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模拟人执行标准,新旧版本与发展趋势

心肺复苏模拟人执行标准,新旧版本与发展趋势

心肺复苏模拟人执行标准,新旧版本与发展趋势
2000执行标准:
1、婴儿和儿童CPR时,按压/通气比为5:1;成人CPR时,按压/通气比为15:2;
2、未强调胸外按压质量和速率,胸腔完全恢复状态,以及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2005年版心肺复苏模拟人执行标准:
1、强调胸外按压的质量和频率,要求"用力而快速的按压,按压频率100次/分";
2、所有单人CPR时,按压/通气比均为30:2;
3、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压/放时间50%:50%。

4、应尽量控制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

仅仅胸部挤这一项急救技术的一个步骤就能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传统方法把胸部挤压滞后,而胸部挤压对全身血液循环至关重要。

按照过去原来的心肺复苏标准程序,胸外按压往往被延迟,因为目击者要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需要准备时间,而改变程序后,胸部按压可迅速开始,通气只是稍微延迟到后一个步骤而已。

所以胸部按压和早期除颤是最关键的起始措施,大大提高心脏骤停的患者存活率。

2010年版心肺复苏模拟人执行标准:
1. 2010年指南,调整了心肺复苏的流程,由A-B-C更改为C-A-B,把心脏按压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2. 在除颤之前进行胸外按压,在除颤1次结束之后马上再进行胸外按压。

3.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4. 连续按压,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持续按压,不过早放弃病人。

5. 可以在治疗科室使用机械按压。

2000年版到2010年版心肺复苏模拟人执行标准,比较中发现了以下的趋势:
1、AHA心肺复苏指南中的按压通气要求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从5:1到15:2到目前的30:2或连续按压,并要求避免过度通气。

在2005年版本之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脏中心Gordon A. Ewy等提出了纯胸外按压不通气的方式,并通过临床证实持续胸外按压即可提供充足的氧供。

2、指南越来越强调在除颤之前,先行进行胸外按压,使得心脏得到足够的灌注。

尤其是2010年指南,调整了心肺复苏的流程,由A-B-C更改为C-A-B,并要求更高的按压频率
和按压深度。

强调高质量的的有效胸外按压。

3、指南越来越重视不间断按压,和持续按压,减少中断次数并且不要过早放弃病人。

4、2010年指南针对心肺复苏的高质量要求促使我们考虑使用一种高效、便携的移动心肺复苏设备来辅助或部分替代人工按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