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
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除某些菌型能引起腹泻外,一般不致病,能合成维生素B和K,对人体有益。
其属名埃希氏菌(Escherichia)来源于其发现者Theodor Escherich。
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员,经常作为细菌的模式生物广泛用于科学研究。
每个人每天平均从粪便中排出1011到1013个大肠杆菌。
各种粪便细菌和类似的生活在土壤或植物降解物中的细菌(最常见的是产气肠杆菌,学名Enterobacter aerogenes)一起被归为“大肠菌群”(coliform)。
大肠菌群为好氧或兼性厌氧[来源请求],不形成内孢子,能发酵乳糖产生酸及气体的一群微生物。
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领域,因大肠杆菌在粪便中数量极多,故常用为检查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标志,其测量标准为大肠菌群指数。
此外大肠杆菌多数情况下无害,不会从实验室“逃脱”而伤害人类。
利用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物也可能产生误导性的结论,因为其它环境如造纸厂中,大肠杆菌也可大量存在。
然而一般无害的大肠杆菌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也会导致疾病:
1.当细菌离开肠道进入泌尿道可以导致感染,由于性交会导致细菌进入膀
胱,有时被称作“蜜月膀胱炎”。
尿路感染尽管对女性更为普遍,但两性都可能发生。
老年中发病男女比例大体相同。
因为细菌总是通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厕所的不卫生会升高感染机率,但其它因素也很重要(如女性怀孕,男性前列腺肥大),还有一些原因不明。
2.当细菌由于如溃疡等导致的穿孔进入腹腔,通常会导致致命性的腹膜炎感
染。
然而,大肠杆菌对一些抗生素,如链霉素非常敏感,一般情况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
3.大肠杆菌的某些株具有毒性(其中一些类似导致痢疾的毒素),可以导致
食物中毒,这通常是因为使用了被污染的肉类(通常是屠宰过程或储藏贩卖过程中的污染所致,加上食物未完全煮熟无法杀死细菌)。
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相差很多,尤其对儿童、老人和免疫缺失病人可以是致命的,但通常是温和的。
大肠杆菌的内毒素可能对热稳定或不稳定。
后者的结构和功能与霍乱毒素相当接近,全毒素包含一个A亚基和五个B亚基。
B亚基起黏附作用,使毒素进入肠道细胞,而A亚基断裂出来,使得细胞脱水引起腹泻。
大肠杆菌的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