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10)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10)

六年级上册科学
变色花
一、学设计意图。

《变色花》选自小学科学苏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科学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认真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意识。

教师关键在于要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本课学习内容能极大地搞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变色花》实验操作实践性非常强,学生参与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而且也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所以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

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碱的各种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2.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3.初步学会自制紫甘蓝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二)重点难点
自制紫甘蓝指示剂并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三)教学方法:质疑法、实验操作法
(四)学法:探索方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
【活动1】观察、质疑激趣
(一)、导入课题。

1、师出示一束花,生观察描述花。

2、师动手喷洒紫甘蓝汁在花瓣、花叶上,生观察。

生观察并描述。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色花。

4、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

4、要想判断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活动2】自制紫甘蓝汁
(二)、学生尝试、探究制作紫甘蓝汁
1、观看紫甘蓝汁的制作视频。

2、出示PPT:紫甘蓝指示剂的制作方法.
(1)、将紫甘蓝(约50克)撕成小碎块,装入厚的透明塑料袋中。

(2)、往塑料袋中加入半杯温水(约50℃—60℃)
(3)、握住袋口,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流出紫色的水为止。

(4)、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中。

3、再次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填写实验日志。

4、学生动手操作。

5、抽生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改“花”的颜色?(没有涂白蜡的)为什么不变色?
【活动3】分组实验、检测物品的特性
(三)动手实验物质的酸碱性。

1、同学们想知道他为什么不变色吗?请看我做一个实验:
在白醋中加入紫甘蓝汁。

——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做这样的实验吗?
2、每组组长到老师处领取器材。

(每组至少三种液体)。

(碱水、白蜡、柠檬、柚子、洗衣粉水、肥皂水、洁厕王、桔子水)
生汇报领取到的液体有哪些?师板书。

3、分组实验,安排一人填写好实验日志。

(在——中滴入紫甘蓝汁变色)
4、反馈。

并板书
5、出示PPT.(知识点: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酸碱指示剂)
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像紫甘蓝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6、设疑:老师的花为什么会变化?你猜到了吗?
7、反馈——抽生做实验(老师给学生一束花,生抹,再喷洒紫甘蓝汁)。

8、加深难度:谁能为我配制“花绿叶红”。

【活动4】探究性阅读、拓展运用
1、生自由阅读文本。

出示PPT.
2、学生小组探究:
•一位医生退休在家种杜鹃花,发现杜鹃花的叶瓣发黄发枯,长势
不好,如果你是有经验的花匠,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当一位病人向医生诉说他想吐,胃里冒酸水,你会给他什么建议?猜想医生会给他开哪种性质的药呢?
•为什么同学们回到家自制紫甘蓝汁的颜色有些不一样呢?(师演示云龙的自来水与涌泉的自来水)
3、介绍pH试纸。

【活动5】小结
1、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科学运用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在,如果我们留心,就会解决我们身边的好多问题,所以,我们在用心学科学,用心用科学。

板书
变色花
紫甘蓝汁(酸碱指示剂)
三、课堂实录。

学生动手,质疑引趣导入课题。

师:老师手持一朵花,生观察描述花。

生:这是朵白色的花。

师:动手把紫甘蓝水喷洒在花上,生观察花的变化?
生:花变色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色花。

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

生:喷的水、……等
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自制紫甘蓝水
师:出示视频
生:观看。

师:出示PPT,制作方法。

生:小组内制作。

并填写实验记录。

师:用自制的紫甘蓝水喷洒在花,观察花变色没有?
生:没有变化?
师:为什么?
生;猜测。

引出“咸性物质、酸性物质”
分组实验、检测物品的特性
师: 出示白醋,然后学生喷洒自己制作的紫甘蓝水,观察变化。

生:变红了。

师:请猜测:刚才你们的花没有变化,而老师开课时的花变了色,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生:在花上抹了白醋。

师: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作好记录。


生:动作,并作好记录。

师:出示PPT,生认真阅读什么叫酸性、碱性特质。

师:老师的花为什么会变成红色与绿色?
生:答。

师:现在改变为花绿叶红。

生:动手操作。

探究性阅读、拓展运用
师:小小的变色花变出了那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出示课件)
●橙子、西红柿、化肥、小苏打、家用清洁剂的图。

●你若呕吐的经历,那么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物质;你剧
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
物质;你吃未熟透的柿子时,会感到有涩味;你用肥皂洗手时,
会有滑腻的感觉,那是因为柿子和肥皂里含有碱性物质。

(胃
舒平呈碱性)
●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发现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
土壤可能偏碱性,需要喷洒呈酸性的硫酸亚铁。

●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它就会大面积死亡。

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来改良土壤。

【活动】
小结
同学们,科学运用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在,如果我们留心,就会解决我们身边的好多问题,所以,我们要用心学科学,用心用科学,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好习惯。

四、思考和感悟。

本课教师紧扣重点,引导学生由猜测——探究——证明过程,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碱的各种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让学生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层层深入,学生学习没有感到枯燥,而是兴趣盎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