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光学、原子物理一、知识结构(一)光学1.懂得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并能据此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
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了解全反射的条件及临界角的计算,理解棱镜的作用原理。
4.明确透镜的成像原理和成像规律,能熟练应用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和物像的对应关系作图,正确理解放大率的概念和光路可逆的问题。
注意光斑和像的区别和联系。
5.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的衍射现象及加强、减弱的条件。
6.掌握光的电磁学说的内容;明确不同电磁波产生的机理和各种射线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光谱的概念和光谱分析的原理。
7.掌握光电效应规律,理解光电效应四个实验的结论,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含义。
(二)原子物理1.掌握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及其意义。
2.了解玻尔的三个量子化假设。
3.掌握α、β、γ射线的本质和本领。
4.了解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及其应用。
二、例题解析例1 下列成像中,能满足物像位置互换(即在成像处换上物体,则在原物体处一定成像)的是( )A.平面镜成像B.置于空气中的玻璃凹透镜成像C.置于空气中的玻璃凸透镜成实像D.置于空气中的玻璃凸透镜成虚像【解析】由光路可逆原理,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例2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两直线aa′与bb′后,不小心误将玻璃砖向上稍平移了一点,如下图左所示,若其它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变大、变小均有可能【解析】要解决本题,一是需要对测折射率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二是要善于画光路图。
设P1、P2、P3、P4是正确操作所得到的四枚大头针的位置,画出光路图后可知,即使玻璃砖向上平移一些,如上图右所示,实际的入射角没有改变。
实际的折射光线是O1O′1,而现在误把O2O′2作为折射光线,由于O1O′1平行于O2O′2,所以折射角没有改变,因此折射率不变。
例3 如右图所示,折射率为n =2的液面上有一点光源S ,发出一条光线,垂直地射到水平放置于液体中且距液面高度为h 的平面镜M 的O 点上,当平面镜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 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时,液面上的观察者跟踪观察,发现液面上有一光斑掠过,且光斑到P 点后立即消失,求:(1)光斑在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
(2)光斑在P 点即将消失时的瞬时速度。
【解析】光线垂直于液面入射,平面镜水平放置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平面镜绕O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经平面镜的反射,光开始逆时针转动,液面上的观察者能得到由液面折射出去的光线,则看到液面上的光斑,从P 处向左再也看不到光斑,说明从平面镜反射P 点的光线在液面产生全反射,根据在P 处产生全反射条件得:︒90sin sin θ=n 1=21 sin θ=22,θ=45° (1)因为θ=45°,PA =OA =h ,t =ω8π=ω8π -V =ω8πh =πh ω8 (2)光斑转到P 位置的速度是由光线的伸长速度和光线的绕O 转动的线速度合成的,光斑在P 位置的线速度为22ωh ,所以光斑沿液面向左的速度v =v 线/cos45°=22ωh/cos45°=4ωh 。
例4 如右图为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示意图,其中①为 ,② ,核反应方程为 。
【解析】有关原子物理的题目每年高考都有题,但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要求我们复习时注意有关的理论提出都是依据实验结果的,因此要注意每个理论的实验依据答案:中子流 质子流 94Be+ 42He 126C+ 10n 。
三、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红色、绿色和黄色的三束平行光分别沿主光轴射向同一个玻璃凸透镜,通过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轴上,会聚点到光心的距离分别是f 红、f 黄、f 绿,则 ( )A.f 红=f 绿=f 黄B.f 红<f 黄<f 绿C.f绿<f黄<f红D.f红>f绿>f黄2.如图所示,OO′为透镜的主光轴,当将点光源置于A点时,其像位置在B点,则 ( )A.当将点光源置于B点时,则像必成在A点B.当将点光源置于B点时,则像一定不会成在A点C.该透镜是凸透镜D.该透镜是凹透镜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到凸透镜上,某人画出了该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①光线B.②光线C.③光线D.④光线4.如图所示,a、b、c是三块折射率不同的透明介质平板玻璃,彼此平行放置,且有n a <n b<n c,一束单色光线由空气中以入射角i射到介质a中,当光线由介质c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r,则有( )A.i>rB.i=rC.i<rD.无法确定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不慎在镜头上染上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 ( )A.有一个放大的墨影B.有一个缩小的墨影C.一片漆黑D.基本正常6.一种电磁波入射到一个直径为1m的圆孔上,所观察到的衍射现象是明显的,这种波属于电磁波谱中的哪个区域( )A.r射线B.可见光C.x射线D.无线电波7.肥皂泡呈现的彩色,露珠呈现的彩色,通过狭缝看到的白光光源的彩色条纹,它们分别属于( )A.光的色散、干涉、衍射现象B.光的干涉、色散、衍射现象C.光的干涉、衍射、色散现象D.光的衍射、色散、干涉现象8.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这时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9.某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现光以入射角i由真空射入水中,折射角为r,则( )A.i<rB.光在水中的波长为λ1=(sini/sinr)λC.每个光子在水中的能量E=(hcsinr) /(λsini)D.每个光子在水中的能量E=(hc)/λ10.右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则 ( )A.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反射的B.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反射的C.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凸起D.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凹陷11.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处于基态的一些氢原子上。
