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根火柴简案

七根火柴简案

《七根火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明确本文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和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3.学习红军战士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崇高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明确本文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和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革命英雄主义的不朽价值。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课文.
形式:读书接龙,每个学生读一段,共25名学生读完.
二、创造性复述课文.
形式:在“红军博物馆”,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讲解员的口吻,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向观众简要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
三、创造性拟题.
形式: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这篇课文重新拟定个标题,并对所拟定的标题稍作解释.
四、精读课文.
探讨:为什么作者用“七根火柴”作标题?
(七根火柴是本文的线索)
1.阅读前三段草地气候的描写,用简练的语言,把草地的气候特点概括出来,并简单解
释概括的理由.
思考:前三段文字写草地风云莫测的气候,与火柴有什么关系? 需火
2、课文下一部分写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的内容和火柴有什么关系呢?也用简洁语言概括.献火
具体地领会无名战士献火的过程.
假如你就是这位无名战士,此时此刻,你要对战友说些什么呢?请你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3、无名战士舍身为国,献出了珍藏的火柴,请卢进勇交给连队,下文写卢进勇把火柴交给部队的情节,与火柴有什么关系呢?用两个字概括.送火
4、卢进勇历尽艰险,把火柴交给了连队,假如你是卢进勇,此时此刻,你要对指导员说些
什么呢?
5、小结一种读书方法——潜台词阅读法
五、小结。

