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施工工法;一、前言;“矮塔斜拉桥”也称“部分斜拉桥”,介于“斜拉桥”;二、工法特点;1.工序简单,施工进度快;2.施工条件得到了改善,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强;3.索塔内鞍座采用分丝管,可以实现单根换索;4.采用单根等值法张拉,可以控制每根斜拉索各股钢;5.可以实现一对斜拉索对称、交叉单根张拉,同步整;6.采用JMM-268动测仪进行索力监控,可
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施工工法
一、前言
“矮塔斜拉桥”也称“部分斜拉桥”,介于“斜拉桥”与“体外预应力箱梁桥”之间,起源于日本,在国外发展很快,在国内来说是新桥型。兰州某黄河大桥是国内第二座矮塔部分斜拉桥,某第四工程公司采用等值张拉工艺施工斜拉索,并首次采用了分丝管和抗滑锚新技术,保证了斜拉索的安装精度和施工质量。开发研究的“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施工技术”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桥塔索鞍采用分丝管以及抗滑锚施工新技术,为斜拉索使用期的养护和正常换索提供了方便,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汾柳高速公路某高架桥3号桥施工中应用该项技术也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以上各工程实践形成本工法。
二、工法特点
1.工序简单,施工进度快。
2.施工条件得到了改善,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强。
3.索塔内鞍座采用分丝管,可以实现单根换索。
4.采用单根等值法张拉,可以控制每根斜拉索各股钢绞线的离散误差不大于理论值的±3%。
5.可以实现一对斜拉索对称、交叉单根张拉,同步整体张拉,确保两根斜拉索间的差值不大于理论值的±1%。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6.采用JMM-268动测仪进行索力监控,可以确保斜拉索整索索力误差不大于理论值的±2%。
7.斜拉索采用多重防腐处理,锚固端灌注防腐油脂,延长了斜拉索使用寿命。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安装施工。
四、施工工艺
(一)斜拉索的结构组成
斜拉索由锚固段+过渡段+自由段+塔柱内段+自由段+过渡段+锚固段组成(见图1)。
1.锚固段+过渡段组成——锚板、夹片、螺母、支撑筒、锚垫板、预埋钢导管、减震器、防松装置。
2.自由段组成——带PE护套的钢绞线、索夹、HDPE套管。
3.塔柱内段组成——分丝管、塔内锚垫板、抗滑锚。
(二)工艺流程
斜拉索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三)操作要点
⒈下料
⑴下料长度
按下列公式列表计算出无应力状
态下的自由长度,校核无误后供下料
人员执行。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
L=L0+2L1+2A1+L2+L3+5cm
式中: L0——边、中跨锚固端锚垫板面之间的中心线长度(包括塔上的弧长); A1——锚固端锚具外露长度; L1——锚固端张拉时工作长度;
L2——HDPE管及不锈钢管限制的
垂度影响长度;
L3——塔梁施工误差的影响长度。
拉索两端PE护套剥除长度: L剥=L1 +A2+△L-L4+5cm
式中:
A2——为锚具结构长度; ΔL——为该索张拉伸长量;
L4——为HDPE护套进入锚具内的
长度;
⑵下料
在铺垫好的下料场地进行下料,沿线量好所需的下料长度,校核后用
红色油漆作好标记。然后将绞线盘放
图2 斜拉索施工工艺流程图 置到放线基架上,人工将钢绞线拉至
标志点确定无误后切断。
⑶剥皮
钢绞线下料完成后,须将钢绞线两端的PE护套按计算好的长度剥除掉。剥皮时应注意刀具或锯片不能伤及钢绞线。
⑷镦头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钢绞线清洗完成后,将钢绞线两端打散后在端头约10cm长度范围内切掉外圈6丝,保留中心丝,然后将钢绞线复原。用镦头器将两端的中心丝镦成半圆形镦头,以供挂索牵引用。
⒉HDPE套管焊接
HDPE管的连接采用HDPE焊机对焊连接。HDPE管焊接前,将管材放置于夹紧装置内并将之夹紧,在压力作用下用平行机动旋刀削平两个管材的被焊端面,并保证这两个端面相互接触时满足规范要求。在焊接过程中,特别注意的是焊接压力必须保持至焊缝完全冷却硬化后才能解除。
⒊搭设施工平台
塔外平台:用钢管脚手架或碗口支架在索塔四周搭设所需的施工平台。
梁下平台: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可直接利用施工用的挂篮进行斜拉索安装、调索等工作。但
要在箱梁的顶板上预留孔,以便成桥后进行灌注防腐油脂。
⒋锚固端锚具安装
梁下锚固端锚具安装前应检查锚孔,使之保持清洁无污物。由于锚具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出厂前已做调整,运到工地后不得随意拧动密封装置及定位螺栓。锚具安装就位时要求:
