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计算复习专题》
教学设计
(一)力学计算秘籍
1、记——熟记公式
2、找——读题目,找已知量和所求量
3、用——把已知量代入相应公式计算
温馨提示:单位统一,解题规范
设计意图:1、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力学计算技巧;2、引导学生规范做题。
(二)水平模型
1、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让学生分析物体
受力情况,引导学生知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时:f=F 拉。
创设情景,让学生解出所求物理量;
2、根据水平模型,让学生完成同类型练习。
质量为60kg 的小明骑着共享单车在千灯湖公园上匀速直线行驶,单车的重力约120N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 2,在5min 内行驶了1500m 的路程。
(g 取10N/kg) 求:
(1)小明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小明骑单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3)小明骑单车在水平面匀速前进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设计意图:1、从最简单的物理模型引入,达到由浅到深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2、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熟记水平模型相关公式;3、进行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实践应用。
(三)斜面模型
1、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让学生分析物体受力
情况,引导学生知道物体在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 支不做
功,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属于有用功,拉力做功属于总功,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属于额外功。
强调在斜面上,拉摩F f 。
创设情景,让学生解出所求物理量;
2、根据斜面模型,让学生完成同类型练习。
小明停放好共享单车后,看到一位工人正苦恼如何将笨重的货物搬上货车时,他看到了旁边有些长木板,马上帮工人搭成如图所示的斜面帮助工人将货物搬上货车。
斜面的长与高
分别是2m和1m,工人用500N的力沿斜面把重800N的货物匀速推到车上。
(g取10N/kg) 求:(1)此过程中有用功是多少?
(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设计意图:1、通过斜面模型分析,引导学生熟记斜面模型的相关公式;2、突出斜面重点公式,突破斜面易错点知识;3、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滑轮组模型
1、借助滑轮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引导学生知道克服物体重力做
的功属于有用功,绳子自由端拉力做功属于总功,提醒学生s=nh,知道哪
些力做功属于额外功,创设情景,让学生解出所求物理量;
2、根据滑轮组模型,让学生完成同类型练习。
小明在千灯湖公园游玩时,看到附近有建筑工人在辛勤地工作,了解到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力为800N的货物,在500N的拉力F作用下,货物在50s内匀速竖直上升2m,不计摩擦及绳重。
(g取10N/kg)求:
(1)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2)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1、通过滑轮组模型分析,引导学生熟记滑轮组模型相关公式;2、突出滑轮组重点公式,突破滑轮组易错点知识;3、通过同类型练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
(五)图像模型
1、通过动画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在AB、BC、CD的
运动状态以及知道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的已知量和所求物理量;
2、小组讨论本题的难点;
(1)当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等于容
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
(2)V
排与S
器
,三者存在什么关系?
h
3、根据图像模型,让学生完成同类型练习。
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小明做了如图1的实验,将一实心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2是整个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
(ρ
=1.0×103kg/m3,g=10N/kg)求:
水
(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3)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
(4)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当圆柱体完全浸
没时与圆柱体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设计意图: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图像模型;2、将该题的难点分步设计,通过小组讨论突破难点;3、通过同类型练习进行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实践应用。
(六)交流小结
1、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收获;
2、总结本节课计算专题的秘籍,加强学生对力学计算技巧的理解;
3、根据力做功的公式,与学生分享学习的成功秘籍。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加深对力学计算专题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
三、中考•我能行
让学生课后完成《中考•我能行》的练习。
(2017•广东)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沉船上的物体。
求:
(1)某时刻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体积为0.03m3、密度为2.5×103kg/m3的实心物体静止不动,该力的大小是多少?(ρ
=1.0×103kg/m3,g=10N/kg)
水
(2)若机器人在水下30m处将该物体匀速竖直向上运至水面需时间150s,物体竖直上升所需要的动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①物体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②这个过程动力F对物体做了多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