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寄生虫,线虫重难点

医学寄生虫,线虫重难点

红色粗体部分是难点,其它部分是重点
医学蠕虫学
医学线虫—概述
一、形态特点:
1.体形为线状或圆柱状
2.体腔为原体腔
3.具口和肛门,消化系统退化
4.雌雄异体,生殖系统发达
二、生活史特点:生活史简单,成虫危害大于幼虫
1.土源性线虫:生活史过程不需要中间宿主
2.生物源性线虫:生活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蛔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2.虫卵:
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一层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屈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经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盘曲在壳内。

受精卵、未受精卵、感染期虫卵、脱蛋白质膜卵的鉴别是重点和难点。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体内移行:小肠→小肠壁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气管→咽喉→胃→小肠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三、致病
幼虫:蛔蚴性肺炎
成虫: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变态反应;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
四、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一张80%,三张95%
2、试验驱虫法
五、流行因素:
1、生活史简单,产卵量大
2、虫卵抵抗力强
六、防治原则: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工作
2、加强粪便管理
3、普查普治
第二节钩虫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一、形态
1、成虫:A、虫体细长,10mm
雌虫:尾端呈圆锥状
雄虫:尾端膨大成交合伞
B、头部具头腺,可分泌抗凝素
C、口囊发达:十二指肠钩虫:两对钩齿
美洲钩虫:一对板齿
2、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刚排出虫体的的虫卵内含2—4细胞钩虫卵与脱蛋白质膜蛔虫卵的区别是重点和难点内容。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杆状蚴→丝状蚴→成虫
体内移行:真皮的血管、淋巴管→右心→肺→气管→咽喉部→胃→小肠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丝状蚴从皮肤钻入人体
三、致病
1、幼虫:钩蚴性皮炎
呼吸道症状:肺部炎症
3、成虫:⑴贫血:成虫吸血,且边吸边排
分泌抗凝素,是伤口血流不止
不断更换吸血部位,是新旧伤口同时流血
十二指肠钩虫:0.25ml/天美洲钩虫:0.05ml/天
⑵消化道症状
⑶异嗜症
⑷嗜酸粒细胞症
⑸婴儿钩虫症
四、实验诊断1、直接涂片法
2、饱和盐水漂浮法
3、钩蚴培养法
五、流行: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广泛
因素:有传染源存在;病人粪便污染土壤;人与土壤接触
第三节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一、形态
1、成虫:细小,乳白色
雌性:8-13cm,尾端长而尖细
雄性:2-5cm,尾端向腹面曲
2、虫卵:无色透明,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较平,一侧稍凸,卵内有一卷曲幼虫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寄生部位:回盲部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成虫寿命:2-4周
三、致病:肛周及会阴皮肤瘙痒、炎症
异位寄生及损害
四、实验诊断:1.查虫卵清晨便前
肛周拭子法:透明胶纸法和棉签拭子法
2、查成虫:宿主入睡后2-3小时,在肛周检查成虫。

五、流行:分布于世界各地,感染率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因素:1.传染源:病人与带虫者
2.生活史简单
3.感染方式简单,机会多
自体感染:肛门——手——口
间接感染
4.虫卵抵抗力强
第四节丝虫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一、形态
1.成虫:丝线状,乳白色
雌性:58.5-105×0.2-0.3mm,尾端略向腹面弯曲
雄性:28.2-42×0.1-0.15mm,尾端向腹面弯曲2-3圈
2.微丝蚴:卵胎生幼虫,状如小蛇,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体内有
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
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的微丝蚴的鉴别是重点和难点。

二、生活史幼虫:蚊体内成虫:人体内
成虫→微丝蚴→腊肠期幼虫→丝状蚴→成虫
↓↑
蚊胃→蚊子胸肌→蚊下唇
1.成虫寄生部位:淋巴系统
马来丝虫:多寄生于浅部淋巴系统,如上下肢。

班氏丝虫:可寄生于浅部及深部淋巴系统,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管、结,如腹腔、阴囊、腹股沟、肾盂等处;还可寄生于眼前房、乳房、肺和心包等处。

2.终宿主:人中间宿主:蚊
3.感染阶段:丝状蚴
4.感染方式:蚊虫叮咬
5.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6.体内移行:皮下→淋巴系统→血液循环
7.寄居部位:淋巴系统
三.致病:主要为成虫对淋巴系统的损害
1.急性炎症和过敏应用期
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丹毒样皮炎
班氏丝虫:急性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2.慢性阻塞期
马来丝虫:四肢象皮肿
班氏丝虫:生殖系统象皮肿;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四、实验诊断血液检查:厚血膜法,鲜血片法采血时间:晚上9时至次日清晨2时
a)流行
1.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班氏丝虫:世界性分布,以亚洲较为严重
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
2.传播媒介:班氏丝虫:库蚊
马来丝虫:按蚊
b)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首选药物:海群生
2.灭蚊防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