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⑴本病辨证,重在辨卫分、气分、营分。
⑵疹稀色红,疱浆清亮,热咳流涕,病在卫分;
⑶疹稠疱密,色紫液浊,高热烦躁,病在气营;
⑷病重邪甚,易邪陷心肝、或邪毒闭肺之变证。
2.治疗原则
水痘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原则。
⑴治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清气凉营、解毒渗湿; ⑵邪陷心肝,邪毒闭肺,治以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开肺化痰。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邪伤肺卫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喷嚏, 咳嗽;起病后1~2天出皮疹,疹色红润,胞浆清 亮,根盘红晕,皮疹瘙痒,分布稀疏,此起彼伏, 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 薄荷辛凉解表;牛蒡子、桔梗宣肺利咽; 车前子、六一散清热利湿。
[预防与调护]
2.调护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注意避风寒,防止复 感外邪。 (2)饮食宜消化、清淡,多饮温开水。 (3)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手指甲,或带连 指手套,以防抓破疱疹,减少继发感染。 (4)正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期间的患儿,若发
生水痘,应立即减( 2 )青黛 30g,煅石膏 50g,滑石 50g,黄柏 15g,冰片 10g, 黄连10g。共研细末,和匀,拌油适量,调搽患处。1日1次。用 于水痘疱浆混浊或疱疹破溃者。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本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 (2)易感孕妇妊娠早期接触水痘,应给予水痘一带 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如患水痘应终止妊娠。 (3)控制传染源,隔离水痘病儿至疱疹结痂为止。 学校、托幼机构中已接触水痘的易感儿,应检疫 3 周, 并立即给予水痘减毒活疫苗可预防发病。 (4)已被水痘病儿污染的被服及用具,应采用曝晒、 煮沸、紫外线灯照射等措施,进行消毒。 (5)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患儿及免疫 功能受损、恶性肿瘤患儿,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可肌 肉注射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本病。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方药:清胃解毒汤(《痘疹传心录》)加减。 常用升麻清热透疹; 石膏清气分之热; 黄连、黄芩清热解毒; 丹皮、生地凉营清热;
紫草、栀子、木通清热凉营化湿。
[辨证论治]
(2)邪炽气营 辨证分析:本证以壮热烦躁,面红目赤,疹色 紫暗,疱浆混浊,疹点密布为特征。 气分热重者烦热口渴,舌苔黄糙; 营分热者疹暗紫癜,出血性皮疹,舌绛苔黄。 加减: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全瓜 蒌通腑泻火; 壮热神昏抽搐,邪陷心肝,治以清热解毒, 镇惊开窍,清瘟败毒饮加减,加用紫雪丹。
[辨证论治]
(1)邪伤肺卫
辨证分析:本证以微热流涕,皮疹稀疏,疹色
红润,疱浆清亮为特征,全身症状不重。
加减:咳嗽有痰者加杏仁、浙贝母宣肺化痰;
咽喉疼痛加板蓝根、僵蚕清热利咽;
皮肤瘙痒加蝉蜕、地肤子祛风止痒。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2)邪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 皮疹稠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或紫癜,便干尿短; 舌红或绛,苔黄糙而干,脉数有力。
水痘时邪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脾,时邪袭肺,
且与内湿相搏,而出现发热,流涕,水痘布露
等症。
[病因病机示意图]
水痘时邪→ 肺脾→肺失宣肃→ 热咳咽红 →风湿相搏→ 痘疹布发 邪伤肺卫
(风热轻证)
↓→毒热炽盛→疹稠疱大 邪炽气营 (毒热重证)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⑴ 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病史。 ⑵ 周身可见疱疹,以躯干部为主。(皮疹) 疱呈椭圆,周围红晕,伴有瘙痒,结痂不留疤痕。 皮疹分批出现,同一平面,丘疹、疱疹、干痂并见。 ⑶ 血象检查:白细胞大都正常,或有轻度增高。 ⑷ 病原学检查: ①单抗-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敏感性较高,有 助于病毒学诊断。 ②抗膜抗原荧光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或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在出疹 1 ~ 4 天后即出现, 2 ~ 3 周后滴度增加4倍以上即可确诊。 ③新鲜水疱基底物,用瑞氏染色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 内包涵体,可供快速诊断。
[概述]
⒊ 特点:
①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一次感染水痘,多可获 终生免疫;
②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者,即是接种过水痘疫苗, 可再次感染,一般症状轻微;
③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
④水痘结痂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发疹前 24小时至结痂,约7~8天。
[病因病机]
小儿水痘的发生为感受水痘时邪所致。在
气候变化,水痘流行期间易被感染。当小儿机 体抵抗力下降时,外邪乘虚侵入而成水痘。 水痘病在 肺脾 两经。肺主皮毛,脾主肌肉,
水 痘 中 医 治 疗
[概述]
一、定义: 水痘由水痘时邪(水痘-带状疱 疹病毒)引起急性传染性出疹性疾病,以发热, 皮肤黏膜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 其疱含水液,形态椭圆,状如豆粒,故称为 水痘。 二、发病情况: ⒈ 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 季发病率高。 ⒉ 年龄: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以 6 ~ 9 岁 儿童多见。
水痘(疱疹、丘疹)
[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 病 史: 发病季节: 病 势: 疱疹特点:
分布特点:
血象检查: 合 并 症:
水 痘 水痘接触史 冬春季节 起 病 急 大小不一,疱液清亮 瘙痒不舒,分批出现 丘、疱、干痂并见, 结痂后不留疤痕。 躯干部为主
(呈向心性)
脓疱疮 有脓疱疮接触史 夏秋之季 起 病 缓 疱大壁薄, 疱液混浊, 容易成脓, 头面部、肢体暴露部位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板蓝根颗粒:每服5g,1日2~3次。用于邪伤肺卫证。
(2)清开灵颗粒:每服1包,1日2~3次。用于邪炽气营证。 (3)至宝丹:每服1~3g,1日1~2次。用于邪陷心肝之变证。 (4)小儿清肺颗粒:每服3~6g,1日2次。用于邪毒闭肺变证。 2.药物外治
(1)苦参30g,芒硝30g,浮萍15g。煎水外洗,1日2次。
(呈离心性)
白细胞多正常 或轻度增高。 病毒性心肌炎
白细胞升高 疱液可培养出细菌。 急性肾炎
[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 水 痘 病 史:水痘接触史 特 点:皮疹大小不一,
水 疥(丘疹样荨麻疹) 多有过敏病史, 好发于婴儿, 疱液清亮,瘙痒不舒, 风团样丘疹, 躯干部为主, 皮疹见于四肢, 分批出现, 顶部似疱疹, 丘、疱、干痂并见,较硬不易破损, 结痂后不留疤痕。 瘙痒重易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