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物理1(3)

固体物理1(3)

19
20
径向分布函数2
• 在3.86A处有第二个峰,晶体硅峰下的积分 面积为12,表明它们有十二个次近邻,非晶 硅第二峰下的面积约为11.6,与晶体硅基本 一致,但是非晶态和晶态硅第二个峰的形状, 峰高和峰宽已经有了差别,这被认为是非晶 硅中键角的无规分布造成的; • 非晶硅的径向分布函数不存在第三个峰,表 明在这样一个距离的尺度非晶硅的结构与金 刚石结构有了明显的差别。
6
32个点群-(11)
• 由于对称元素组合时受到的严格限制,由十种 对称素只能组成32个不相同的点群。 • 最简单的点群只含一个元素(不动操作),可以 用Cl标记,表示没有任何对称的晶体; • C1群加上中心反演组成Ci群; • C1群加上反映面组成Cs群; • 只包含一个旋转轴的点群称为回转群,标记为 C2,C3,C4,C6共四个; • 包含一个n重旋转轴和n个与之垂直的二重轴的 点群称为双面群, D2,D3,D4,D6共四个;
7
8
32个点群-(16)
Cn群加上与n重轴垂直的反映面组成四个Cnh群; Cn群加上n个含n重轴的反映面组成四个Cnv群; Dn群加上与n重轴垂直的反映面组成四个Dnh群; Dn群加上通过n重轴及两根二重轴角平分线的 反映面组成D2d、D3d两个群; • 只包含旋转反演轴的点群,有S4,S6二个; (S1=Ci,S2=Cs,S3=C3h); • • • •
22
晶体衍射
• 由于晶体中原子是周期性排列的,决定 了晶体可以做为波的衍射光栅,可以利 用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和电子衍射来研 究晶体的结构。 • 晶体衍射图样是一组组清晰的斑点,斑 点的图样显示出晶体的对称性; • 如果晶体具有平行于射线束的四重对称 轴,则衍射图样也将显示四重对称性。
23
非晶态衍射
5
•2和2’夹角θ ; •先后绕2和2’转动-A操作和B操作; •与它们垂直的轴上的任一点N, 先转到N’,最后又转回到原来位 置N,表明操作C = BA是一个绕垂 直2和2’的轴的转动; •2轴在操作A中未动,经过操作B 将转到2”的位置,2和2”的夹角是 2θ ,表明C的转角是2θ ; •因为C必须是点群操作之一,2θ 只能等于60o,90o,120o,180o, 从而任何点群中两个二重轴之间 的夹角只能是30o,45o,60o,90o; •以上的论证显然同样适用于四重 轴和四重旋转-反演轴。
2
周期排列
• 长方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可以在平面内周期的重复排列; • 其它的正n边形,如正五边形,却不可能 相互贴紧做周期的重复排列。 • 因此在晶体中只可能有上述10种对称素, 而不可能有5重轴、7重轴……等对称素。
3
4
对称轴夹角、数目的限制
• 以上十种对称素组合成群时,对称轴之间的夹 角、对称轴的数目,受到严格的限制; • 若有两个二重轴,它们之间的夹角只能是30o, 45o,60o,90o;若存在一个n重轴和与之垂直 60 90 n 的二重轴,就一定存在n个与之垂直的二重轴。 • 这种严格的限制是对称操作群的闭合性(任意两 个元素的乘积仍为集合内的元素)的结果。
11
12
14种布拉 伐格子
13
其他布拉伐格子?
