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5 马陵之战_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5 马陵之战_湘教版

25《马陵之战》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记叙了马陵之战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的故事。

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制定了战胜敌人的三部曲: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表现了孙膑善用兵法、料事如神的军事才干和庞涓轻敌傲慢、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

一、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此环节用歌曲、深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新课,学生此时对整个故事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课教学中,我就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马陵之战的短片,然后带着学生把上一学期给他们讲的故事《增灶计》的主要内容复述了一遍,然后再引出本课。

这样学生带着兴趣来研读课文,教学效果就很容易达到。

在学生通读课文后,我指导鼓励学生就课题质疑,使学生带着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将生成的问题归纳梳理,整合为探究的专题,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这一课重点问题是:什么是“减灶示弱”?孙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这里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品味、以读代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读感悟。

我让学生边读边写批画,抓住重点词语和重点段落去理解课文,其间适时渗透学法的指导。

这样学生就读懂了课文内容,领悟到古代著名的军事妙计,感悟到军事家的智慧。

二、成功之处
在教本课时,我采取了让学生自读自悟,复述课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战争要取得胜利光靠勇敢不行,还得有谋略。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我用下面的教学过程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查交流字词。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师范读课文。

2、课文围绕“减灶示弱”的计策来展开,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1-2)交代故事的背景。

第二部分(3-6)详细描写了马陵之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什么是“减灶示弱”?孙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魏军素称……伏击敌人。

”“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穷追齐。


5、既然“减灶示弱”法这么有成效,为什么课题干脆不以此为题,而要以“马陵之战”为题呢?学习5.6自然段。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树林茂密。

”“一切布置停当……只得停下来。

”“魏军失去主帅……俘虏了魏太子申。

6、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各是怎样的人?孙膑:善用兵法、料事如神。

庞涓:轻敌傲慢、狂妄自大。

四、总结课文。

三、不足之处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
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这节课,教师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本节课却忽视了小组合作的作用,没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四、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