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 B 属于A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的误差分析
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
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析
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
2、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B、当测量条件改变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随之变化
C、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D、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
5、已知(),下列公式中 B 是正确的。
A、
B、
C、
D、
7、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某金属片厚度d的结果为
i1234567
1.516 1.519 1.514 1.522 1.523 1.513 1.517
则测量结果应表述为d u(d)= A
A、(1.5180.003)mm
B、(1.5180.004)mm
C、(1.5180.001)mm
D、 (1.5180.002)mm
8.tg45°1′有 B 位有效数字
A、 6
B、5
C、 4
D、 3
9、对y=a+bx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b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
C 。
A、 b=tg(为所作直线与坐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
B、 b=(、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
C、 b=(、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差)
D、 b=(x、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
10、用量程为500mV的5级电压表测电压,下列测量记录中哪个是正确的? D
A、250.43mV
B、250.4mV
C、250mV
D、0.25V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成为可定系统误差。
12、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7950.024,9.8110.004,9.7910.006,试比较他们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
甲测量的精密度低,正确度高;乙测量的正确度最低;
丙测量的准确度最高。
13、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0.830 (cm),该游标的仪器误差为 0.002 (cm)(按物理实验课的简化要求)。
14、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启停一次秒表的误差来自按停表的读数误差和对摆动始末位置判断不准带入的方法误差,前者()不会超过0.2s,后者()不会超过周期。
实验测出50个周期的时间为50T=1′25.05″,则T u(T)= 1.7010.007 秒。
15、量程为100mA的电流表,准确度等级为0.5级,用其测量电流时,度数刚好为80mA,按有效数字应该记录为 80.0 mA。
此电表的误差限为 0.5mA 。
不确定度的B类分量为 0.3mA 。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6、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CD
A、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B、测量结果是根据已有信息和条件对被测量量值作出的最佳估计
C、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D、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17、下列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BCD
A、测量条件一经确定,系统误差也随之确定,其大小和符号不随测量次数改变
B、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并消除
C、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应予剔除
D、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18、某长度测量值为2.130cm,则所用仪器可能是 BC 。
A、毫米尺
B、50分度卡尺
C、20分度卡尺
D、千分尺
19、对物理量,下列哪些公式是正确的? BD
A、
B、
C、
D、
20、判断下面给出的仪器误差哪些是正确的? AC
A、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0.5mm
B、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0.05mm
C、电阻箱:
D、量程为20V的四位半数字电压表:
22、做热功当量实验时,发现电源面板上的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就本实验所用仪器而言,该现象不可能因(C)而发生。
A、加热电阻过热烧断
B 、电源输出插针接触不良造成断路
C 、电流表量程不对
D 、加热电阻的连接电缆短路引起电源保护
23、用振幅法测声速试验中。
在刚开始测量时波形的极大值振幅可能会超出荧光屏的显示范围,这时进行下列哪种调整是不适宜的?
(C )。
A 、改变示波器VOLTS/DIV 的档位
B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
C 、调节信号发生器频率的细调旋钮
D 、按下信号发生器的衰减器,再调节示波器VOLTS/DIV 至适当的档位
26、某人用第26踢图所示的自组电位差计电
路测量电池电动势 EX 时。
没有按规定先校准
工作电流,而是先将双刀双掷开关扳向待测
电池回路,调节R1或R2至检流计指零,读
取此时的阻值R2;然后将双刀开关扳向标准
电池回路,同时调节R1和R2并保持它们的
和不变,直至检流计再次指零,读取此时的阻值R1,最后他求出N x E R R E 12 。
他这种做法 (C ) 。
A 、将使测量结果EX 产生正误差
B 、将使测量结果EX 产生负误差
C 、不会对测量结果EX 产生误差
D、对测量结果EX产生的影响无法确定
27、在双棱镜干涉测波长的公式
x
D
a
∆
=
λ
中,D为(D)。
A、激光器到测微目镜间的距离
B、扩束镜到测微目镜剪得距离
C、双棱镜到测微目镜剪得距离
D、扩束镜后焦点到测微目镜叉丝间的距离
28、在利用共轭法测量长焦凸透镜的实验中,为了减小人眼对成像位置的判断不准造成的误差,一般采用(A)的方法。
A、先从右至左测量一次,再从左至右测量一次
B、只从左到右测一次
C、先测量一次,在反转凸透镜180º测量一次
D、测量10次
31、在测定冰的熔解热实验中,若投入冰块较少,会(C)。
A、因搅拌不利导致测出的温度偏高,从而熔解热的测量结果产生负误差
B、因温度计接触到冰块是测出的温度偏低,从而熔解热的测量结果产生正误差
C、造成系统终温T3过低,从而不再满足牛顿冷却定律的条件
D、出现冰水共存现象,即系统终温T3保持在0℃,从而不需要对T3进行修正
32、(多项选择题)用第32题图所示的惠斯通单
电桥测电阻时,发现无论RN 怎样调整,检流计始终向左(图中正极方向)偏转,这时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BD ) 。
A 、RN 所在支路发生断路
B 、RX 所在支路发生断路
C 、R1所在支路发生断路
D 、R2所在支路发生断路
33、分光仪实验要求望远镜光轴垂直于仪器主轴。
某
次实验中,将载物台(连同平面镜)转过180º后,
发现正反两面的绿十字垂直对称于上叉丝(如第33
题图),这说明 (BC ) 。
A 、望远镜主轴与仪器主轴不垂直
B 、平面镜与仪器主轴不平行
C 、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不垂直
D 、望远镜与平面镜均为调好
34、在稳态发测不良导体热导率实验中,若热电偶的冷端不是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而是放在某个高于零度的恒温环境中,则测出的温度将产生 负 (正,负,零)误差;因此算出的热导率将产生 零 (正,
负,零)误差。
(已知221224B B p p p p p d h h d h d t c m k πδδΘ-Θ++Θ=)
35、在光杠杆法测量钢丝弹性模量实验中,首先要进行目测粗调:第一步调望远镜高度使之与光杠杆等高,然后平移望远镜使从镜筒上方观察到光杠杆反射镜中出现调节反射镜的像,接着适当转动调节反射镜至出现(d )的像,最后调节望远镜(f )焦距,使叉丝清楚,
调(e)焦距使标尺像清晰。
a、望远镜
b、光杠杆反射镜
c、调节反射镜
d、标尺
e、物镜
f、目镜
36、第36题图所示是用恒压半偏法(替代发,横流
半偏法,恒压半偏法)测量检流计内阻的电路,其中
电阻R1所起的作用是二次分压(二次分压,扩大
检流计量程,将检流计改装成电流表)。
39、(填空题)YB-4320G型示波器的校准信号输出频率
为1kHz,利用其校准水平偏转系数时,若将TIME/DIV
挡选在0.5ms/div,则该方波信号的周期为 2 格,屏幕上共显示出5 个周期的方波。
40、(填空题)现有内阻约100Ω、量程15mA的电流表和内阻为1k Ω/V、量程3V的电压表各一块,欲用伏安法测量阻值约200Ω的电阻,请在第40题图中画出完整测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