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小学劳动技术教案【1】布置教室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自己动手布置教室的本领。

2.培养学生创造美和审美的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布置节日或游园活动的教室。

2.难点:用彩色纸链布置教室。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人新课。

XX节日要到了,本班要举行一次游园活动,前两天老师已布置同学们设计布置教室的方案,要求教室要充满节日的气氛,现在就请各小组谈自己的设想。

(2)让四个小组谈他们各自的设想(3)教学第二自然段(4)布置教室要做好分工。

(5)教室布置最主要的部分是课桌椅的排列。

(6)布置好教室后要进行卫生大扫除。

(7)布置教室的彩条(8)教师讲解(9)总结:[实践·创新]告诉学生这节课是一次布置教室的演习,今后应学习其他班级的教室布置的长处,在班主任的协助下把教室布置得更好!扦插三角梅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扦插的有关知识,学会扦插三角梅的基本步骤和管理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化环境的兴趣以及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1.重点:插条的剪取和扦插的方法。

2.难点:选取插条。

三、教学过程(1)观察三角梅。

(2)怎样扦插三角梅。

教师先讲扦插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步骤。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选取枝条、削枝条、扦插人士、浇水保湿等几个环节。

尤其着重介绍选取枝条。

(3)学生练习剪取枝条,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纠正发现的情况。

(4)指导看图,按步骤扦插三角梅。

(每个花盆扦插两枝)(5)教师小结扦插全过程以及如何管理好杆插苗的方法,保证第二年就会开花。

(6)布置实践创新的几条作业。

①观察扦插苗成长情况的记录表可填在课本上,写明时间和生长情况,比如什么时候长芽、生出叶子、长成小枝条等②给三角梅造型,可以结合生活实践,把看到的造型在班级里交流,让大家的创新有所启示。

③写作文和感受应注重动手劳动的思想感受,编中国结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知道有关中国结的知识,初步学会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培养看图操作的能力。

2.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编结兴趣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1.重点: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2.难点:编吉祥结和纽扣结时丝线的穿插方向三、教学过程(1)观察中国结。

教师出示各种中国结,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介绍中国结。

(3)编双线结的方法。

(4)编攀缘结的基本方法。

(5)编吉祥结的方法。

(6)编双头纽扣结的方法。

(7)教师小结。

教师评点在巡视指导中发现的情况,鼓励表扬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注意事项。

①可以同桌或自由组合每2人一组,互相帮助完成。

②先把编好的中国结放进煮稀饭的米浆水中浸一下,然后取出,干后就很结实不易变形了。

③编中国结是实践性强的手工劳动,要求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一步反复练习,同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就能编出许多新花样的中国结来。

晒被褥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经常翻晒被褥的好处,掌握翻晒被褥的知识,学会晒被褥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1.掌握被褥的翻晒、收晾的基本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正确弹打被褥使之去掉尘土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毛毯、枕头、细圆竹片。

四、教学过程(1)引人新课,冬天,哪些卧具要经常晒?你们知道怎样晒被褥吗?(交流讨论)(2)晒被褥的好处。

先让学生说出已有的这方面的知识。

然后教师帮助小结(3)怎样晒被褥。

从时间、地点、方法分三个层次来指导学生。

①时间上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阳光强烈时晒。

②地点应选择阳台、房前的空地或操场上。

先扫干净场地,再把竹竿、绳子架牢、绑紧,最后把被褥披挂上去。

小件的物品如枕头等可放在干净的木板上。

③掌握晒的方法,先将被里和褥面朝太阳晒透,然后翻过来晒。

(4)怎样晾被褥。

晒过的被褥一定要晾半小时,目的是让热气散发,否则会伤害身体。

晾时可在阴凉通风处晾。

(5)总结全课,布置课后实践。

加固课桌椅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用加楔子、加斜撑和加角铁的办法加固课桌椅。

2.培养综合应用创新思维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质。

二、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加固课桌椅的三种方法。

2.难点:加楔子加固课桌椅的三个步骤以及判断在哪里加斜撑、加角铁,使其牢固美观。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说明课桌椅出现摇摆的现象以及原因(是样头松动)。

(指导学生观察)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用什么办法使它不摇摆?引出课题。

(2)教师介绍传统而又简单的加固课桌椅的方法,并作示范。

①加楔子②加斜撑③加角铁(3)组织学生进行加固课桌椅的活动。

①检查课桌椅、找出必须加固的课桌椅。

②观察讨论每一张须加固的桌椅,确定加固的方法。

③分工对松动、摇摆的课桌椅进行加固。

(4)教师进行总结(5)布置实践作业利用课余、节假日为学校尤其是低年级班级加固课桌椅。

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知道它们的用途,初步学会使用架锯和凿子。

2.使用木工工具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培养自己动手的劳动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及操作方法。

2.难点:架锯、凿子的实际操作,如何落锯拉锯打眼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准备木工常用工具锯、斧、刨、凿、锤、曲尺以及木块、工作凳、木板等。

