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居住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2年10月10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财政局联文印发了《--市落实--省城市更新居住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为更好推进--市2022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现作如下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政发〔2020〕3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升级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政办发〔2022〕6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省城市更新居住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建更〔2022〕72号)等文件精神,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突出治理城市病,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使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二、主要内容
分为总体要求和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工作要求四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是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重点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厂区和老旧街区改造实施更新改造;
二是工作目标,20222024 年实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9个、城镇棚户区7966套、城中村32个、老旧厂区10个、老旧街区2个。
第二部分,工作任务。
一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明确老旧小区改造重点范围,至2024年,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开工改造任务,做到基础类应改尽改,完善类宜改则改,提升类能改则改,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
二是城镇棚户区改造。
明确城镇棚户区改造重点范围,提出可将三大高原湖泊周边需要拆迁改造的城中(边)住房、符合当地棚户区改造范围和标准的城市危房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
采取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等多种方式实施,努力实现县域范围内棚改资金收支总平衡。
三是城中村改造,明确城中村改造重点范围,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配套、同步建设的改造原则;
四是老旧厂区改造,有序推进城区(城镇)老旧厂区的搬迁退出和向园区聚集,科学合理编制老旧厂区分类保护利用方案,实施城区(城镇)内腾退老旧厂区的退二进三多元化改造;
五是老旧街区改造,明确老旧街区改造适用范围,优先改造具有传统风貌和地方人文特色的老旧街区,推进城市产业的延续和老旧街区功能置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活力街区。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坚持连片开发、整体集中推进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城市内部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二是提高项目策划水平,强化项目谋划包装,实现区域统筹平衡,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城市更新项目;
三是创新融资方式方法,强化城市经营理念,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探索投融资新模式,多渠道筹集项目改造资金。
四是完善制度支撑体系,建立城市更新规划引领、分类指导、政策激励和长效运营等工作机制。
完善项目自上而下的统筹机制和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
第四部分,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负总责,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好城市更新工作的主体责任,各级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合力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二是推进项目实施,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积极申报省级试点示范项目;
三是严格资金管理,严格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融资、债券资金使用有关规定,严格资金审核支付程序,确保专款专用;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