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A)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A)

A卷24.古语有云:“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这里的“史”是指A.历史事实和重史传统B.历史解释和史料取舍C.历史理解和史学观念D.历史文本和国史教育25.秦始皇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注意整顿各地风俗习尚。

这主要借助于A.君主专制的决策模式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D.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26.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到李贽的“童心说”,再到王夫之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是A.突出人性B.冲击理学C.服务市民D.维护专制27.1879年,清政府派遗广东试用道张鸿禄、候补知县温宗彦赴南洋、新加坡一带考察航运,同时招徕华侨资本,成效显著。

此举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掀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C.彰显了朝廷奖励实业的决心D.有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28.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这表明当时国人A.信仰民主共和B.反对复辟帝制C.抵制军阀统治D.坚持统一战线29.汪鸾翔先生创作于1923年前后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 “识器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一语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同名电影。

“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A.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B.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C.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D.教育转型的创新引领30.1941年5月11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辖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辖区行政之管理。

”这一规定A.体现国共合作的诚意B.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C.违背了民主革命纲领D.保证了抗日战争胜利31.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C.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32.1998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

这表明A.城镇住房制度牵动社情民意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领域建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33.200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是1949年的51.3倍。

博物馆1893个,是1949年的90.1倍。

共有广播电台257座,而1949年只有49个;电视台从无到有,达到277座。

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6部,而1978年仅生产故事片4部。

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几倍、几十倍增长。

这表明A.经济发展促进公共文化建设B.国家政策左右百姓精神生活C.社会需求决定民生建设取舍价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就34.雅典思想家柏拉图评价民主制时说:“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由此看来,柏拉图A.坚持贵族等级制度B.坚决反对民主治理C.严厉批评民主弊端D.认为雅典无可救药35.下表内容呈现的是1977年六个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据此可知A.发达国家加大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B.当时的世界英法国有经济比重最高C.混合经济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D.资本主义国家模仿了计划经济体制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 1899年12月11日,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议会发表演说:“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 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

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周一良、吴于廑主编: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二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与旧殖民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1)反对以武力征服的方式从空间上对殖民地实行的独占,要求建立无边界的殖民体系;(2)不主张对殖民地实行直接统治,而提倡保留殖民地原有的行政体系,实行间接统治;(3)反财垄断式的保护主义,主张门户开放,实行公平的贸易竞争。

这样,“门户开放”原则实质上否定了旧殖民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构筑了新殖民主义的框架体系。

——朱汉国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第104页)(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两国外交政策的异同,并概括其成因。

(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外交政策的实践效果,并说明其对于当前中国外交的历史启示。

(10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15世纪文艺复兴,“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16世纪宗教改革,“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17世纪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18世纪启蒙运动,“宗教是迷信”——据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改编请以材料文本为标准,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编写一份类似的文本,并给出你的文本命名。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1904年清政府批准张之洞等人修订好的学堂章程,即所谓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所确立的学制即“癸卯学制”。

这个学制通过谕旨颁行全国以后,便成为新政时期各省兴学的范本。

废科举与兴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相辅相成、同步运作的两大工程。

科举制度的废除大致经历了科考改章、分科减额和立停科举三个阶段,直到1905年。

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清廷颁布的《各学堂奖励章程》规定: 自高等小学以上,由升学或毕业考试给奖,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都给相应的出身奖励,并授以官职或予以升学,按所奖出身大致可以分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

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同时,清政府还采取了鼓励出国留学的措施。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

(9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废除并未引起巨大社会动荡的原因。

(6分)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当时很多人认为,要保卫俄国革命的胜利果实就必须首先保卫国家,所以继续参战是合理的选择。

——朱汉国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第147页) 材料二 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 签订和约。

和约由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组成。

主要内容有: 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等。

这个和约,不仅使苏俄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摘编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当时很多人的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9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布列斯特和约》。

(6分)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

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黑人运动逐步高涨;……这些因素迫使美国采取新的对策。

1960年7月15日,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

肯尼迪在1961年1月室誓就任前后,着手制订“新边疆”的施政纲領。

“新边疆”包括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

内政方面,实行双重利率即降低长期利率、提高短期利率的有限廉价货币政策,采纳“新经济学”的减税主张,实行长期赤字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太空探索和登月计划;实施老年医疗保险,提出解决种族隔离的民权法等。

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建立“和平队”:制造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组织“争取进步联盟”,加强对拉美的控制;提出“宏图计划”,试图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主体的大西洋共同体之中。

——摘编自《百度百科》(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肯尼迪提出“新边疆”政策的背景。

(9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肯尼迪的内外政策。

(6分)A卷24.B 25.B 26.A 27.D 28.B 29.A 30.B 31.C 32.D 33.A 34.C 35.AB卷24.D 25.B 26.B 27.D 28.C 29.C 30.D 31.B 32.A 33.D 34.C 35.B 41. (1)异:德国主张以武力征服的方式从空间上对殖民地实行独占,实行直接统治,并推行垄断式的保护主义。

美国则要求建立无边界的殖民体系,提倡保留殖民地原有的行政体系,实行间接统治,主张门户开放,实行公平的贸易竞争。

成因: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国际地位不同。

同:都积极对外扩张,构建有利于本国的世界市场体系。

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15分)(2)实践效果:德国发动一战,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害人害己;美国闷声发大财,一战后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启示:外交应该顺势而为,争取在和平中发展,谋求在合作中竞争,成人达己,互利共赢,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0分)42.答案示例:根据材料,学生编写的文本要符合三个条件:同一主题、事件名称及评论、体现事件之间的先后或因果关系。

评分说明:主题命名2分(如材料所示可命名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复苏与发展”);每一事件及评论2分,与主题不符的事件及评论不给分,共8分;体现了事件间的先后关系或因果关系2分。

示例1: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产生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汉末三国以降,佛道盛行,儒学危机宋代,朱熹理学集大成,儒家思想进入新阶段明代,王阳明心学集大成,儒家信仰重建任务完成45.(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推行新政。

(9分)(2)渐进式变革过程,使社会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新学制的确立与新式学堂的兴起已足够成为科举制的制度性替代物;奖励学堂出身,成为科举制废除的重要保证。

(6分)46.(1)认识: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资产阶级坚持战争的目的在于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因此,人民不应该再支持政府继续参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