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师解题竞赛试卷

小学数学教师解题竞赛试卷

苏州市直属学校小学数学教师解题竞赛试卷2013.05(答案卷)一、填空题。

(共25分,第13题1分,其余每题2分)1.盒子里装有相同数量的红球和白球。

每次取出8个红球和5个白球,取了若干次以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剩15个,一共取了 5 次,盒子里原有红球 40 个。

2.一个数能被3、5、7整除,如果这个数被11除余1,则这个数最小是210。

54.甲乙两人在河边钓鱼,甲钓了三条,乙钓了两条,正准备吃,有一个人请求跟他们一起吃,于是三人将五条鱼平均分了吃,为了表示感谢,过路人留下10元,甲应该分到 8 元。

甲分到的钱:6×3-10=8(元)5.如图,加法算式中,每个汉字分别代表1至9中的一个数字,且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这个加法算式的和是987654321 。

我参加解题能力竞赛+ 8 6 4 1 9 7 5 3 2赛竞力能题解加参我因为:我+8=赛所以:我= 1,赛=9因为:参+6没有进位,所以:参=2,竞=8同理,得:加=3,力=7,解=4,题=5,能=6,即:123456789+864197532=987654321,和是:987654321.6.1~50 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

教练下令:“按1、2、1、2、1、2……顺序报数,报2的出列”剩下的运动员重新排队。

教练又下令:“1、2报数,报2的出列”,如此下去,7.某人做长途步行运动,早上9点出发,每小时行5千米,且每走1小时,就休息15分钟,则他在 14 时 12 分可以走21千米。

21÷5=4.2(小时)=4小时12分钟,行走的时间共4.2小时,需要休息4次,共60分钟,就是1小时,即在路上共用5小时12分钟,走完21千米时是14时12分。

8.4个小朋友,每人一本书,他们都想将自己的书换一本,一共有 9 种方法。

先将4本书放好,由4个小朋友去选择,但不能选自己的。

第一步:任意一个小朋友去拿有3种方法, 第二步:书被拿掉的小朋友去拿有3种方法,剩下2个小朋友中至少有1个人的书没被拿,所以他们只有1种方法。

合计:3×3×1=9(种)9.有1994堆石子,每堆各有1,2,…,1994颗石子。

如果从其中若干堆中拿去相同数目的石子,算作一次操作,问要把这些石子全拿光,至少需要 11 次。

先在≥21994颗石子堆中都拿走21994颗石子——第一次操作; 再在≥41994+1颗石子堆中都拿走41994+1颗石子——第二次操作; 再在≥81994+1颗石子堆中都拿走81994+1颗石子——第三次操作; 如此继续下去,最后在≥20481994+1颗石子堆中拿走最后一颗石子——第十一次操作。

所以,要把这些石子全拿光,至少需要十一次。

10.一个长方体的底面面积为3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为n 厘米,则长方体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4n ×4n=16n 2=16×300=4800(平方厘米) 侧面积加上2个底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列式为:4800+2×300=5400(平方厘米)11.金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银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

一块合金重770克,放在水里称,共减轻了50克。

这块合金含金 570 克,含银 200 克。

12、近似数9.20是精确数9.□□□,按四舍五入取得的,9.□□□的范围是_9.195~9.204_。

13、有一首中国民谣:“牧童王小良,放牧一群羊。

问他几只羊,请你仔细想。

头数加头数,只数减头数。

头数乘只数,只数除头数。

四数连加起,正好一百只。

”那么,王小良放牧的羊一共有 9 只。

头数与只数是相等的,设为a(a +a )+(a -a )+(a ×a )+(a ÷a )=100求得a=9二、判断题。

(共5分)1.分母是12的最简分数只有4个。

………………………………(×)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只有4个,而最简分数不止4个。

2.甲乙丙三人去买书,乙买的书比甲买的书的本书的3/7多3本, 丙买的书比甲买的书的2/5少1本,则三人合计最少买了66本书。

……………( √ )甲至少买了7×5=35本,乙至少买35×3/7+3=18本,丙至少买35×2/5-1=13本,三人一共35+18+13=66本。

3.从装有3个白球,2个黑球的口袋中任意摸两个球,全是白球的概率是53。

(×)【解答】 法一:5个球任意取出两个有种情况,互相之间都是互斥事件,白球有种情况,全是白球的概且出现概率均等,而两个球都是率为.法二:将摸出两个球视作两次行为,摸出第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再摸出一个白球的概率为,所以两次摸出两个白球的概率为.4.有十瓶药,每瓶里都装有100片药,其中有九瓶里的药每片重10克,另外一瓶里的药每片重9克。

