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遥感:泛指一切无线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狭义上同“遥感技术”)。
2、遥感技术: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受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地物及其特征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3、电磁波波谱:为了便于比较电磁辐射的内部差异和描述,按照它们的波长(或频率)大小,依次排列画成图表,这个图表就叫做电磁波谱。
4、电磁波的偏振(极化):如果波在各方向上振幅大小不相同,而且各方向振动之间没有固定位相关系,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夹角为90°,则称该波发生了偏振现象。
5、光电效应:电磁辐射的能量激发物体,释放出带电粒子,形成光电流,这种现象称做电磁辐射的光电效应。
6、反射波:电磁辐射与物体作用后产生的次级波返回原来的介质,这种现象就称为反射,该次级波便称之为反射波。
7、反射波谱:我们把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反射能力的变化,亦即物体的反射系数(率)随入射波长的变化规律叫做该物体的反射波谱。
8、发射波谱: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发射能力的变化规律叫做物体的发射波谱。
9、大气透射(透射):是指电磁辐射与介质作用后,产生次级辐射和部分原入射辐射穿过该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的现象或过程。
10、大气窗口:是指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和散射都很小,而透射率很高的波段。
11、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又称高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P17512、灰度分辨率:是表征传感器所能探测到的最小辐射功率的指标,指影像记录的灰度值的最小差值。
13、波谱分辨率:又称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所用波段数、波长及波段宽度,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波长和带宽。
14、时间分辨率: 是指在同一区域进行的相邻两次遥感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
15、温度分辨率:指热红外传感器分辨地表热辐射最小差异的能力。
16、影像的分辨率(几何和灰阶):是指组成影像的最小单元——像元的大小和像元的灰阶或色标可以区分的最小差异。
17、几何分辨率:像元的大小,包括空间分辨率,影像分辨率和地面分辨率三种情况。
18、空间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收集系统的最小鉴别角(角分辨率)或瞬时视场角θ。
19、地面分辨率:是影像上能被分辨出的地面线度或面积,也即像元所应对的地面线度,它是由像元的大小和影像的比例尺决定的。
20、影像分辨率:是指影像上像元的大小或影像上每毫米长度内所能被分辨出的线条数,它由空间分辨率和胶片分辨率决定。
21、图像解译:是指从图像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即根据各专业(部门)的要求,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识别出所需要的地物或测算出某种数量指标的过程。
22、解译过程:就是成像的逆过程,解译就是从图像特征来判断电磁波的性质和空间分布,进而确定地物的属性,也就是从图像特征识别地物。
23、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是指那些能够用来区分目标物的影像特征,它又可分为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两类。
24、直接解译标志:凡根据地物或现象本身反映的信息特性可以解译目标物的影像特征,也即能够直接反映物体或现象的那些影像特征。
25、间接解译标志:通过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地物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影像特征,也即与地物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推断出其性质的影像特征,间接推断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存在和属性,这些地物和特征就称为间接解译标志。
26、相对孔径:是其光孔直径d与焦距f之比,即d/f。
27、景深:被摄物体在影像上清晰的范围叫做景深,它与镜头特性即光圈大小、焦距长短、物距远近都有关系。
28、光学密度D:又称密度,它是感光片显影之后由Ag原子形成的深浅不同的变黑程度,以阻光率的对数表示。
29、曝光量:是感光胶片上所接受的照度E(勒克斯)和曝光时间t(秒)的乘积。
30、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可见光的平均感觉,其单位为勒克斯。
31、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32、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33、光通量: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辐射功率,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某一波段的辐射能量和该波段的相对视见率的乘积。
/发光强度为1的光源在立体角元内发出的光。
34、反差:是指目标物的明亮部分和阴暗部分亮度的差别程度。
35、景物反差:景物中具有最大亮度部分的亮度与最小亮度部分的差值。
36、影像反差:是影像中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之差。
37、宽容度:也称曝光宽度,是指胶片复现被摄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
38、感光度:也称感光速度,是指胶片感受光快慢程度的指标,反映了胶片对光线作用的灵敏程度,它是确定曝光时间的重要依据。
39、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极地轨道卫星):又称低航高—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P17840、纹理:又称质地,是由于相片比例尺的限制,物体的形状不能以个体的形式明显的在影像上表现出来,而是以群体的色调、形状重复所构成的、个体无法辨认的影像特征。
