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堂观察行动研究包括八个模式。
它们是,
1、确定研究问题及目的:教师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需要解决和改善的问题决定行动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2、确定观察工具:选择或设计相应的观察工具并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培训。
3、实地观察记录:运用所选择或设计的观察工具进行课堂观察记录。
4、分析所收集的资料或数据:对数据或者文字资料的分析方法不相同。
对于较为复杂的研究,教师可以在专门研究者的帮助下对信息进行分析
5、进一步从多种渠道收集所需要信息:通过粗布研究,焦点更凸显,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全面了解,可以设计其他的观察方式,或者通过访谈。
问卷调查或文献资料分析,以求对问题得到更全面真实的了解。
6、讨论结果并拟定行动研究计划:教师汇总观察研究的结果,可能的话,邀请校外专家一起讨论,并草拟针对性的行动研究计划。
行动计划应当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
7、实施行动计划:行动时研究的关键所在。
8、重复第2至7个步骤:不断修改和调整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直至达到研究的目的。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
我区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以“面向教育实践,解决突出问题”为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层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为目标,引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形成行动策略,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首先,教育行动研究以找到一个起点为开端。
这个起点是教师个人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是教师个人希望投入精力去追求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可以从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可以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的比较来发现问题;还可以主动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发现问题。
然后在众多的问题中确定要研究的专题。
要注意的是所选专题一定是针对自己教学实践改进的需要,体现实践性;要考虑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是自己能够研究的,体现可行性;是实践中确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假问题,体现科学性。
第二,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找到相关资料充分占有资料,再整理和分析资料,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和理解。
资料的收集贯穿整个行动研究的始终。
资料收集后需要及时处理,从而对问题及情境了解得更为清
晰,理解得更为透彻。
资料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阅读资料→选择资料→呈现资料→解释资料及做出结论。
第三,形成行动策略。
在情境得到认识与理解之后,教师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行动策略。
形成行动策略是一项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它不仅需要对特殊情境进行分析,而且也体现出教师的人格特点和教育理念。
在形成行动策略时要注意:不要满足于某一个构想;不要过多地受执行困难的干扰;要整合现有力量通盘考虑;要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形成行动策略。
第四,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
行动策略只是关于实践的一种假设,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预想的效果,需要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
教师可以借助检验的结果对自己的实践理论进行评估,并从中找出方法,发展、修正和升华自己的观点。
如果行动策略被初步证明是有效的,这一轮行动研究就宣告结束,接着进行新一轮的研究。
如果行动策略被实践证明是无效的或者需要完善,就需要对情境进行进一步的审视,并发展出新的行动策略应用于实践,直到问题最终解决。
最后,行动研究成果提升。
在对问题进行精细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重新考察自己研究的起点与路径,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改进原有的行动策略或建立新的行动策略,在实践中施行,并重新加以检验,让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创造性教学实践。
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