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法》课程教学提纲

《公务员法》课程教学提纲

1.学分:3 学时:45 (课内讲授:36实验实训:9 课外安排:)
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3.适用专业:本科
4.先修课程:宪法
5.选用教材:关保英主编:《公务员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参考书目:
1.《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黄达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2.《现代公务员制度研究》皮纯协、张焕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

3.《国家公务员制度讲话》苏玉堂主编,劳动人事出版社,1988年版。

4.《中国公务员制度概论》李和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8.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基本情况
教学目的:
开设《公务员法》这门课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从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看,相当大的一部分本科毕业生都报名参加全国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因此,极有必要使其学习和了解关于公务员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我们学校是政法类院校,本科生毕业后从事公务员职业的更是占毕业生的一个很大比例,开设一门有关于公务员基本知识的课程就更有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2)通过对国家公务员法的概念及特征及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特征等基本原理的学习,能够掌握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励、纪律等相关的操作程序。

以及公务员的申诉与控告的操作,为将来力争走上公务员岗位同学提供理论基础及岗前培训。

(3)作为一门法学课程,《公务员法》是一门调整国家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各种关系法律规范的科学,主要讲述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公
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内容,其对于促进国家机关对
公务员的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有着极为重
要的意义。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国家公务员的概念与特征、公务员法的概念、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与特点,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职位分类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励、纪律与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任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等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

教学中,授课教师将会注重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熟悉,引入实践案例,在以案说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概念、原理的融会贯通。

教学要求:
本学科重点介绍国家公务员的概念与特征及公务员法的概念、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我国国家公务员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行政职务关
系的概念与特点,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职位分类的概念及主要内
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励、纪律与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
任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等内容。

本课程是大学本科的任意选修课,在教学上要使学生对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掌握。

同时要求学生对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发
生发展情况也要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以拓宽其理论视野。

1.注重培养学生对公务员法领域的法律概念和原理的司法实践运用。

2.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司法实践的引领者,理论争议启发者。

3.课堂注重模拟法律环境,使学生语言表达与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挥与锻炼。

第一章 公务员法概述(3 课时) 第一节 公务员法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法的渊源和体系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及实施意义 教学要求: 了解:公务员法的概念和特征;公务员法的立法体制;公务员法的 地位。

理解:公务员法的正式渊源;公务员法的非正式渊源。

掌握:公务员的概念;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公务员的概念、特征、公务员法的 概念、适用范围。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国家公务员? 2.什么是国家公务员法? 3.《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4.我国国家公务员包括哪些? 5.我国《公务员法》与《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 6.我国公务员与西方国家公务员有什么不同?
第二章 国家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3 课时)
第一节 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三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法的主要原则简介
教学要求:
了解:西方国家公务员的主要原则。

理解: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掌握:我国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了解西方国家公务员法的主要原则。

问题与思考:
1.影响公务员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我国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我国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第三章 行政职务关系(3 课时)
第一节 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行政职务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四节 公务员法的法律地位及其双重身份
教学要求:
了解: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理解、掌握:行政职务关系的构成要素;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变 更和消灭;公务员法的法律地位;公务员的双重身份及识别。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特征,行政职务关 系的构成要素,及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及双重身份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课程 内容 、学 时分 配及 教学 要求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行政职务关系?
2.公务员的法律地位怎样?
3.怎样区分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
4.公务员的行政职务关系由哪些要素构成?
5.行政职务关系有哪些特征?
第四章 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3 课时)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概述 第二节 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掌握: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公务员权利与义务 的特点及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2.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 职位分类及公务员的录用(6 课时) 第一节 职位分类概述 第二节 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录用概述 第四节 外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简介 第五节 我国国家公务员的录用 教学要求
了解:职位分类的概念;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概念;国外公务员的录 用制度。

理解、掌握: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 的主要方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务分类的含义及特点及公务员录用的 含义及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程序。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职位分类?
2.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3.什么是公务员录用?
4.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程序是怎样的?
5.考试录用公务员制度主要适用于哪些公务员?
6.报考公务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7.哪些人不得报考公务员?
第六章 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奖惩、纪律、申诉和控告(4 课时)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考核概述
第二节 外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
第三节 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课程 内容
、学
时分
配及
教学
要求
第四节 国家公务员奖惩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 公务员纪律的内容 第六节 行政处分 第七节 申诉和控告 教学要求: 了解:公务员考核的概念;公务员奖励的概念;公务员奖励的程序; 公务员惩处的概念。

理解:公务员考核的原则。

掌握:公务员定期考核的结果;公务员的纪律内容;公务员的奖励 条件;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公务员惩处的种类;公务员的申诉和控告。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国家公务员 奖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公务员纪律的内容。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国家公务员考核? 2.我国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是什么? 3.我国公务员奖励的条件有哪些? 4.公务员需要遵守哪些纪律? 5.什么是行政处分? 6.行政处分有哪些种类? 7.公务员处分的程序是什么? 8.公务员奖励的种类有哪些? 9.公务员对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应该怎样寻求法律救济? 第七章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升降(4 课时) 第一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涵义与意义
第二节 公务员的任职 第三节 公务员的免职
第四节 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涵义与意义
第五节 公务员的职务晋升
第六节 公务员的降职
教学要求:
了解: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公务员任职 的程序。

理解、掌握:公务员的任职;公务员的免职;公务员的职务晋升; 公务员的降职。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务员的职务晋升的涵义及原则、条件、 公务员降职的条件,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涵义,公务员任职的程序。

问题与思考:
1.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条件是什么?
2.公务员降职的条件是什么?
3.公务员免职有哪几种情形?
4.公务员选任制的适用范围?
第八章 公务员的培训、交流、回避、退休、工资保险福利(6 课时)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的培训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的交流
课程
内容
、学
时分
配及 教学 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