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7月浙江自考认知心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7月浙江自考认知心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认知心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7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认知来源于( )
A.客观现实
B.自然环境
C.人的头脑
D.理性思维
2.我们聚精会神读书时,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这是由于神经系统活动的( )
A.兴奋
B.抑制
C.正诱导
D.负诱导
3.当我们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时,我们就会自觉地把注意集中在外语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能够通过意
志努力进行克服,这体现的是( )
A.随意注意
B.随意后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
4.在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听老师讲课,一会儿看书,一会儿记笔记,一会儿思考老师的问题,但始终跟随
着老师的思维,这是( )
A.注意分配性的表现
B.注意选择性的表现
C.注意稳定性的表现
D.注意起伏性的表现
5.注意衰减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 )
A.布罗德本特
B.德尤奇
C.克莱曼
D.特瑞斯曼
6.100克物体只有增加3克才能觉察出它重量的变化,能觉察出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
(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7.从暗处走向光亮较强的明处,最初一瞬间觉得眼花,看不见东西,但过一小会儿就可以恢复正常了,这
种现象称为(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光适应
D.黑适应
8.人在知觉对象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对象,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或把知觉对象归为某一
类,这种知觉特征称为( )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整体性
D.知觉恒常性
9.明确心理学学习的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去识记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这种识记是
(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10.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从头脑中搜索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这种搜索的过程是( )
A.无意回忆
B.有意回忆
C.追忆
D.联想
11.学习一段材料后,马上回忆,最先呈现的学习材料和最后呈现的学习材料较易记住,遗忘较少,而中
间部分遗忘最多。

这种现象叫(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系列位置效应
D.抑制效应
12.我们看完《大闹天宫》电影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孙悟空形象是( )
A.知觉形象
B.记忆表象
C.想象表象
D.视觉后像
13.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做算术题时,借助于铅笔或棒棒进行计算,这种思维是(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14.学生通过对各种鸟的分析比较,得出鸟的本质属性是“有羽毛的动物”,这一思维过程是( )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15.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个原理后,要求学生举个例子,“举例说明”的思维过程是( )
A.分类
B.比较
C.系统化
D.具体化
16.当我们说“蝙蝠不是鸟类”时,我们的思维形式是( )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概括
17.教师在讲“什么是三角形”时,除了给学生呈现锐角三角形,还呈现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以及各种形状、角度、大小的三角形。

教师这种方法是运用三角形的( ) A.变式 B.原型
C.具体化
D.定义
18.在相似的问题情境中,问题解决者仍然会运用以前采用过的某种固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心理准
备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 )
A.功能固着
B.定势
C.变式
D.原型
19.强调观察与模仿在儿童言语形成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
A.行为主义
B.认知学习
C.人本主义
D.社会学习理论
20.一种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诸如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内容方面的能力。

这种
能力被称之为( )
A.流体能力
B.晶体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哪些属于听觉空间定位的依据?( )
A.两耳时间差
B.两耳强度差
C.两耳位相差
D.两耳听力之差
E.两耳听感受性之差
22.属于有意想象的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梦
E.理想
23.听话是( )
A.运用书面言语
B.运用口头言语
C.言语输出
D.言语输入
E.外部言语
24.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有( )
A.情感
B.意志
C.信念
D.观察能力
E.个性
25.视觉三色学说认为三原色是指(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E.紫色
26.注意分配的条件是( )
A.同时进行的活动的熟练程度
B.可以有两种生疏的活动
C.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D.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
E.可以是两种复杂的活动
27.有时候明明记得的事情一时想不起来,过一段时间又想起来了,这种暂时性遗忘的原因可能是
( )
A.记忆痕迹的消退
B.由于紧张导致神经过程的负诱导
C.由于疲劳导致神经过程的保护性抑制
D.神经活动出现泛化现象
E.神经活动出现分化现象
28.梦的特征有( )
A.随意性
B.不由自主性
C.离奇性
D.意识性
E.逼真性
29.下列哪些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特征?( )
A.思维的高度积极主动性
B.思维的敏锐性
C.思维的灵活性
D.思维的独创性
E.思维的深刻性
30.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 )
A.动机
B.个性
C.定势
D.功能固着
E.问题情境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31.感觉阈限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32.斯金纳的条件反射被称之为______。

33.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征:______和______。

34.概念是反映事物的______。

35.根据学习者对识记材料是否理解,将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6.根据想象是否具有预定的目的将想象分为______和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7.视觉后像
38.幻想
39.直觉思维
40.言语过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有何异同?
42.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记忆品质?
43.根据思维的年龄特征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教学?
44.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

45.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能?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46.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