⑴安装前锚具的锚孔均应事先编上对应孔号,注意注浆孔在下,排气孔在上;
⑵中、边跨锚具组装件的锚板中心线必须严格保持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⑶锚板的中心线与承压板(锚垫板)的中心线应力求保持一致,两者偏差不得超过5mm; ⑷中、边跨锚板的相应锚孔也必须相互对齐,以确保各绞线的平行性。
⒌HDPE套管吊装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套管安装前,应先将
套管按给定的长度把两
端锯好并刨平,然后将之
运至中央分隔带。安装
时,在套管内穿上一根临
时辅助索并将辅助索的
一端穿入锚具,同时在套
管端头附近一定位置上
装上专用管夹,然后用卷
扬机将套管一端吊至塔
上分丝管管口附近;此时
将辅助索分别先后穿过
索鞍、塔另一端的套管、
锚具,同样方法将套管起吊至塔上管口附近,最后在锚具两端同时用
YDCS160-150千斤顶预紧后,索塔两端套管就固定地落在辅助索上(见图3)。
上⒍单根挂索
⑴挂索顺序
由于该拉索钢绞线在塔上分丝管内是分层排列的(如图4),为便于施工,
该拉索的挂索顺序为自上排到下排单根挂索、张拉。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⑵单根挂索工艺
示意图见图5,工艺流程见图6。
⑶施工要点
挂索前,梁下锚具的锚孔内穿上Φ5的牵引钢丝,随后用该牵引丝牵引出带穿束器的牵引钢丝绳至桥面管口。桥面工作人员将盘上钢绞线的一端
与从HDPE套管和分丝管内穿下来的牵引钢丝绳相连接,确认牢固后,开动卷扬机直到将该束
钢绞线从另一HDPE套管引出并达到规定工作
长度,撤出牵引钢丝绳,将绞线与锚头处牵引
钢丝绳连接牢固后,将该端绞线向锚具内推送,
直至该端绞线穿出锚孔达到规定工作长度,撤出牵引钢丝绳,装上临时工作夹片,用专用打紧
器打紧锚固。使用同样的方法将钢绞线的另一
端穿过该端的锚具,装上临时工作夹片,用专
用打紧器打紧锚固。
⒎单根张拉 示意图见图7。
⑴索力均匀性控制
为使每根索中各钢绞线索力均匀,采用等值张拉法进行张拉,即每根绞线的拉力以控制
压力表读数为准,传感器读数进行监测。挂索前,将监测传感器安装在底排的一根钢绞线上,
安装顺序为:支座垫板——传感器——单孔工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作锚。随后张拉时每根绞线的拉力是按当时传感器的显示值进行控制的。
⑵单根钢绞线张拉 每根斜拉索各钢绞线均逐根挂索并随即用
YDCS160-150型千斤顶进行张拉。加载至10%
张拉力时测初始伸长值;用压力表读数控制最后一级张拉力,使之跟传感器显示值相对应时,
测终止伸长值。装上工作夹片,适度打紧,卸压至2Mpa时测回缩值后锚固。在挂索结束后,
即拆出传感器,并按传感器拆除时的读数再进
行补张拉。在单根张拉完每一根钢绞线后,应图6 单根挂索工艺流程图
严格控制工作夹片的跟进平整度。在单根张拉
过程中,中、边跨应同时均衡进行加载,力求两端伸
长值的不均匀值应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⒏安装防松装置
安装防松装置前,应先用手提砂轮机切除锚头两
端的多余钢绞线,并预留一定的长度。要求钢绞线端
头平整、光滑。装上防松装置,拧紧锁紧螺母,以便
有效地防止夹片松动。
⒐整体张拉
见图9。
⑴张拉机具
采用穿心式YDCS5500-100型千斤顶进行整体张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拉。
循 环30次
⑵张拉系统安装
整体张拉系统主要包括千斤顶、撑脚、连接套、张拉
杆和张拉螺母。
张拉系统部件质量大,安装时借助手拉葫芦将连接套、
张拉杆、撑脚、千斤顶、张拉螺母依次安装。安装时应保
证系统整体的对中性满足整体张拉要求。
⑶张拉力
①初始张拉力的确定
在整体张拉过程中,
当锚具螺母松动脱离锚垫板时以此作为其伸长值的测
量起始点,即此时油表读数对应的张拉力作为整体张拉的
初始拉力。
②确定整体张拉的初始动力后,以此为起点分级加载张拉至设计要求的(超)张拉值,测量各级伸长值。并通知监控单位测试索力,确认索力在允许误差内,旋紧螺母,千斤顶回油,锚固。
③在张拉过程中,中、边跨要求做到同步对称,相互呼应,级差应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⒑紧索、减振器及抗滑锚安装(按
工艺流程顺序是否不该排在10)
紧索时,在管口索夹旁相应的位置可编辑修改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装上一套紧索器将索收紧,使之成型至
设计断面。将组装好的减振器推入主梁
预埋钢导管内,直至减振器端面与钢导
管管口持平,再收紧螺栓,按内缩外涨
原理,使其内外分别与索体和钢导管管
壁紧紧相贴。用锲紧千斤顶将锲块顶入
抗滑锚的锲槽内。
⒒ 锚头保护
锚头保护罩内灌注防腐油脂,可使
绞线防腐,又可为以后换索提供方便。
(以上各部分要突出操作要点,即
如何做),
五、主要机具设备(见表1)
六、劳动组织(见表2)
七、质量控制
(一)质量标准
1.每根斜拉索各股钢绞线的离散误差不大于理论值的±3%。
2.一对斜拉索间的差值不大于理论值的±1%。
3.斜拉索整索索力误差不大于理论值的±2%。
(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