• 表面看起来,似乎还可以靠增加体心、面心、 底心得到一些新的格子,这样做的结果或者 仍属于14种格子之一; • 任何一种晶体,对应的晶格都是十四种布拉 伐格子中的一种,指出具体所属的布拉伐格 子不但能表征晶格的周期性而且能从它所属 的晶系了解到晶体宏观对称所具有的基本特 征。
17
金刚石结构与非晶硅1
• 金刚石结构是由一系列六原子环组成; • 非晶硅材料中每个硅原子周围也是有四个近邻 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只是键长和键角的数 值有一定的无规起伏,非晶硅的结构就是由这 些四面体单元构成的无规网络,其中不仅有六 原子环,还有五原子环、七原子环……。 • 短程序包含:(1)近邻原子的数目和种类;(2)近 邻原子之间的距离(键长);(3)近邻原子配置的 几何方位(键角)。 • 非晶硅结构基本上保留了晶体硅的短程序。
准晶态结构的特点
• 具有长程的取向序而没有长程的平移对称序(周 期性); • 取向序具有晶体周期性所不能容许的点群对称 性; • 沿取向序对称轴的方向具有准周期性,由两个 或两个以上不可公度的特征长度(所谓不可公度 是线段的比值为无理数,或者说二者不存在公 倍数)按着特定的序列方式排列。
30
9
32个点群-(5)
• 以上二十七个点群中最多只包含有一个高阶对 称轴(n≥3),下面余下的是高阶轴多于1个的点 群:
正四面体点群Td:正四面体的24个对称操作; 立方点群Oh:立方对称的48个对称操作。
10
1-5晶格的对称性
• 晶体如果具a2、a3完全没有任何要求, 这种布拉伐格子称为三斜晶系; • 对称性最高的几个点群:T、Td、Th、O和 Oh,它们对布拉伐格子的要求是相同的, 能满足这样要求的布拉伐格子有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三种,称为立方晶系。
18
径向分布函数1
• 用X射线、电子和中子衍射的方法测定非 晶态材料的径向分布函数(简写为RDF)是 研究非晶态材料结构的基本实验方法。 • 所谓径向分布函数是:以原子为球心, 半径在r到r+dr球壳内的平均原子数。 • 可以看出无论是非晶态和晶态Si,在 2.35A处有第一个峰,峰下的积分面积为 4,表明它们都有四个最近邻。
1-4 点群 P.29
• 晶体本身既然经历对称操作后不变,那 末,表征它的周期性的布拉伐格子显然 经过对称操作也必须和原来重合; • 晶体原子的周期排列使宏观对称性可能 有的操作受到严格限制。
1
对称元素限制
• 设想有任意对称操作,转角为θ,布拉伐格 子中垂直转轴的晶面内选取基矢a1、a2,晶 面上所有布拉伐格点均可表示为 l1a1+l2a2; • 由于转动不改变格子,要求B’、A’有一格点, B’A’=n AB; • B’A’=AB(1-2cosθ); • n =1-2cosθ; • θ = 0o,60o,90o,120o,180o: n =-1,0, 1,2,3 。
• 对于非晶态材料,由于原子排列是长程 无序的,衍射图样呈现为弥散的环,没 有表征晶态的斑点。 • 利用衍射图样中是否有清晰的斑点来判 断材料是晶态还是非晶态。
24
准晶态
• 1984年Shechtman等人报导了在用快速冷 却方法制备的AlMn合金中的电子衍射图 中,发现了具有五重对称的斑点分布, 斑点的明锐程度不亚于晶体情况; • 已经证明在晶体中是不可能存在有五重 对称轴--固体材料除了晶态和非晶态以外, 还有一种介于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新的 状态,称之为准晶态。
28
具有五次对称的取向序,而 没有平移对称性;沿平面内 对称轴的方向,有两个不可 公度(所谓不可公度是线段的 比值为无理数,或者说二者 不存在公倍数)的特征线段1 和τ ,这两个线段非周期地 但是以某种确定的规律排列。 Steinhardt等人认为由 Shechtman等人急冷方法制备 的A1Mn合金是具有正 二十面体取向序的准晶态, 由此计算出来的衍射图样, 无论是衍射斑点的位置还是 强度都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 29 好。
25
26
五边形排列
• 正五边形是不能重复排列充满一个平面 而不留空隙的; • Penrose发现用图1-41所示的两种四边形, 可以布满空间而不留空隙; • 利用图1-41中的两种四边形,可以拼接 出无数种具有五次对称的几何图案,但 是它们的分布不具有周期性。
27
两种边长之比τ = 1.61803398…, 恰好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无理数; 这两种四边形拼接的平面图形, 虽然不具有周期性,但也呈现 出某种长程序,表现为图中所有 线段之间的夹角都是2π/5及其整 数倍。
21
径向分布函数3
• 径向分布函数是对所有原子统计平均的结果, 并不能给出非晶态原子分布的全貌,在统计平 均过程中失去了不少结构信息,因此是有局限 的,但是由于非晶态结构的复杂性,目前尚且 没有什么更好的实验方法; • 目前提出了一些非晶态硅结构的具体模型,这 些模型都必须经得起径向分布函数实验结果的 检验。
14
1-6 非晶态与准晶态
• 理想晶体原子排列具有周期性,称其为 长程序;非晶态材料原子排列不具有周 期性,因此不具有长程序,但是非晶态 材料中原子的排列也不是杂乱无章的, 仍然保留有原子排列的短程序。
15
(a)表示理想晶体原子排列的规则网络 (b)表示非晶态原子排列的无规网络
16
投影面取为图l-37中所示的 ABC面,它是对称平分正四 面体的(110)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