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精品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精品教案

6.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三、品读课文,理解人物
1.从你的品读中可以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孙膑呢?齐威王呢?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片段画出来,读一读。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田忌是一个善于交友、相信朋友的人。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一道欣赏了赛马过程。
2.请同学们课下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④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3)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
①齐威王好奇地向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②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3.指名学生汇报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过程。
4.师生评议,教师小结: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学生根据第二次赛马的过程试着连一连。
田忌 齐威王
下等马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5.结果怎样?(田忌胜了。)
6.田忌为什么胜了?(田忌是因为做到了知己知彼,了解了齐王的具体情况,集中优势,做出战略取舍,以避其锋芒,以弱对强,以强压弱。)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板书:赛)
2.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这个字吗?请大声地读出来。你能用这个字组个词语吗?(比赛、竞赛、赛跑、赛车、赛马、赛事、赛场、赛艇、大赛、初赛、复赛、决赛、球赛……)
3.在我们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或参加过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过奥数比赛、骑车比赛、拔河比赛、踢毽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象棋比赛、跳远比赛、跳高比赛……见过骑马比赛、骑车比赛、游泳比赛、跳水比赛、射击比赛、滑冰比赛、体操比赛……)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第一部分:孙膑观赛,发现策略。
这一段重点讲了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了取胜的策略。(板书:发现策略)
第二部分:孙膑献策,准备赛马。
第二部分(3-10自然段)孙膑献策。主要写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这一部分主要写田忌和孙膑的对话和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板书:孙膑献策)
新课
教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田忌赛马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比赛有关,赛什么呢?(在“赛”字的后面写出“马”字)(板书:赛马)。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赛马呢?(在“赛”字的前面写出“田忌”)(板书:田忌赛马)学生大声读出“田忌赛马”。
5.简介田忌。
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复习导入,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
教学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了解“三场赛马”。
1.谈话过渡:田忌得了高人相助,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让我们感受他们赛马现场的输与赢吧。
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
重点
懂课文内容,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
难点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6.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田忌赛马的事)田忌和谁赛马?结果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吧!
7.简介出处
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得意扬扬、轻蔑”等词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田忌赛马,为什么脚力相差不多的马匹能够取胜?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以智取胜”这个词入手,学习文章,探求其中的原因。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起因: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了取胜的策略。
(2)发展: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3)高潮: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与齐威王赛马。
(4)结局: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4.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画出来,想一想。
5.指名多个学生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善于观察)
(2)“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善于思考)
(3)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知己知彼)
①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②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2)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①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②一天, 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③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胸有成竹地说”是写孙膑早已思考成熟。“按照我的主意办”是写孙膑具有必胜的信心。)
《田忌赛马》精品教案
课题
田忌赛马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策、荐”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赢、拳”等5个生字;理解“赏识、胸有成竹、信任、对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遥遥领先、不动声色、好奇、出谋划策、引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作业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板书
内容
发现策略
田忌赛马孙膑献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以智取胜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赛”统领全篇,培养学生思维。
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课堂上,我没有让学生按自然段的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扣题眼“赛”,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田忌是怎样赛马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弄清楚“马的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田忌为什么能取胜。通过充分思考和讨论,学生明白田忌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在此基础上导入“孙膑献计”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了解人物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人物的印象。
第三部分:调换顺序,以智取胜。
第三部分(11-16自然段)写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战胜了齐威王,点明孙膑以智谋取胜。(板书:以智取胜)
课文以“赛马”为线索,具体记叙了比赛的过程。在结尾处画龙点睛地说明了比赛胜利的原因。
四、细读课文,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符合他们性格的语气、语调读他们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人物的品质。
5.指名分角色再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感受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在感悟语言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课文的内容和人物的想法,并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从故事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比如说从孙膑身上,从田忌身上或者从齐威王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知己知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