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表示与编码(1)

信息表示与编码(1)


软件工程,分布式处理等
15
第一节 计算机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
年代 第一代
主要元器件 电子管
语言、程序 机器指令 汇编语言和 高级语言
应用范围 科学计算
应用人员 科技精英
1946~195 7
1957~196 4
第二代
晶体管
数据处理、 科技人员、 自动控制 工程师 普通技术 人员
应用面深 1965~197 中小规模集成 管理程序上升到 第三代 入到许多 2 电路 操作系统 领域 第四代 1972年起
7
1.1.1

计算机文化


(3)医药信息检索系统,早期的主从结构的国际联 机检索系统;二次开发的数据库系统;INTERNET。 (4)智能化医疗仪器的研制,如:电子温度计、电 子血压计;CT、NMR等大型医疗仪器;γ刀等 。 (5)医学专家系统,是以医学专家知识为基础,以 解决某一医学领域问题的人工智能系统。
13
计算机的分代(按使用的元器件)

第一代(约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
● ● ●
速度:几十~几万次/秒 内存:磁鼓,千字 外设:磁带 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程
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 IBM704型采用电子管的第一代 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中使用的磁 ● 鼓存储器

第二代(约1957-1964) 晶体管计算机
16
大规模、超大 微机异军突起, 各行各业各 各行各业 规模集成电路 网络飞速发展 个层次
第一节 计算机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
体积庞大的电子管
17
第一节 计算机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
18
1.1.3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3.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1958年生产第1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1964年开始推出多种晶体管计算机; 1983年,1亿次/S银河Ⅰ巨型机; 1993年,10亿次/S银河Ⅱ巨型机; 1997年,130亿次/S银河Ⅲ巨型机; 2001年,4032亿次/S曙光3000超级计算机; 2002年,1.08万亿次/S深腾1800超级计算机; 2003年, 4.183万亿次/S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 2004年,11万亿次/S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 2008年,230万亿次/S曙光5000A超级服务器; 2009年,1206万亿次/S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位使用 1 个“比特”表示
低位与高位的关系是:逢2进1
各位的权值是 2 的整数次幂(基数是2 )
标志: 尾部加B
例:
101.01 B =1×22+0×21+1×20 +0×2-1+1×2-2 =5.25
30
八进制数
每一位使用八个不同数字表示(0、1、2、3、4、
5、6、7)
低位与高位的关系是:逢8进1 各位的权值是8的整数次幂(基数是8 ) 标志:尾部加Q
十进制数
每一位可使用十个不同数字表示(0、1、2、3、4、5、
6、7、8、9)
低位与高位的关系是:逢10进1 各位的权值是10的整数次幂(基数是10 ) 标志: 尾部加“D”或缺省
例: 204.96=2×102+0×101+4×100+9×10-1+6×10-2
29
二进制数
每一位使用两个不同数字表示(0、1),即每一
例: 365.2Q = 3×82+ 6×81+ 5×80 + 2×8-1 = 245.25
31
十六进制数
每一位使用十六个数字和符号表示(0、1、2、3、
4、5、6、7、8、9、A、B、C、D、E、F )
逢16进1, 基数为16
各位的权值是16的整数次幂(基数是16 )
标志:尾部加H
5
1.1.1

计算机文化


(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ComputerAided System)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计算 机辅助制造(简称CAM)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 等。 (5)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是指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演绎推理和决策等智能活动。 如:模拟医学专家对某疾病进行诊断;具有低等智力的机 器人;计算机与人类进行对奕;数学中的符号积分和几何定 理证明等等。 (6)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 1993年9月美国正式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我国:金卫工程、金税工程等都是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组 成部分。
6
1.1.1
计算机文化
3.计算机医学应用 (1)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HIS),是采集、管理医院各类信息,实现信息 共享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三个阶段:单机单任务;基于文件服务器的医院内 部的信息系统;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医院信息系 统。 (2)医学数据处理, 大量医学数据的统计分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 :建立人类基因组图的工作是人 类基因研究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需要高性能计算机。
● ● ● ●
速度:几十万次/秒,
内存:磁芯,十万字
外设:磁盘 高级语言编程
电子管 晶体管
14
计算机的分代(按使用的元器件)

