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施工方案
3
桥梁宽度:1.0(护索区)+0。5m(护栏)+净—7。0m(行车道)
+0。5m(护栏)+1。0(护索区)=10.0m
桥面横坡:2%
桥梁纵坡:2.6%
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Ⅶ度,按Ⅷ度设防
桥面铺装:6~13cm厚40号混凝土调平层+6cm沥青混凝土铺装
3
3
箱梁、桥塔:50号混凝土
我国一直以发展混凝土斜拉桥为主,近几年我国开始修建钢与混凝土混合式斜拉桥,如汕头石大桥,主跨518m;武汉长江第三大桥,主跨618m。钢箱斜拉桥如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桥,主跨628m;前几年上海建成的南浦(主跨423m)和杨浦(主跨602m)大桥为钢与混凝土的结合梁斜拉桥。
一般说,斜拉桥跨径300~1000m是合适的,在这一跨径范围,斜拉桥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有较明显优势。德国著名桥梁专家F.leonhardt认为,即使跨径1400m的斜拉桥也比同等跨径悬索桥的高强钢丝节省二分之一,其造价低30%左右。
(8)边跨支架应待箱梁预应力束全部张拉完毕,且管道压浆的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方可进行,落架应遵循全孔多点、对称、缓慢、均匀的原则,从跨中向支点拆卸.斜拉索张拉前,边跨支架应拆卸完毕.
(9)施工时箱梁顶底板的上、下层钢筋及腹板的内、外层钢筋之间应采用Φ12短钢筋(两端用90°弯钩)固定绑扎成整体。
第3章工程概况
3.1
本桥是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净宽7m上跨车行天桥。桥梁起讫桩号K0+307。17~K0+417.17,全长110m,中心桩号K0+362。17,与高速公路交叉桩号K18+225.上部结构采用(20+32+32+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连续梁组合体系,塔墩梁固结。下部结构采用圆端形桥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4.2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数量及我单位类似临时从当地吸取部分劳动力参加非技术性工序施工.
4.3.1
进场后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图纸计算详细的材料计划,采购前进行调查,确认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同供货公司签订供货合同。各种周转性材料提前进场,以便迅速展开施工,其他材料设备可根据进度要求陆续到位。
墩台施工队
10
150
160
4
现浇梁施工队
8
150
158
5
预制梁施工队
8
150
158
6
铺架施工队
6
40
46
7
桥面铺装施工队
6
60
66
总计
46
630
676
序号
单位
任务划分
1
桩基施工一队
负责本标段0#~22#的钻孔桩施工
2
桩基施工二队
负责本标段23#~45#的钻孔桩施工
3
墩台施工队
负责本标段所有承台、系梁、墩柱及帽梁的施工
(3)依据对本工程施工所需水、电、路及材料资源等实际调查情况.
(4)设计图纸和国家有关规定及行业标准。
(5)施工手册、劳动定额、预算资料等参考资料.
(6)ISO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
(7)有关安全生产、环保及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和规定。
2
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及附图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4
现浇梁施工队
负责本标段现浇普通箱梁和现浇预应力箱梁的施工
5
预制梁施工队
负责本标段预应力简支箱梁的预制施工
6
铺架施工队
负责本标段预应力简支箱梁的架设施工
7
桥面铺装施工队
负责本标段所有桥面部分的施工
表4—2 施工队任务划分一览表
4
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安全长、项目部部室负责人以及主要测量人员、工程
技术人员在接到中标通知书3天内到场;项目部其他成员、工程队长、前期施工人员在接到中标通知书7天内到场;其他人员根据工程需要陆续到场。
斜拉桥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目前为止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桥共有3余座,仅次于德国、日本,而居世界第三位。而磊跨径混凝土斜拉桥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一。
50年代中期,瑞典建成第一座现代斜拉桥,40多年来,斜拉桥的发展,具有强劲势头.我国7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混凝土斜拉桥,改革开放后,我国修建斜拉桥的势头一直呈上升趋势.
(6)待桥塔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拆除边跨箱梁支架。
(7)依次对称张拉S1~S7号斜拉索。
(8)由跨中向支点,多点、对称、缓慢、均匀拆除两个中跨的箱梁支架.