《七根火柴》教学设计(详案)
一、整体感知课文.
形式:读书接龙,每个学生读一段,共25名学生读完.
二、创造性复述课文.
形式:在“红军博物馆”,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讲解员的口吻,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向观众简要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
三、创造性拟题.
形式: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这篇课文重新拟定个标题,并对所拟定的标题稍作解释.
“点燃生命之火的火柴”(连队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部队正处于危难之中,战士的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有了那位无名战士献出的火柴,部队转危为安,战士们生命之火又燃烧起来了.)
“烈士的遗物”(遗物不仅包括那位战士献出的火柴,而且包括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和对党的忠心.)
既有物质财富又有精神财富
“无声的回答”(一个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党和人民的期望做出的回答.)
“跳动的火焰”(文中写到”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象一簇火焰在跳.”这表示那个战士临终前的赤诚的心在跳,表示他
的精神永远放射着光芒,表示革命的火种是永远不灭的.)
理解深刻,标题形象生动
“点点星火映人心”(那位无名战士的崇高思想不仅鼓舞卢进勇在革命路上大步向前,也让所有的战士受到鼓舞大步前进.)
“舍己为国的无名战士”(无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的情况下,仍舍不得用一根火柴,而是把火柴托付战
友交给部队.由此可见他为了国家和民族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他的
品质是高尚的.)从概括人物精神品质的角度
“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火柴”(火柴是极平常的东西,又微小又不值钱,但文中的这七根火柴却是一个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而且对部队能不能走出草地
起到了重要作用.)火柴本身普通,但意义和作用不普通
“永恒的火光,永恒的路标”(火柴的光亮是微小的,但点起篝火来会越烧越旺,无名战士的精神就像这火光一样永远在人们心里闪亮.他临终前“只有那
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的擎着,像一支路标,笔直的指向长征部队前
进的方向……”这是他用自己的忠心树起的路标,这路标指着前进
的方向,指着胜利的方向.虽然无名战士牺牲了,但他用手树起的这
个路标 ,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四、精读课文.
探讨:为什么作者用“七根火柴”作标题?
(七根火柴是本文的线索)
2.阅读前三段草地气候的描写,用简练的语言(或者是一个句子,或者是一个短语),把
草地的气候特点概括出来,并简单解释概括的理由.
天气莫测——风云莫测
思考:前三段文字写草地风云莫测的气候,与火柴有什么关系?
突出火柴的重要意义. ——需火
3.课文下一部分写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的内容和火柴有什么关系呢?也用简洁
语言概括.
献火(献出的不仅是保存完好的七根火柴,而是自己的生命,也是对党的一片赤诚的心.)
具体地领会无名战士献火的过程.
7段“同志”中破折号有什么用?
表示声音拖长,突出战士身体很虚弱.
9段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 “蹒跚”是什么意思?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地样子.
他缓慢地、摇摇摆摆的跨过两道水沟,看清了那个战士.他看到的那个战士当时的身体状况如何? 用一个词语概括.
奄奄一息 (读7—10段,体会这个词语)
他的嘴唇一张一合地动了好几下,才从齿缝中挤出了几个字,正说明他已经生命垂危,奄奄一息.在这样地情况下, “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而他的身上就带有引火的东西——火柴.此时,他是怎么做的呢?
读17-18段,领会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的过程.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 ——谨慎小心,毫不疏忽.
他小心谨慎,毫不疏忽地一根根拨弄着这七根火柴,而且口中还一根根地数着数目.在写到他数数时,数字间用顿号,有什么用意?
——身体虚弱,说话吃力;
——要卢进勇看清是七根火柴,火柴太珍贵了.
那么此时,他有没有话想对卢进勇说呢?假如你就是这位无名战士,此时此刻,你要对战友说些什么呢?请你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1)这火柴非常重要
2)这火柴保存下来不容易.
3)一根都不能少.
4)妥善收藏,不能损坏.
5)把任务托付给战友.
6)一定要完成任务.
回忆一下无名战士献火的过程,表现了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
舍身为国
4.无名战士舍身为国,献出了珍藏的火柴,请卢进勇交给连队,下文写卢进勇把火柴交
给部队的情节,与火柴有什么关系呢?用两个字概括.
送火
4.卢进勇历尽艰险,把火柴交给了连队,于是,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篝火燃起来了.”当他把剩下的火柴交给指导员时,课文写到,
“映着那上山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数着: “一、二、三、四┅┅”.这异样的声调,这颤抖的手指,这一根根递火柴的动作,都说明此时此刻,卢进勇同样有许多话要对指导员说,然而,他激动万分,一时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只能这样无声地表达,此时,的确是无声胜有声.同学们,假如你是卢进勇,此时此刻,你要对指导员说些什么呢?
从火柴的角度谈,来之不易;
从无名战士角度谈,说他令人敬佩,我们要永远记住他;
从卢进勇等战士角度说,我们要朝着烈士向往的目标,踏着烈士的足迹,坚定地走下去,直到革命地胜利.
用四个字把卢进勇地所作所为,所思想概括出来.
前仆后继
5.请大家说说本文是不是以“七根火柴”为线索?
本文开头环境描写突出“需火”,中间写“献火”,表现了无名战士舍身为国地精神品质,最后写“送火”,表现出卢进勇前仆后继地精神.可见, “七根火柴”就是本文地线索,所以本文以“七根火柴”为标题.
6.在我们研究本文是不是以“七根火柴”为线索,进一步阅读课文地过程中,有两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地具体情境,以本文中人物地口吻,说出他们想要说而没有说出地话,这是一种有效地读书方法.你们能不能说出这是什么读书方法呢?
读书要会读懂言外之意.这些言外之意,人们通常把它叫作“潜台词”.那么,这种根据课文地具体情境想象出言外之意的读书方法,就叫作“潜台词阅读法”这种读书方法对于深入理解课文,特别是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很有帮助,请大家记住这种阅读方法,并在今后注意运用.
7.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塑造的.为什么文中的次要人物作者给他起名叫“卢进勇”,而文中的主要人物作者反而不给他起名字呢?
无名战士是为革命牺牲了生命却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的代表;
是全体红军将士的代表.
正是无数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留下姓名和没有留下姓名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才使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也正是这些具有光辉思想和崇高品质的全体红军将士,舍身为国前仆后继地努力,才使得共和国地旗帜在华夏大地上如此鲜艳,高高飘扬!
板书: 七根火柴
王愿坚
风云莫测需火
献火舍身为国
送火前仆后继
潜台词阅读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