第三代(约1965-197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MSI)计算机
速度:几十万次~几百万次/秒 内存:半导体存储器 高级语言, OS, DBMS

第四代(1974年起)大规模(LSI)和VLSI计算机 速度:几百万次~亿次/秒 内存:半导体存储器
21
1.1.5 21世纪计算机发展趋势
21世纪的计算机将会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 超级计算机的研制仍然是热点。
截止到2008年底,当今超级计算机最高速度为 IBM公司的RoadRunner,达1026万亿次/秒。超级计 算机制造业仍然被IBM、HP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处理 器的数量一般在1000颗以上,BlueGene/L的处理器 达131072颗,多采用Intel、AMD的处理器;Linux成 为超级计算机的首选操作系统。 曙光5000A错过了2008年第28次全球TOP500超 级计算机排行榜,属于截止到2008年底前10名的产品。
26
1.2 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与编码
27
1.2.1 二进制
不同进位制数的表示和含义:
“数”是一种信息,它有大小(数值),可以进行 四则运算 “数”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 是十进制数,但计算机使用的是二进制数,程序员还使 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它们怎样表示?其数值如何计 算?
28
25
3.信息与数据
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是计算机 化的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和表达形式,而信息 是数据表达的内涵或解释。数据是具体的物理形式, 而信息则是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由于信息与数据 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因此在很多场合下,人们通常 不区分“信息”与“数据”、“信息处理”与“数 据处理”两对概念。
例:
F5.4H=15×161 + 5×160 + 4×16-1 = 245.25
32
不同进位制数的比较
十进制
零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拾壹 拾贰 拾叁 拾肆 拾伍
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进制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22
1.1.5 21世纪计算机发展趋势
(2) 寻求新的制造领域,光电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
机将是21世纪主力军。 (3) 微型计算机将进一步微型化 ; (4) 计算机人工智能化、人性化; (5) 计算机网络将继续向高速宽带网发展,真正做 到在网上共享硬件资源、信息资源。
23
1.1.6 信息的数字化
• • •

研制单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用 途: 军事计算 运算速度:5000次/秒 体积价格:170平方米,30吨,140千瓦,40万美元
11
ENIAC
12
1.1.3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6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在他的“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 初探”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顺序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的 方案,从而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结构的基本框架。时至今日,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但其结构还是冯·诺依曼结构。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1.1 计算机、信息与社会 1.2 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与编码
1.3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1.4 计算机软件系统
1.5 信息安全与病毒防范
2
1.1 计算机、信息与社会
3
1.1.1
计算机文化
1. 计算机文化现象
计算机作为一种人类大脑思维的延伸与模拟的 工具,它的逻辑推理能力、智能化可以帮助人类进 一步展开思维空间;它的高速运算能力和大容量存 储能力弥补了人类这一方面的不足。 计算机的出现为人类创造文化提供了新的现代 化工具,革新了创造文化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一种 新的人类文化——计算机文化。
24
1.1.6 信息的数字化



(3)共享性,信息是一种资源,可以共享。 (4)时效性,即信息被利用的价值,会因时间、地 点和对象而异。 (5)可识别性,包括直接识别(通过人类的眼、耳、 鼻、舌、身等感官)和间接识别(通过各种探测手 段)。 (6)可表征性,世界上一切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都 会产生信息,而信息正是表征这些存在的事物及其运 动状态的一种普遍形式。可见,信息不仅表征事物, 而且信息量(表征的能力)是可以度量的。 (7)可处理性,对信息可进行存储、分析、转换、 传递、压缩和再生等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