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 l a w23002.课程名称: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3.课程英文名称:Labour Law and Social Security Law4.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5.课程适用层次:本科6.课程适用对象:法学本科7.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训8学时)8.学分:3二、课程概述本课程由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两部分组成,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劳动法调整对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律体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权、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律责任、劳动执法、劳动争议处理的理论与实务问题。
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法的概念与范围、功能与类型、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制度、法律责任等。
要求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基本原理与制度,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学时分配建议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上篇劳动法第一章劳动法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本章难点为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雇用关系的区别,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讲授学时:3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1.劳动法的概念2. 劳动关系3.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二、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1. 劳动法的地位2. 劳动法是否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探讨3. 劳动法的作用三、劳动法的形式、体系和适用范围1. 劳动法的形式2. 劳动法的体系和适用范围3. 劳动法的基本内容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主要是中外劳动法、国际劳动法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动态。
重点和难点:劳动法产生的社会基础、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法的影响讲授学时:2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劳动法的起源1. 劳动法产生前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2. 劳动法的产生及其社会基础二、外国劳动立法简况1. 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2. 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1. 旧中国的劳动立法2. 新中国的劳动立法四、国际劳动立法1. 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与发展2. 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3. 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原则与内容第三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讲述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是劳动法价值与具体制度间的桥梁。
重点和难点:确定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各项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讲授学时:3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1.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2.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与依据3.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 贯彻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3. 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4. 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不同观点第四章劳动法律关系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围绕劳动法律关系这一劳动法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而展开。
学习本章要掌握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重点和难点: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资双方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和各类劳动法律事实与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之间的关系。
讲授学时:5实验(实训学时):2主要教学内容:一、劳动法律关系概述1. 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2. 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3. 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1. 劳动者2. 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1. 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含义2. 劳动者的劳动基本权利3. 用人单位用人权四、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1.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2. 有关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几种不同观点五、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2. 劳动法律事实及其种类六、实验(实训)项目1:该部分重点的案例分析实验(实训)学时:2实验(实训)目的与要求:领会并掌握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条件,应用相关法律的规定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实训)主要内容: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条件第五章附随劳动法律关系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内容为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经劳动法调整后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责、工会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以及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重点和难点: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讲授学时:2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附随劳动法律关系概述1.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2.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3.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二、劳动行政部门1. 劳动行政部门的设置2. 劳动行政部门的法律地位3. 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责三、劳动服务机构1.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2. 职业介绍机构3. 职业培训机构4. 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四、工会1. 工会的性质和地位2. 工会的设置和职能3. 工会的权利与义务第六章促进就业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国家或政府在劳动就业方面的职责,职业介绍的概念,职业介绍机构的种类及我国法律规制职业介绍的主要规定,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和就业服务的概念和内容。
重点和难点: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我国法律规制职业介绍的主要规定。
讲授学时:2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促进就业制度概述二、劳动力市场1.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意义2. 职业介绍服务机构3. 境外就业服务机构三、就业保障1. 妇女就业的保障2. 残疾人就业的保障3. 退役军人就业的保障4、少数民族人员的就业保障四、就业服务1. 就业服务的概念和内容2. 发展就业服务事业3. 就业服务的管理体制第七章劳动合同教学目的与要求: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法的核心。
重点和难点:劳动合同的内容,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劳动合同解除的事由及程序,劳动合同终止时的特别规定,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讲授学时:15实验(实训学时):4主要教学内容:一、劳动合同概述1. 劳动合同的概念2. 劳动合同的特征3. 我国劳动合同的立法二、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 法定条款2、约定条款三、劳动合同的订立1.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2. 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3. 工会在订立劳动合同中的作用四、无效劳动合同1. 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2.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3. 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五、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与终止1. 劳动合同的履行2. 劳动合同的变更3. 劳动合同的终止六、实验(实训)项目1:该部分重点的案例分析实验(实训)学时:4实验(实训)目的与要求:领会并掌握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劳动合同的终止,应用相关法律的规定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实训)主要内容: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劳动合同的终止的分析与讲解。
第八章集体合同教学目的与要求:集体合同制度也是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集体劳动法的核心。
重点和难点: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义务和保护性法律规定,集体合同订立的内容和程序。
讲授学时:3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集体合同概述1. 集体合同的概念2. 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3. 集体合同的产生与发展4. 集体合同的作用二、集体合同的内容与订立程序1. 集体合同的内容2. 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三、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与终止1. 集体合同的履行2. 集体合同的变更与解除3. 集体合同的终止第九章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概念、种类以及法律法规于此方面的主要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及其法定条件。
重点和难点:几种特殊的工时制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定条件。
讲授学时:2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工作时间制度1. 工作时间概述2. 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作用3. 确定工作时间的依据4. 我国现行工作时间立法的基本内容二、休息时间制度1. 休息时间的概念2. 休息时间的种类三、加班加点制度(即延长工作时间制度)1. 加班加点的概念2. 加班加点的一般规定3. 加班加点的特别规定第十章工资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工资的概念、特征,工资的主要形式,工资分配原则,最低工资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工资的概念及特征,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和工资保障措施。
讲授学时:2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工资概述1. 工资的概念及其实质2. 工资分配原则3. 我国工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二、最低工资制度1. 最低工资概述2. 最低工资立法的产生和发展3.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三、津贴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1. 津贴制度2.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四、工资保障制度1. 保障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立法2. 保障工资按规定支付的立法3. 严禁非法扣除职工工资的立法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涉及劳动者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劳动基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特征、基本方针,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关系中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重要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关系中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重要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
讲授学时:1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概述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基本规定三、劳动安全技术规定1. 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的概念和特点2. 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的基本作用和法律意义3. 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的基本内容四、劳动生产卫生规定五、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 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2.伤亡事故的种类3.伤亡事故的报告和调查4.伤亡事故统计5.伤亡事故的处理第十二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劳动过程中的特殊保护。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含义和主要法律法规规定。
重点和难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定。
讲授学时:1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概述1.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法律意义2.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立法概况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1. 女职工劳动权的保护2. 禁止安排妇女劳动者从事有损生理机能的工作3. 经济权益的保护4. 女职工生理变化过程中的保护5. 女职工权益被侵害时的保护三、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1. 最低就业年龄规定2. 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第十三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掌握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劳动争议的分类,尤其注意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个别争议与集体争议,在掌握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和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的基础上,重点和难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及处理程序,劳动争议仲裁的特点和对这一程序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