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抚仙湖太阳观测站(24o N, 103o E)位于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海拔1720米。
下图为抚仙湖太阳观测站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抚仙湖站观测太阳的有利条件有()①口天湖泊有效吸收热量,大气较稳定②夜间湖边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较高③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④位于湖畔,海拔较高,观测视野开阔A.①③B.①④C.②③D. ®®2.某同学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11: 40-14: 42在抚仙湖站观测到日偏食,并对其进行了完整且准确的记录,该记录是()A∙ A B. B C. C D・ D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瑰宝。
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关。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多炎署,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4.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诗作《夜雨寄北》。
如图中可以反映"巴山夜雨”成 因的是()跨年寒潮拉开了 2019年的帷幕,这次“霸王级”寒潮驱动大量冷空气南下,寒潮带来大风、降温等恶劣天气。
读中央电视台发布的2018年12月26日的''局部近地面等压线示意 图” O5・图示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大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北京一一地转偏向力最大 B.呼和浩特一一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C.济南一一摩擦力最小D.郑州一一等压线最密集6. 该日,郑州市某校操场上国旗的飘扬方向为(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7. 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岸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B.副热带高气圧带控制地区 C-西风带控制地区D∙季风控制地区8. 读下图,上海与洛杉矶夏季降水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回答下面两题。
A-纬度位置 B •地形 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面小题。
9. ①®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10. 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B. C0<气体C.臭氧气体D.人类活动11. 有关该大气层的正确叙述有()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 •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
C 左右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0004000 2000 --2(XX)・40° 30"12・有关①®③④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④〈② D.④Xg13.此季节()①我国北方河流易发生凌汛②我国南方地区多雷雨天气③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④我国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 强度愈大。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A-屮地 B.乙地C.丙地D. 丁地15.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①多云雨天气②位于山地的南坡③位于阴坡④位于向阳坡A.①B.② C ・③ D.④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发源地海拔5200米,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读“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太阳辐射强度匚*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B.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快,上升气流多,水汽不易凝结成雨17. 拉萨河谷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农耕区,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7月发展种植业有利的气候条件 是()①高温多雨,水热充足②昼晴夜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③光照充足,有机物质积累多④夜晚气 温低,农作物易受冻害A.①②B.②③C.③④D. ®@18. 对拉萨7月多夜雨的影响的判断,正确的是() A.拉萨河径流量日变化增大 B.旅行者会感觉更加舒适 C-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D.提高夜晚行车安全系数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差异形成的。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海拔山谷上空的大气增 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冷 却,密度变大,因而流入谷底,成为山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谷风的是20. 山谷风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是A. 山风能提高坡面温度,使植被发芽、开花和结果提早B. 山风能向坡面输送水汽,增加降水量,利于农作物生长C. 山谷风使谷底平原不易受到霜冻影响,农业产量稳定 D∙山谷风能扩大坡面气温日较差,有利于提高作物质量下图表示大气垂直分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A∙ A B. BC C. CD. DBD—等压线高度21.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 •②22. 下列关于II 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该层中的03可吸收紫外线下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序号①②③④⑤⑥1月均温(°C) -0.3 4. 7 13.3 -2.9 2. 1 15.8 7月均温(°C)27.3 29. 3 28.4 26.6 28. 3 28.8 年均温(°C)14.217.221.812.715.722.9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25.与④⑤⑥相对应的城市最有可能是(C∙③D •④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4.A.成都、武汉、杭州C.郑州、西安、兰州B.石家庄、合肥、香港 D. 长沙、郑州、广州二、综合题N 沪' •2∆l印度洋WW(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月,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_____________ ,此时亚洲东部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性质是 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 7月,南亚盛行 _____ 风,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其影响下,南亚地区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北印度洋洋流呈时针流动,此时对从波斯湾回国的中国油轮的航行影响是_____ (单选)A、逆风逆水B、顺风顺水C、逆风顺水D、顺风逆水27.读“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图1)和“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图2)。
完成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图1中&、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图示气压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球(填“南”或“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风向是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A、D两处相比, ______ 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①多阴雨天气、②多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海平而气压分布。
(1)就气流状况而言,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天气系统及位置关系。
(2)推测北京市近期天气将要发生的变化。
(3)对比分析E、F两地风的差异。
29.下图为“某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o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J 1015等斥皴八一河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丙地气压值的范围可能是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示时间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月、7月),此时全球大陆等温线弯曲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说出中地此时的风向,比较屮、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4)假如虚线C处代表的天气系统以50千米/时的速度向郑州方向移动,试描述郑州未来24 小时的天气变化。
30.读图,回答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锋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锋,判断根据是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锋面过境时,城市的天气状况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锋面过境后,城市的天气状况又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请举一受该天气系统影响的例子。
参考答案1. B2. A3. D4. C5. B6. D7. A8. C9. AlO. C 11. D 12. D 13. B 14. D 15. C 16. C 17. B 18. B 19. A20. D 21. B 22. C 23. A24. C25・B26.亚洲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节性移动高温多雨逆时针27. d 北 C 东南风A 寒冷干燥西南风气圧带风带的B等圧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②白天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少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少,气温低28.(1)反气旋;气旋;反气旋位于气旋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