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学子一年来找工作感受——面试准备
上次写了一篇关于找工作的,没想到很多人都回了帖子,甚是感动,所以稍微把思路整理一
下,这次专门写一篇关于面试的,希望对大家有用吧!我写的东西会涵盖短期的准备和长期的准备两方面的内容,大家各取所需吧。
说实话,一个人在面试当中表象怎么样,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你平时的知识积累、逻辑方式、为人处世的原则等等,另外一个则是适合这份工作的匹配程度,如果别人问你的东西都是你不感兴趣的或者不善于的,那么表现得糟糕一点也很正常,大家不要太在意,每个人的发展都是有所侧重的。
不过我仍然坚持准备是王道这样一条道理,也因此在这里把我曾经准备面试的一些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准备面试的历程是比较长的,可以说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找实习开始,我就断断续续的开始准备各种面试了。
应该说在这个长期的过程当中,我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面试技巧这种表层的。
(一)面试的分类
分类其实都是常识,我只挑几个来说说。
1、群组面试。
Big4、部分国企和其他一些公司都喜欢采用这种方式,我个人在群面上把握不大,面的不多时有胜负。
原因在于我不是那种aggressive的,但是气场也不算小,群面中
总是风格鲜明,比较引起注意。
所以要么很被看重,要么直接出局。
我的整体感觉是,群面中不需要太显眼,话不多不少最好,大家要专注于面试中讨论的内容,至于控制时间、做leader啊之类的,能为则为之,不能为则不为之,不要刻意(这可能和大家通常的面经不一样)。
应该说群面中还是很容易让人的性格直接暴露的,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太刻意,自然而为就好,胜负也不必太在意,看缘分就好。
(当然纯属个人意见哈!)
2、单面,一对一还是几个人面一个人其实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这中面试我的胜算就比较大了,几乎从未失败过。
因为说什么自己可以控制,不受别人干扰。
大家需要记住,从进入面试公司开始,到你走出公司办公楼200米,你都是在面试,遇到熟人或是一起面试的人,刻意稍微聊聊,说个笑话,但不要发出很招人的笑声,整个过程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举止,什么挖鼻孔啊。
就不要有啦。
建议大家提前到个10分钟,你可以在卫生间稍微整理一下正装、领带之类的,然后回去坐定,也就到你了。
推开面试房间的门,先稍微欠身行个礼表示尊敬,然后回身把门关上,稳重一点,椅子坐一半左右,不要靠着,也不要坐的太少掉下来(O(∩_∩)O哈哈~)坐定了,就可以回答他的问题了。
千万不要他问完,你立刻就回答。
完全没必要,你稍微停顿几秒钟低头思考一下也没什么关系,如果遇到很复杂的专业问题,你可以说:我想一下哈,然后迅速的在头脑里列出几个重要的点来。
你说出来的话,要有逻辑,最好有几个重要的点。
至于回答问题的风格,由你自己来定了,是理智宏大型的,还是真情感动人型的,因人而异吧,但有一点,在我看到的案例里面,凡是和面试官谈的很high的,都会出局!大家现在普遍喜欢踏实一点的吧,没必要非得夸夸其谈的。
(以上个人经验,欢迎批评指正,出了问题概不负责,呵呵!)
单面里面,就会有根据简历和个人经历面的,有专业问题面的,有行为面试的,还有案例面
试,主要就这四种类型吧。
这个在后面的面试准备里会说到的。
(二)战略
这个说多了悬,就说几句话吧。
1、如果你是一个有方向或有所侧重的人,那么你会更成功。
比如如果你学金融,但你在财务上有突出技能或者深懂某些法律法规,那么你赢的几率就很大。
比如说你学金融,你在资本市场上极为专注,你的胜算也会比较大。
如此如此吧,一句话,经历不要分散,找到你区别于别人的竞争能力吧。
2、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已经找到工作了,他开始每天睡懒觉、打游戏,你压力很大,好的,在这篇文章最后一段会有一句话来安慰你的。
(三)长期的准备
1、专业能力
平时不是很认真学习的话,确实也会找到不错的工作,甚至是很好的。
但是如果你热爱你自己的专业并打算从事这个行业,那么再怎么努力也不为过!当然,为了让你在面试的过程中显得更加的专业,平时对事实多多关注也是必要的。
如果想速成的话,也是有办法的。
我是学经济方面的(好像贸大多数都是经济方面的),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其实很简单,网易的财经专题/special/。
当然,大家去看新浪财经专题等等也行,好处是这里几乎有全部世界和国家的经济大事,并通常附上了很多背景知识和知名学者的观点。
其实一年里一共大事也没几件,建议大家在面试前,如果会问到讨论经济时事的话,一些重要的事件,要在专题的基础上稍作整理,变成自己的看法。
核心在于,你说出来的话要有逻辑,要有框架,不要只是复述新闻。
2、逻辑性和框架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核心的,很会相人的晚清名臣曾国藩先生说:“若要看条例,全在语言中。