要想能找出份量较轻的那瓶药,用一架天平和砝码称一次就够了。

(√)第一瓶取1片,第二瓶取2片……第十瓶取10片,合在一起称出重量,再用550减去这个重量,得到的几就是第几瓶。

5.一对成熟的兔子每月繁殖一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子一个月后就变成一对成熟的兔子。

则从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一年后可变成233对兔子。

(√)1,2,3,5,8,13,21,34,55,89,144,233,…所以,从一对新生兔开始,一年后就变成了233对兔子.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1.X= X=1+21+31+41+51+61+ ……+161,X 的整数部分是 ( C )。

A .1B .2C .3D .4分段放大、缩小。

X=1+1/2+1/3+1/4+1/5+1/6+ ……+1/16>1+1/2+(1/4+1/4)+(1/8+1/8+1/8+1/8)+(1/16+…1/16)=1+1/2+1/2+1/2+1/2=3 X=1+1/2+1/3+1/4+1/5+1/6+……+1/16<1+1/2+1/3+(1/4+1/4+1/4+1/4)+(1/8+1/8+1/8+1/8+1/8+1/8+1/8+1/8) =3+5/6<4所以3<X <4。

2.有八个编号分别为①~⑧的小球,其中有六个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三次,结果如下:第一次①+②比③+④轻,第二次⑤+⑥比⑦+⑧重,第三次①+③+⑤和②+④+⑧一样重,那么这两个轻球的编号是( D )。

A.①和⑦B.②和⑦C. ②和⑧D.①和⑧3.四个人说了4句话,甲:我们说了一句假话。

乙:我们说了两句假话。

丙:我们说了三句假话。

丁:我们说了四句假话。

C 说了真话。

A .甲B .乙C .丙D .丁四句话中只能有1句真话,所以说了三句假话。

4.将25个红球和25个白球混合后再分成数量相等的两堆,左边一堆里的红球个数 C 右边一堆里的白球个数。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判断左边一堆红球 左边一堆白球 右边一堆红球 右边一堆白球 X 25—X 25—X X 5、小华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玩,她看到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可能是图中的__A___。

A . B. C. D.太阳光属于平行光束,不会出现A 。

四、计算题。

(每题4分,共12分)(100+621+739+458)×(621+739+458+378)-(100+621+739+458+378)×(621+739+458)=37800设:621+739+458为A ,原式变形为(100+A )×(378+A )-(100+A+378)×A ,再用乘法分配律将其展开,可把A 消去。

=20082009=10 注:n+(n+1)n(n+1) =1n +1n+1五、解决问题。

(每题6分,共48分)1、如图,每个小圆的半径是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采用割补法,同时利用对称性,将其拼成一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14×6×6÷2=56.52(平方厘米)原图 现图2.某年级有学生238人,选出男生的四分之一和14名女生参加团体操,这时剩下的男生与女生一样多,问:这年级女生有多少人?解:设男生有X 人,则:女生有(238-X )人。

43X=(238-X )-14 143X=224X=128238-128=110(人)答:这年级女生有110人。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可以看做甲乙合作2小时,乙丙合作2小时,乙单独做2小时。

甲乙合作2小时完成2÷4=0.5 乙丙合作2小时完成2÷5=0.4乙单独2小时完成1—0.5—0.4=0.1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2÷0.1=20(小时) 答: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20小时。

4.算式1234……495051÷515049……4321,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近似值。

解析:先求出该算式的值,再取近似值,非常麻烦,因为题目仅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所以只要求出小数点后四位即可。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 )式中的值介于0.2396和0.2397之间,经四舍五入,原式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值为0.240。

5.一个盛有水的圆柱体容器的底面半径为5厘米,深为20厘米,水深15厘米。

今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为17厘米的铁圆柱垂直放入容器中。

这时容器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解法一:根据题意,圆柱体容器和铁圆柱之间的空间构成一个“容器”,其底面积=(52-22)π=21π(平方厘米)。

把π×52×15=375π(立方厘米)的水倒入其中,则“水面高”为375π÷21π=1776(厘米)。

因为1776>17,所以实际水面已经超过了铁圆柱顶面。

超过的那部分水是装入底面为π×52=25π(平方厘米)的“容器”中的。

因此,这部分水高为(1776-17)×21π÷25π=0.72(厘米),从而得到水面的实际高度为17+0.72=17.72(厘米)解法二:根据题意,圆柱体容器和铁圆柱之间的空间构成一个“容器”,其底面积=(52-22)π=21π(平方厘米),高是17厘米,最多可盛水21π×17=357π(立方厘米),多出水375π-357π=18π(立方厘米),所以实际水面超过铁圆柱顶面。

超过的那部分的水将装入底面积为π×52=25π(平方厘米)的“容器”中,因此,这部分水高18π÷25π=0.72(厘米),从而得到水面的实际高度为17+0.72=17.72(厘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