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研究空间几何要素与投影之间的一一对应关 系并以此作为画图和看图的依据。
1 不变性 2 积聚性
当空间直线或平面所处位置与投影线平行时,则直线的 投影积聚为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研究目的:研究空间几何要素与投影之间的一一对应关 系并以此作为画图和看图的依据。
1 不变性 2 积聚性 3 从属性
b"
b Y a
a
YH
两点中X值大的点 ——在左 两点中Y值大的点 ——在前 两点中Z值大的点 ——在上
重影点及可见性
若空间两点位于某投影面的同一投射线上时 , 它们 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便重合为一点 , 称为对该面的重影 点。
a' b' A B c (c')d' b' a' (c' )d'
C D
c
a (b ) d
三 三面投影的位置和对应关系
1. 三面投影之间的位置关系 水平投影在正面投影的 正下方,侧面投影在正面投 影的右方。 2. 三面投影之间的对应关系 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长对正; 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高平齐; 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宽相等。
长(X) 高(Z)
Y1 宽(Y)
宽(Y)
三 三面投影的位置和对应关系
点在两面体系中的投影
V
V a'
a' A
展开 X
ax
X
aX
H
O
O
a
H
a
投影规律: A点的水平投影 ——a 1. aa’⊥ox A点的正面投影xa’=Aa 2. aax=Aa’; a ——a’
返回
点在三面体系中的坐标和投影
V
a' Z V a' Z a" W
A
X a O
a"
W X O
YW
H
Y H
a YH
a′
x a b
例2 已知直线AB的水平投影ab及a′,且α=30°,用直角三角 形法完成其正面投影。 作图:
b′
Zab
①以ab为直角边作直角三角 形,求出ΔZab
②利用ΔZab求b′ 讨论有多解。 x
a′
Zab
b′ a
ΔZab
α
b
重作
例3 已 知 直 线 AB 和 BC 对 V 面 的 倾 角 都 是 30°,完成a’b’、b’c’
(1) 选择正面投影图 一般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那一面 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 (2) 布 图
画出各投影图的作图基准线。
(3) 按投影规律画出物体的三面投影 先画物体的主体部分,再逐个画出物体中的细节部 分。
四 画物体三面投影的方法和步骤
(1) 选择正面投影图 一般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那一面 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 (2) 布 图 画出各投影图的作图基准线。 (3) 按投影规律画出物体的三面投影 先画物体的主体部分,再逐个画出物体中的细节部 分。 (4) 检查、加粗图线
返回
侧平线
投影特性:1、a'b'//OZ , ab//OY。 2、a"b"=AB。 3 、反映 、 角的真实大小。
返回
铅垂线
投影特性:1、a b 积聚 成一点 2 、 a’ b’OX ; a’’ b’’ OY 3 、 a’ b’ = a’’ b’’ =AB
返回
正垂线
b’ (a’)
投影特性:1、a ’b’ 积聚 成一点 2 、 a b OX ; a’’ b’’ OZ 3 、 a b = a’’ b’’ =AB
ab
| ZA-B |
AB
求β角
三. 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1. 直角三角形法
AB
| YA-B |
β
a' b'
β
B0
AB
β
| YA-B |
| YA-B |
a' b'
直角三角形的作图要点: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为线段的实长,两直角边分别为线 段的投影及坐标差,如图
△Z
α
AB
β
△Y
AB
二.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1. 一般位置直线
2. 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水平线——平行于H面而倾斜V、W面的直线; 正平线——平行于V面而倾斜H、W面的直线; 侧平线——平行于W面而倾斜H、Y面的直线。
二.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1. 一般位置直线
2. 投影面平行线 3. 投影面垂直线
a
d
e
f
E F1 H1 G
F H
EF:GH=ef:gh
e g
f h
三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工程上多采用正投影法绘制投影图表达物体的形状,但不 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可获得相同的投影。 一个投影 不能唯一确 定的表达物 体的形状,必 须建立一个 投影体系,将 物体同时向 几个面投影, 用多个投影 图来确切的 表达物体的 形状。
1. 三面投影之间的位置关系 2. 三面投影之间的对应关系 3. 三面投影与物体六个方位 的对应关系 正面投影的四周分别是 物体的上、下、左、右四 方;水平投影的四周分别 是物体的前、后、左、右 四方;侧面投影的四周分 别是物体的上、下、前、 后四方。
四 画物体三面投影的方法和步骤