(9)从跨中向墩顶分别浇筑调平层混凝土及桥面铺装,安装桥面系,做外观修饰.
5.2
(1)箱梁采用支架施工,应严格控制支架的沉降,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进行预压,以减少非弹性变形并确保支架的承载能力,预压重量不得小于箱梁的恒重.当采用落地支架时,应在搭架前对地基进行严格处理.
第5章施工要点
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其它相关《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5
(1)采用常规施工方法完成下部钻孔灌注桩、承台、桥墩及桥台施工。
(2)安装墩、台顶永久支座。
(3)搭设满堂支架,铺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箱梁混凝土。主塔下横梁与主梁一同浇筑。
2、遵循设计文件和规范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本公司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平行作业,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4)待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先张拉横梁横向预应力钢束,后张拉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
桥塔下横梁处箱梁预应力管道及钢筋密集,施工中应确保预应力管道定位准确,注意混凝土的震捣密实,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浇筑混凝土应采取减少水化热的有效措施,避免发生温度收缩裂缝。
(5)浇筑桥塔上塔柱及上横梁,注意预埋拉索套筒及相关构件。
项目部定员25人,设经理1人,负责对本工程的全面管理;副经理1人,负责工程的施工生产管理;总工程师1人,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及应用等工作;设安全长1人,负责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项目部下设五部三室,即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卫生室。
(4)斜拉索采用OVM拉索体系,200级(容许应力幅200MPa)钢绞线拉索,标准强度为1860MPa,标准破断荷载1823kN,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计算弹性模量Ey=2。0×105MPa。
3.3.3
箱梁支座均采用橡胶支座GYZ和GYZF4系列产品。其性能应符合交通行业标准JT/T4-93的规定。
4.2
本项目部下设7个专业工程施工队,即:桩基施工一队、桩基施工二队、墩台施工队、现浇梁施工队、预制梁施工队、铺架施工队及桥面铺装施工队,各施工队直接组织工班施工,各施工队人员及任务划分如下:
表4—1 施工队人员配备一览表
序号
单位
管理人员
作业人员
合计
1
桩基施工一队
4
40
44
2
桩基施工二队
4
40
44
3
(2)A3及16Mn板材、型钢要求符合GB709-65的规定,结构构造用型钢(A3和16Mn)要求符合YB166-85、YB164—63及GB709—65的规定。
(3)主梁预应力钢铰线技术标准应符合美国标准ASTM A416-97(270级)的规定,标准强度为18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弹性模量Ey=1.95×105MPa,松弛率为3。5%.采用OVM系列锚具及其配套设备,管道成孔采用钢波纹管,且要求波纹管钢带厚度不小于0。35mm。
桥面调平层:40号混凝土
墩柱、盖梁、主塔承台:30号混凝土
桥面防撞护栏:30号混凝土
耳背墙、牛腿、搭板:30号混凝土
台身、系梁、承台:25号混凝土
钻孔灌注桩:25号水下混凝土
拌制混凝土用的砂石和水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
3.3
(1)普通钢筋:采用Ⅰ级和Ⅱ级钢筋。带肋钢筋的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的规定,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的规定.凡钢筋直径≥12毫米者,均采用Ⅱ级(20MnSi)热轧螺纹钢;凡钢筋直径<12毫米者,均采用Ⅰ级(A3)钢。
(10)施工时,应注意为下道工序预埋钢筋、构件或预留孔、槽,应注意护栏、伸缩缝、支座、泄水管等预埋件的预埋,并确保位置准确。
(11)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予以养护,以确保其质量.
第6章施工过程
6.1
本合同段有φ100cm、φ150cm和φ180cm三种桩径的钻孔桩。
6.1.1
6.1。1。1桩位测量放样
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业主和监理意见,严格管理.
5、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或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新材料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专业作业队为基本作业形式,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斜拉桥发展趋势:跨径会超过1000m;结构类型多样化、轻型化;加强斜拉索防腐保护的研究;注意索力调整、施工观测与控制及斜拉桥动力问题研究。
第2章编制原则
2.1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编制依据为:
(1)中心河桥工程的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