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力学计算题复习

理论力学计算题复习

习题1-1 图中设AB=l ,在A 点受四个大小均等于F 的力1F 、2F 、3F 和4F 作用。

试分别计算每个力对B 点之矩。

【解答】:112()sin 452B M F F l F l =-⋅⋅︒=-⋅ 22()B M F F l F l =-⋅=-⋅332()sin 452B M F F l F l =-⋅⋅︒=-⋅ 4()0B M F =。

习题1-2 如图所示正平行六面体ABCD ,重为P F =100N ,边长AB=60cm ,AD=80cm 。

今将其斜放使它的底面与水平面成30ϕ=︒角,试求其重力对棱A 的力矩。

又问当ϕ等于多大时,该力矩等于零。

【解法1——直接计算法】:设AC 与BD 的交点为O ,∠BAO=α,则:cos()cos cos sin sin 33410.11965252αϕαϕαϕ+=-=⨯-⨯= 221806050cm=0.5m 2AO =+=()cos()1000.50.1196 5.98N mA P P P M F F d F AO αϕ=⋅=⨯⨯+=⨯⨯=⋅当()0A P M F =时,重力P F 的作用线必通过A 点,即90αβ+=︒,所以: 令cos()cos cos sin sin 0αϕαϕαϕ+=-=→34cos sin 055ϕϕ⨯-⨯=,得: 3tan 4ϕ=→3652ϕ'=︒。

【解法2——利用合力矩定理】:将重力P F 分解为两个正交分力1P F 和2P F , 其中:1P F AD ,2P F AB ,则:1cos P P F F ϕ=⨯,2sin P P F F ϕ=⨯根据合力矩定理:1212()()()22cos 0.3sin 0.411000.31000.4 5.98N m 2A P A P A P P P P P AB AD M F M F M F F F F F ϕϕ=+=⨯-⨯=⨯⨯-⨯⨯=-⨯⨯=⋅ 确定ϕ等于多大时,()0A P M F =令()0A P M F =,即:cos 0.3sin 0.40P P F F ϕϕ⨯⨯-⨯⨯= →100cos 0.3100sin 0.40ϕϕ⨯⨯-⨯⨯=→3tan 4ϕ=→3652ϕ'=︒。

习题1-11习题1-22R F 'O MRF 'M RF 'RF RF RF习题2-1 三力作用在正方形上,各力的大小、方向及位置如图所示,试求合力的大小、方向及位置。

分别以O 点和A 点为简化中心,讨论选不同的简化中心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解答】:(1)以O 点为简化中心,求主矢和主矩。

31024N 5=⨯-=∑xF 41044N 5=⨯-=∑y F因此,主矢大小为:2222()()4442N Rx y F F F '=+=+=∑∑ 主矢与x 轴夹角为:tan 454yxFarc rad Fπα===︒∑∑,如图中红色箭头所示。

xy主矩大小为:43()21010455O OM M F a a a a ==⨯+⨯⨯-⨯⨯=∑(逆时针,如图所示。

) (2)确定最终合成结果根据主矢和主矩均不为零,可知力系最终合成一个合力,合力大小和方向与主矢相同,即:R RF F '= 合力作用线方程由下式确定:Ry Rx O x F y F M ⋅-⋅=→444x y a -= 这说明合力作用线通过A 点,如上图所示。

(3)如果以A 点为简化中心,求得主矢为:2222()()4442N Rx y F F F '=+=+=∑∑ 主矩为:3()241005A AM M F a a a ==⨯+⨯-⨯⨯=∑ 此时合力等于主矢。

习题2-2 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 ,边长为l ,现在其三顶点沿三边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 ,试求此力系的简化结果。

【解答】:力系的合成结果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 因此任选一点(例如A 点作简化中心),建立坐标系,计算主矢和主矩:(注意三角形ABC 为等边三角形)cos60cos600xF F F F =-⨯︒-⨯︒=∑ sin60sin600yFF F =⨯︒-⨯︒=∑因此主矢大小为:22()()0Rx y F F F '=+=∑∑3()sin 602A A M M F F l Fl ==⨯⨯︒=∑(逆时针) 由此判断力系的简化结果是一个逆时针转动的力偶,力偶矩等于主矩。

习题2-7 求如图所示平行力系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求平行力系中心。

图中每格代表1m 。

【解答】:(1)根据题目示意图,合力大小为:1015203025kN R F F==+--=∑写出各力的作用点坐标:11x =,11y =,10z = 21x =,23y =,20z =32x =,32y =,30z = 43x =,15y =,10z =(2)根据平行力系中心坐标公式,求力系的中心:112233441011512023034.210152030C F x F x F x F x x F ⋅+⋅+⋅+⋅⨯+⨯-⨯-⨯===+--∑m11223344101153202305 5.410152030C F y F y F y F y x F ⋅+⋅+⋅+⋅⨯+⨯-⨯-⨯===+--∑0C z =习题3-1如图所示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为2kN 的重物。

不计杆件自重、摩擦及滑轮尺寸,A 、B 、C 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试求杆AB 和AC 所受的力。

