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8
(四)对重商主义学说的评价 Comments on merchandise theory 贡献(contributions) : •

代表了人们在国际贸易早期对国际贸易发生必 要性的理解,曾起到进步作用
诸如积极发展本国工业、鼓励制成品出口等观 点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不足(deficiencies) :
第二篇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Chapter 2 Theory basi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Section 1.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Section 2.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 第三节 企业国际化理论 Section 3.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
1.鼓励出口
Encourage exporting
6
(三)重商主义的主张 Merchandise’s opinion
2.限制进口
Restrict importing
7
(三)重商主义的主张 Merchandise’s opinion
3.追求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带来的货币流入
Seeking trade surplus and coin’s coming
3.自由贸易有效
Free trade availability
13
毒牛奶事件后,你会自己去养牛吗?
14
(三)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Comments on the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贡献(contribution):
• 关于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参与国际分工与 国际贸易有利的观点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specialized division
出口
Export
31
(四)技术差距理论、“干中学”与技术创 新
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Learning by doing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12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Main points of the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1.各国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superiority
2.分工与绝对优势
Division of labor and superiority
4
一、重商主义学说 Merchandise theory (一)产生:15c末、16c初,欧洲 (二)观点:货币是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和 国家富强的象征
对外贸易
Trade
增加货币
增加财富
Increase money Increase wealth
5
(三)重商主义的主张 Merchandise’s opinion
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寻求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和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对要素 价格的影响。
不足(deficiencies) :
缺乏现实基础,理论与现实差距很大。
23
(五)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Extension of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f Paradox):
“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主动的技术创新 Ac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33
“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
不足(deficiencies):
只能解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 与国际贸易,无法解释那些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 家如何参与。 15
三、比较优势理论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一)产生:大卫· 李嘉图在1817年发表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片面性很大,未能涉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等重
要问题
9
从一根针开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宋·祝穆《方舆胜 览·眉州·磨针溪》: 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 中,学业未成,即弃 去,“过是溪,逢老 媪方磨铁杵,问之, 曰:‘欲作针。’太 白感其意,还卒业”。
10
亚当· 斯密观察到的钉子制作…
11
二、绝对优势理论 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一)产生:亚当· 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 富论》中提出
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
劳动密集型 产品 import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但实际上: 资本密集型 进口 产品 import 进口
美国
USA
资本密集型 产品 export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ion 出口
出口
美国
26
(一)人力资本说——一种新的分工要素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存在于人体
中的智能,表现为人的文化水平、生产技
巧、熟练程度、管理才能等。
27
发展中国家: 人力资本稀缺
Developing countries: lack of human capital
发达国家: 人力资本丰富
Developed countries: full of human capital
在初级产品上具有比 较优势
Ha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raw production
在高技术产业具有 国际分工 比较优势
Ha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high国际贸易 technological 28 production
输出劳动密集型产品 Export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25
五、新贸易理论 New-trade theory 产生背景:“二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新 发展用原有理论已无法解释,促成了新理 论的出现。
Background:the old theories couldn’t explain the new developmen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rea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so the new trade theory appeared.
2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Section 1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为什么会发生?
Why has the trade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happened?
国际贸易理论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3
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哪些?
What do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include? 1.重商主义学说 Merchandise theory 2.绝对优势理论 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3.比较优势理论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4.要素禀赋理论 The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 5.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Factor endowment is different
价格的相对差异
Price is different
国际贸易的发生
International trade comes out
21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政策主张 Policy position of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比较劣势 产品
进口
国家
出口
比较优势 产品
(密集使 importexport (密集使 用本国丰 裕生产要 素的产品)
22
(四)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评价 Comments on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贡献(contributions) :
(二)需求相似说——来自需求的解释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
厂商发展过程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e ):
本国市场 Domestic marketing 形成国际竞争力 International completive power 国内市场饱和 Domestic market saturation
在两个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国家间,由于存在技 术模仿时滞和需求时滞,先行进行技术创新的国 家与其他国家间存在技术差距,因此,在技术密 集型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而国际贸易的发生会使 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一旦进口国生产技术能够充 分满足国内需求,国际贸易将终止。
32
2. “干中学”与技术创新
Learning by doing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技术变动的两个来源 Two resourc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开拓国际市场 Explor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9
因此:
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越相似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ame level
人均收入差别越小
Bridge the gap of income per head
相似的需求越大
Similar demands enlarge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