(1) 选择正面投影图 一般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那一面 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 (2) 布 图 画出各投影图的作图基准线。 (3) 按投影规律画出物体的三面投影 先画物体的主体部分,再逐个画出物体中的细节部 分。 (4) 检查、加粗图线
一 两投影面体系和两面投影
1 两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在空间建立两个相互垂直的 投影面。 处于正立位置的投影面称为 正立投影面(简称V面)。 处于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称为 水平投影面(简称H面)。 两投影面的交线称为投影轴 (OX)。
正立投影 正立投影 面 面
水平投影 水平投影 面 面
一 两投影面体系和两面投影 2 两面投影
γ
△X
ab
a ' b'
a ' ' b' '
每个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和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共四个参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就能求出其余两个
例
题
例1 α角的正确求法是( ? )图
b′ b′
α
b′
a′
a′ a′
a
α
a
a
α
b (a)
b
b
(b)
(c)
例2 已知直线AB的水平投影ab及a′,且α=30°,用直角三角 形法完成其正面投影。
y
返回
侧垂线
( b’’ ) a’’
投影特性:1、a’’ b’’ 积聚 成一点 2 、 a b OY ; a’ b’ OZ 3 、 a b = a’ b’ =AB
返回
三. 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1. 直角三角形法
AB
| ZA-B |
| ZA-B |
ab
| ZA-B |
AB
第二章 投影法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前 言
第一节 投影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三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第三节 点的投影 第四节 直线的投影 第五节 平面的投影
前 言
25 3.2
0.02 A
其余
62
3.2
A
28
92
压 块
制图 审核
比例 材料
左图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图样。右图是压块的直观图。 本章介绍投影法、投影的基本性质和三面投影等内容。
二 三投影面体系和三面投影
1 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正立投影面(简称V面) 水平投影面(简称H面) 侧立投影面(简称W面) V⊥H⊥W 2 三面投影 正面投影 水平投影 侧面投影 3 投影面展开方法 V面不动,将H面绕OX轴向下旋 转90,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 使三投影面共面。
侧立投影面
侧面投影
四 画物体三面投影的方法和步骤
(1) 选择正面投影图 一般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那一面 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
四 画物体三面投影的方法和步骤
(1) 选择正面投影图 一般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那一面 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 (2) 布 图
画出各投影图的作图基准线。
四 画物体三面投影的方法和步骤
V1 1
a1 ’
X1
a
(二)新投影面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新投影面必须和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解题的位置。 2、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一个不变投影面。
返回
例题1
已知点A的正面与侧面投影,求点A的水平投影
a'
Z
a"
X
b’
c’
c
O c’’
b’’
YW
b
b’’
a
YH
返回
例题2 已知A点在B点前方5毫米,上方9毫米,右方8毫 米,求A点的投影。 Z a'
1 中心投影法
投影面 投影 物体 投射线 投射中心
s
2 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法 斜投影法
三、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研究目的:研究空间几何要素与投影之间的一一 对应关系并以此作为画图和看图的依据。 一 不变性
(1) 一般情况下,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曲线的投影仍为 曲线。 (2) 两平行线段的投影仍平行。 (3) 平行于投影面的任何线段或平面图形,其投影反映线 段实长或图形的实形。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垂直面。
铅垂线——垂直于H面而平行于V、W面的直线; 正垂线——垂直于V面而平行于H、W面的直线; 侧垂线——垂直于W面而平行于H、Y面的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