41、RBV:(反束光导管摄像机)、MSS(多光谱扫描系统)、TM(专题制图仪)、ETM(增强型的专题制图仪)42、SPOT卫星(以瑞典、比利时参加,法国为主要研究国家的地球观测卫星系统)、PAN (全色波段0.52--0.90或0.51—0.73)、HRV(法国SPORT卫星上高分辨率传感器)、HRVIR (法国SPORT卫星上带的改进型高分辨率传感器)、CCD(电子耦合器件)、WFI(宽视场像机)44、CBERS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GMS(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POMS(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45、SAR(合成孔径雷达)。
46、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电磁波因辐射源或观测者相对于传播介质的运动,而使观测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47、响应率:到达探测器上的单位辐射功率所产生的电压,即输出电压与输入辐射能量之比。
48、噪声电压:探测器在工作时本身所固有的一些毫无规律的、事先无法预测的随机电压起伏,叫噪声电压,简称噪声。
49、等效噪声功率:如果投射到探测器上面的辐射通量产生的输出电压正好等于探测器本身的噪声电压,这个辐射能量叫等效噪声功率。
50、信噪比:探测器输出信号与其噪声之比。
二、填空:1、现代遥感技术系统四部分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分析解译系统)。
P22、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
P23、根据遥感平台的遥感分类:(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P34、根据电磁辐射能源的遥感分类:(被动遥感)、(主动遥感)。
P45、遥感技术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常规航空摄影阶段)、(航空遥感阶段)、(航天遥感阶段)。
P56、遥感技术在测绘方面应用:(制作地形图)、(校正更新现有地图)、(制作影像地图)、(制作专题地图)。
P107、遥感技术在农林方面应用:(资源调查)、(资源监测)、(作物估产)、(病虫害监测预报)、(生产管理)。
P118、彩色的三个特征(彩色三要素): (色别)、(饱和度)、(明度)。
P449、颜色的三基色:(红R)、(绿G)、(蓝B)。
P49颜料的三基色:(黄Y)、(品红M)、(青C)。
P5210、基本的传感器三种类型:(摄影机)、(扫描仪)、(雷达)。
P7011、传感器根据电磁波辐射来源分类:(主动式传感器)、(被动式传感器)。
P7012、传感器按传感器的成像原理和所获取图像的性质不同分类:(摄影机)、(扫描仪)、(雷达)。
P7013、传感器按传感器的电磁波信息的纪录方式分类:(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
P7014、传感器组成:(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
P6715、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地面分辨率)、(灰度分辨率)、(波普分辨率)。
P7116、扫描探测器主要性能参数:(响应率)、(响应波长范围)、(噪声电压和等效噪声功率)、(响应时间)。
P10017、电子扫描成像过程:(聚焦过程)、(摄像过程)、(传送过程)、(显像过程)。
P10818、光机扫描成像过程:(光学扫描过程)、(探测过程)、(信号处理过程)、(信号记录过程)。
P11419、光机扫描仪结构组成:(收集器)、(分光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
P11020、CCD探测器类型:(单元探测器)、(多元线性阵列探测器)、(多元阵探测器)。
P11621、航空摄影机与普通相机比较有两大特征:(固定焦距)、(量测框标)。
22、卫星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测试系统)、(星载系统)、(地面控制-处理系统)。
P14823、LANDSAT图像的空间信息:(图像经纬度)、(图像获取时间)、(图像的重叠)、(图像的投影)、(图像的分辨率)、(图像的像框扭动)、(图像的符号与注记)。
P15724、气象卫星按所在轨道分为两类:(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GMS)、(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也叫极地轨道气象卫星POMS)。
P17425、中国气象卫星两个主要系统:(极轨卫星系统)、(静止卫星系统)。
P18026、多波段数字图像的存储与分发,通常采用三种数据格式:(BSQ数据格式)、(BIP数据格式)、(BIL数据格式)。
P19927、图像解译根据解译信息的特征可分:(定性解译)、(定量解译);P18828、图像解译根据解译技术和方法可分:(目视解译)、(自动化解译);P18829、图像解译根据解译内容可分:(一般解译)、(专题解译);P18830、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分两类:(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P201;31、遥感图像直接解译标志: (色调)、(形状)、(大小)、(阴影)、(结构)和(图形)P20132、遥感图像间接解译标志:(位置)、(相关布局)。
P205三、简答1、简述遥感的基本概念。
遥感特点是什么?答: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同步观测;(2)时效性;(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4)多源性及多分辨率;(5)经济性。
2、常用的探测元件包括那几个?P68答:感光胶片、光电敏感元件、固体敏感元件和波导。
3、遥感有哪几种分类?P3答:(1)根据遥感平台分类: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2)根据电磁波谱分类: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光谱遥感、紫外遥感;(3)根据电磁辐射能源的分类:被动遥感、主动遥感;(4)根据应用目的的分类: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水利遥感、环境遥感;(5)根据遥感资料的显示形式分类:图像方式遥感、非图像方式遥感4、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国内外)。
P75、简述遥感基本过程。
P16、中国遥感技术发展状况。
P77、遥感技术在农林方面应用。
P11遥感技术在农林方面应用:资源调查、资源监测、作物估产、病虫害监测预报、生产管理。
8、简述电磁波和电磁波谱。
P12/P14电磁场子啊空间以一定速度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实质上就是电磁辐射,它具有波动性,所以又称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