的成语
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 千变万化
千丝万缕 千真万确 千头万绪
2)含有“七”和“八”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