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辐射出频率v1、v2、v3三种不同光子,且v1<v2<v3。
则入射的单色光的频率是( )A.v1B.v2C.v3D.v1+v2+v312.如图,在遮光板中央挖一圆洞,嵌入一块与圆洞等大的透镜,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透镜上,在遮光板后与板平行的屏上呈现一个直径2倍于透镜直径的圆形光斑,若屏与遮光板相距为d,则透镜的焦距的大小可能为 ( )A.d/4B.d/3C.d/2D.d13.如图所示,在凸透镜主光轴上放一点光源P成像于A点,OP<OA,A处有垂直于主轴的平面镜,通过透镜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 ( )A.可在OP之间成像B.可在P点成像C.向右移动透镜,可能在P点成像D.向左移动透镜,可能在P点成像14.下列斜述正确的是( )A.要使照像机底片上的人像大一些,必须把照像机移向被照人,且把暗箱拉长B.放映幻灯时,幻灯片总是倒立的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距总小于焦距D.放大镜是凸透镜15.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自空气射入玻璃,经折射形成复合光束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光光子的能量比b光光子的能量大B在空气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C.在玻璃中,a光的光速小于b光的光速D.玻璃对a光的临界角大于对b光的临界角16.如图所示,A是直径为10cm的发光球,B是直径为5cm的遮光圆板,C是光屏,三者中心共轴,AB相距200cm,当B的本影在C上消失时,BC的距离及此时半影环的半径分别是 ( )A.100cm、10cmB.100cm、20cmC.200cm、20cmD.200cm、10cm17.可以用来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现象是( )A.光的色散和光的衍射B.光的干涉和光电效应C.连续光谱的产生和红外线的热作用D.放射性现象和阴极射线18.如图所示,与主轴距离相等的单色光A和B,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凹透镜,经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交于P点,由此可得出 ( )A.A光在透镜玻璃中的速度比B光小B.透镜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小C.在真空中B光的波长比A光小D.B光的光子能量比A光小19.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 ( )A.原了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B.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的一半C.原子核的核子数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D.原子核的中子数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20.如图所示为发生月食时,太阳光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以看到月食 ( )A.全部进入区域ⅠB.全部进入区域Ⅱ和ⅣC.全部进入区域ⅢD.部分进入区域Ⅰ21.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同时放出γ光子,核反应方程是11H+10n→21H+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氘核的质量一定小于反应前质子和中子的总质量B.反应前后质量数不变,因而质量不变C.由核子组成原子核一定向外释放能量D.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为△mc2,△m为反应中的质量亏损,c为光速22.如图所示,是两个同种玻璃制成的棱镜,顶角α1略大于α2,两束单色光A和B分别垂直入射于三棱镜后,出射光线与第二界面的夹角β1=β2,则 ( )A.A光束的频率比B光束高B.在棱镜中A光束的波长比B光束的短C.在棱镜中B光束的传镜速度比A光束的大D.把两束光由水中射向空气,产生全反射,A光的临界角比B的临界角大(二)填空题1.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
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电荷数为 .2.已知每秒钟从太阳射到地球的辐射能为1.4×103J/m2,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如A,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间距离R=1.5×1011m,认为可见光的波长约为5500.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由此可估算出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约为个。
(取一位有效数字)3.在池塘水面下的一条鱼,当鱼看到很远处在池塘岸边坐着的一个渔夫时,鱼的视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大约是 .(已知水的折射率是4/3)4.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然后用笔直接贴着玻璃砖画出了两个界面,由于笔头较粗,使得画出的两个界面都向外出现了一小段距离,如图所示,之后,他没有移动玻璃砖,直接插针做完了实验,他实验结果测得的折射率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5.在测定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试说明发生以下现象的原因(1)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小灯,光屏与透镜都找不到像,而且光屏上只有在靠近透镜时有光,原因是 .(2)在光具座上固定好灯与透镜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屏上始终有光,但不能成像,原因是 .(3)在光具座上固定好灯与透镜位置后,把光屏移到最远时,屏上才能出现非常模糊的像,原因是 .6.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发生湮灭,转化为一对频率相同的光子,已知电子质量为0.91×10-30kg,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那幺两个光子的频率为 .(三)论述和计算1.在广口瓶中盛满水,如图那样把直尺AB紧挨着广口瓶瓶口的C点竖直插入瓶内,这时,在直尺对面的P点观察水面,能同时看到直尺在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的部分在水中的像,读出你看到的直尺水下部分最低点的刻度S1以及跟这个刻度相重合的水上部分的刻度S2的像S′2,量出广口瓶的瓶口内径d,就能算出水的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