【解答】:(1)选择销钉A 为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 忽略滑轮的大小尺寸,则AC 杆、AB 杆以及绳子 作用在销钉上的力组成平面汇交力系而且 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定滑轮的性质可知:2kN T P F F ==(2)列平衡方程0xF =∑,sin 30cos30sin 750AC AB T F F F ⋅︒-⋅︒-⋅︒= 0yF=∑,cos30sin 30cos 750AC AB T P F F F F ⋅︒+⋅︒-⋅︒-=(3)解平衡方程,确定未知量求解上面的方程组,得到:0.4142kN AB F =, 3.146kN AC F =(书中答案有误,请更正)习题3-2 均质杆AB 重力为P F 、长为l ,两端置于相互垂直的两光滑斜面上,如图所示。

已知一斜面与水平成角α,求平衡时杆与水平所成的角ϕ及距离OA 。

【解答】:选择AB 杆为研究对象, 画出受力图。

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AB 杆 保持平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 F 、B F 、P F 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图中D 点)。

又因为AB 杆的重心C 必为其中点, 则在矩形OADB 中,AB 为一条对角线,DCO 连线也为对角线,所以重力P F 的作用线必通过O 点。

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知:ADO ABO DAB α∠=∠=∠=,得到如下结果:90αϕα++=︒→902ϕα=︒-,sin sin OA AB l αα=⋅=⋅。

习题3-3 构件的支承及载荷情况如图所示,求支座A 、B 的约束力。

【解答】:(1)选择构件AB 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B 端为活动铰支座,约束力B F 必须垂直于斜支承面,再结合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的性质,可知A 端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力A F 必与B F 组成力偶(等值、反向、平行),才能与主动力偶(F ,F ')相平衡。

根据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得:0M =∑,sin 450AFl F a ⨯⨯︒-⨯=解方程,得:2A B FaF F ==习题3-8求如图所示物体在A 、B 处的支座约束力,图中长度单位为m 。

【解答】:此题示意图有一些问题,请按上图更正。

(1)画出水平杆的受力图(在题目示意图基础上加上A 、B 两处的约束力即可) (2)列平衡方程并求解:0xF=∑,0Ax F =;()0A M F =∑,1220.51(kN/m)3(kN)1(m)=02B F ⨯+⨯-⨯⨯⨯→ 1.510.25kN 2BF -== 0y F =∑,121302Ay BF F +--⨯⨯=→ 3.50.25 3.25kN Ay F =-=。

习题3-24 重力为P F 的矩形水平板由三根铅垂直杆吊挂,尺寸如图(a )所示,求各杆内力。

若在板的形心处(应改为在D 点处)放置一重物,则各杆内力又如何?(a ) (b ) (c ) 【解答】:(1)画出矩形板的受力图如图(b )所示,为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问题。

(2)列出平衡方程:0F =∑,1230P F FF F ++-= (1)()0x M F =∑,302P a F a F ⨯-⨯=→312P F F = (2) ()0y M F =∑,102P b F b F ⨯-⨯=→112P F F = (3) 将(2)、(3)代入(1)得:20F =(3)当在D 点放一重物时,假设其重力大小为W F ,画出受力图如图(c )所示。

列平衡方程如下:0F =∑,1230P W F FF F F ++--= (4)()0x M F =∑,302P W a F a F F a ⨯-⨯-⨯=→312P W F F F =+ (5) ()0y M F =∑,102P W b F b F F b -⨯+⨯+⨯=→112P W F F F =+ (6) 将(5)、(6)代入(4)得:2W F F =-。

习题3-25 如图所示三圆盘A 、B 和C 的半径分别为15cm 、10cm 和5cm ,三轴OA 、OB 和OC 在同一平面内,∠AOB 为直角,在这三圆盘上分别作用力偶。

组成各力偶的力作用在轮缘上,它们的大小分别等于10N 、20N 和F 。

若这三圆盘所构成的物系是自由的,求能使此物系平衡的角度α力F 的大小。

【解答】:用矢量表示A 、B 、C 三个轮上作用的力偶矩,如图(b )所示。

各力偶矩大小分别为:11024N m A M r =⨯⨯=⋅ 22023N m B M r =⨯⨯=⋅A M 与B 的合力偶矩大小为:2222435N m R A B M M M =+=+=⋅ 4tan 3B AM M β==,53.13β=︒ 使此物系平衡的条件是,C M 与R M 等值、反向、共线,即:3220.055N m C M F r F =⨯⨯=⨯⨯=⋅,5N m50N 0.1mF ⋅==。

由图中关系得:180126.87γβ=︒-=︒90360αγ++︒=︒→36090126.87143.131438α'=︒-︒-︒=︒=︒。

习题4-1试求如图所示各桁架上标有数字的各杆的内力。

图(a )中各杆的长度相等。

【(a )解答】:(1)取整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求一端约束力()0EMF =∑,4 2.52 1.50I F a F a F a ⋅-⋅-⋅=解方程,得:118I F F =(2)用截面法截断1、2、3杆,取右半桁架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求1、2、3杆的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