”你在面试时,回答很多问题时的逻辑反应,往往决定了对方对你的印象。
这个是需要看平时大家的习惯等等的,比较长期。
当然也有短期的办法的,呵呵。
很多人可能都对咨询公司神往已久,能不能进不说,准备咨询的案例面试,但是对逻辑大有帮助,其实就是拿几个框架套一套,前提就是你必须先学一些咨询的常用分析框架了,就是那些models了。
我
想我是个好人,所以我就在附件里把我最常用的两个案例面试资料给大家了:BeBeyond_常
用商业分析工具。
英文的,有很多很常用的model,用处很大,既可以帮你养成一个好的逻辑
,又可以帮你复习一下面试的英文。
3、面试英语
我的英语,尤其是口语一直都比较滥,所以从开始找实习开始,就找了一个语伴,两个人每周练两次口语,很感谢他也是一个上进的人,并且能够坚持下来,其后确实是大有长进,自然也大有裨益了。
面试的英语,我由于面外企的机会不多,所以并没有用到很多,但是就面试英语来说,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工作大家不妨积累:一是口语的语感大家要保持,长期不说再好的口语也会下降的。
二是面试中的商务英语很多人学过固然好,没学过的,一是上面的附件,里面是英文,多读两遍,即懂了模型,又熟悉了英语,如果大家准备咨询,看
casebook的话,就更好了。
另外大家要自己建立面试的词库,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词库要
包含一下几方面的词汇:一是用来形容人性格的形容词,二是用来表达怎样做工作的动词,三是修饰上述形容词和动词的常用副词。
有些资料里会提供的,我自己曾经整理过一个,现在放在附件里了,算作抛砖引玉(真的是砖头吧,不过我是好人吧,呵呵),对于英语很好的同学就不用看了哈。
4、面试的常用问题
再赠送一个附件,面试全攻略。
里面对面试讲的很详细,比我说的好多了。
当然里面也会有什么面试常见40个问题之类的,把这些问题整理出来,英文中文都准备一下吧。
对于一些叙
述性问题的回答,可以使用如下法则。
STAR 法则是指:S(Situation,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T(T ask,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A(Action,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
,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R(Result,结果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什么)。
5、把你自己想明白
你肯能不明白,这5点中其实这点是最关键的,自习看看你的简历,想想你过去大学三年做的每件事情,你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思考一下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喜欢和人打交道,还是喜欢自己埋头完成工作,在团队里你精力充沛,还是自己的时候效率更高,你喜欢忙碌的生活还是稍微休闲一点的。
其实这些才是最终决定你去哪里和你决定去哪里的关键所在。
这些想明白了,你上面的面试常见40个问题,什么最自豪的事情、最大的成
就之类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找工作、准备面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你更明确的认识自己、懂得自己的过程。
上面五个问题说起来好像很多很吓人,呵呵。
不过也没那么可怕,如果大家大四找工作的话,每天投了简历,没有面试大家就很闲的,所以每天做一点,慢慢的上述四件事就都能够准备好了。
希望大家做个有计划的人,有准备的人吧,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啊!
(四)即时准备
本来是看书累了,就想随便写点,结果写的太长了,有点没耐心了,也怕大家读着没耐心了,这个简略点吧。
1、如果收到通知,那么先好好查一下公司的情况,网上、大礼包等等。
2、把自己的中英文简历读一遍,尤其是英文,面试如果英文的话,你简历上的话八成会用到。
3、网上搜面经,整理出来,尤其是透露出来的面试内容。
并且对应着一一准备。
4、说服自己,你是爱这个公司的,即使最后你可能根本不会去这个公司。
其实如果我这篇文章里说的你都严格做到了,那么其实你可能都没有机会展示你的面试才能,因为有一个机会你可能就能把握住了,根本不用到处面试。
但是,再好的面试准备也是技能层面的,基础还是你的实力,所以如果低年级的同学看到了
这篇文章,就还是好好修炼内功吧,高年级的看到了,提高面试技巧也是必要的哈!
找工作的同学,找到了请不要太高兴,因为你身边还有没找到的么,没找到的也没有必要沮丧,因为会有你合适的,只是时间的问题,按部就班的准备就好。
曾国藩说:“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一个人的发展不是由找个什么工作、第一年赚多少钱决定的,而是由勤奋、志向、气概这些长期因素决定的,愿大家还有我自己都是这种有气概、有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