2.教法提示本课可采用教师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分组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1)先讲述认识常见木工工具的意义。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时要使用木工工具,认识和学会使用木工工具,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2)认识木工工具的名称、结构、用途。

教师逐一出示实物,讲解并示范动作,让学生有所认识。

特别提示木工工具大都刀刃锋利,使用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3)分组实践练习。

按照锯、斧、凿三类分组,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结课文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认识和使用扳手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扳手,学会用扳手旋紧或松开螺母和螺栓。

2.教会学生做事要动脑筋,灵活应用劳动工具。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呆扳手和活扳手及其使用方法。

2.难点:使用活扳手怎样调节开口的宽度。

三、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扳手的作用。

(2)教师介绍扳手的种类。

(3)教师讲解扳手的使用方法。

①根据被旋的紧固件的六边形的对边距离选用相应的呆扳手或调整活扳手的宽度。

②旋紧,右手握扳手柄末端,顺时针方向用力旋;旋松,逆时针方向旋。

(4)学生实践。

要求学生将螺栓螺母在木片上旋紧后,各组交换,将对方旋紧的螺母松开。

(5)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①不可将扳手当锤子捶敲别的物体。

②对旧的已生锈的螺丝,如果用力旋不动可采取两种方法:a.滴上柴油,待一会再旋;b.先顺时针方向旋动,再改逆时针方向旋松。

(6)课后实践。

学着使用呆扳手给家里的自行车螺母旋紧。

观察水电工人和自行车、摩托车的维修工人是怎样使用扳手的。

节约用水一、教学目的要求1 对学生进行爱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教育。

2、能自觉运用些节水的办法.养成节约用本的好习惯。

二、教法提示:本课可采用谈话、组织学生讨论、课后实践的办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1)课一开始,教师和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水的数字”在班上说说,让学生展开讨论,意识到:水并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节约用水十分重要。

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2)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自己说说要养成哪些节水的好习惯?什么叫循环用水?课文中告诉我们水的二次利用为什么是可行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二次利用的基本原则,注意不能造成新的污染。

(3)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可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些“节水金点子”或是“节水小倡议”等。

对学生提出的办法,教师应予以肯定支持,并建议学生回去宣传、实践。

礼品装饰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按物品尺寸制作相应大小的纸盒,并用彩色包装纸进行装饰,对物品进行美化包装。

2、培养学生装饰礼品的兴趣和创造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按物品尺寸制作礼品包装盒。

2、难点:纸盒的作图设计。

三、课前准备一张20cm×30cm规格的厚纸、相同规格的印花包装纸,双面胶带,约50cm长的彩带一条,小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1、教师将收集到的各式礼品包装盒逐一展示,让学生感到礼品包装的作用,让物品显得美观、雅致、高档,激发学生对礼品装饰的兴趣。

2、学生自学课文,理解掌握礼品包装的主要程序:①量出物品的长、宽、高;②在厚纸上画出纸盒的设计图(纸盒的长、宽、高要比物品的长、宽、高增加0.5cm左右);③按图裁剪粘贴成纸盒。

3、让同学们谈谈日常观察大的礼品其他的装饰方法,并讨论圆柱形,多边形礼品盒的设计图和装饰方案4、装饰。

选择漂亮的彩色纸把纸盒包起来。

根据自己的想法有创新的进行包装认识和使用液化器炉具一、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液化炉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能做父母家务劳动的小帮手。

二、重点、难点:1、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三、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家或别人家的液化气炉的构造,了解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2、液化气炉钢瓶、炉具两幅挂图(或自制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液化气炉实物一套,以便课堂示范操作和学生动手实践。

四、教学过程:1、让家里有液化气炉具的学生简单介绍液化器炉具的优点,使用方法;2、针对学生在讲述中的遗漏,提出液化气炉具安全使用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3、教师结合挂图,实物,讲解液化气炉具各主要部件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液化气炉具的方法,强调液化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课文中"特别提示"中五点;4、总结谈话5、回答"思考、实践"中的1、2两个问题,然后教师示范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并指定几个学生学习操作,其余同学在旁边观察,教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

6、布置作业:在家人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面条的烹调一、教学目的要求让学生掌握"拌面"、"煮面"的烹调方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做家务小帮手。

二、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拌面"、"煮面"的烹饪方法。

2、难点:烹饪是调味品投放适量。

三、课前准备适量的面条、配料、食油及炉具,锅、捞瓢、筷子、盘、碗、刀、锅铲、水等。

四、教学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喜欢吃面条吗?谁会煮面条?怎样煮?学生自由发言2、自学讨论,自学课文中的图示和文字,并展开讨论:怎样煮?3、教师请几个学生帮忙煮面,重点让学生知道:做拌面和煮面时,盐、酱油等调料不能放太多,可先少放一点,拌匀后品尝一下,如太淡就再添一些,到合口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