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5课美苏冷战总结

第25课美苏冷战总结


探究一:请根据以上材料探究冷战的起源因素? 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冷战思维) ②国家利益的冲突。 ③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总之,西方和苏联均有责任。
二、冷战的表现
美国 政 治 经 济
杜鲁门主义
苏联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 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2、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 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 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 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 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 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 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 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 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极”——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 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 中的其他力量。
欢迎各位专家和 老师莅临指导!
第25课 美苏冷战
启示一、要交流,要对话,不要对抗。 启示三、要多极,不要单极。
启示二、要共识,搁置分歧;要理性,避免冷战思维。
朝鲜战争中,一位叫邓肯的美国随军记 者,向一位因患雪盲症而失明的年轻美国士 兵提了一个问题:“假如现在是圣诞节,而 我 就是上帝,那么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呢?” 那 个士兵琢磨了好一会儿,然后抬头看着灰蒙 蒙的天空,说道:“给我明天吧。”
一、冷战的探源
材料三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 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 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 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 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 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材料四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 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 承担责任。” ——1946年杜鲁门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 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1945年斯大林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结合所学,分别对两幅反映的主题作评价。
图一马歇尔计划宣传画
图二
黄鼠狼给鸡拜年
图一肯定其马歇尔计划给西欧提供了资金和物资援助,促进了西 欧经济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
图二揭露了美国援助西欧的真正意图,其背后有控制西欧、对抗 苏联、称霸世界的意图。
三、“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三、“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①两强相争——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②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2.积极影响:
①两强对峙——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②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四、冷战的启示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 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 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 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其他秘密通道。两国逐 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轰炸机及 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 不侵犯古巴……因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 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美苏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防止世 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发生是古巴导弹危机最后得以平息的根本原 因。 ——摘自刘金质《冷战史》(上)
1962年美苏核力量比较
国家 核导弹 洲际弹 道导弹 潜射弹 道导弹 远程轰 炸机
美国 苏联
1000 300
294 75
144 0
600 190
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
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
冷战结束后,北约的不断东扩,日美两国“在军事 同盟中抱得更紧”, 2013年新年伊始,刚刚从十年伊 战泥潭中走出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亚太地区。1月5日,美 国公布一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并进一步提升海空军作战能力。如同众多国际媒体所评 述的那样,“中国或许不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唯一原因, 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因”。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两强相争——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 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特征 欧洲 亚洲
全面“冷战”
德国分裂1949
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61-1973
朝鲜半岛分裂 1945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美洲
德国分裂
修建柏林墙
眺望封锁墙外的人
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 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雅尔塔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 等国际会议上, 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 关系新体系。 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 对抗,也成为冷战。
一、冷战的探源
材料一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 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 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斯大林的演 说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书”。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选民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 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 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 我们身上。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
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 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 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 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 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