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是太阳中心说向神学的挑战、血液循环学说对神学的打击和伽利略为近代自然科学开辟道路。
2.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国化学家___拉瓦锡_________。
3、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4.英国的史密斯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 化石层序律”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二、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B)A.牛顿B.伽利略C.哥白尼D.道尔顿2.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B )A.门捷列夫B.道尔顿 C.拉瓦锡D.德谟克利特3.应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有三个特点,下面各项中不在其内的是(B)A.可以纯化研究对象B.可以使用实验仪器C.可以强化实验对象D.可以模拟自然过程4.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C)A.球形B.椭球体C.梨状体D.苹果形5.一壶水烧开时,水蒸气会将壶盖冲开,这现象中水蒸气(B)A.对壶盖做功,使壶盖热能增加B.对壶盖做功,使壶盖机械能增加C.对壶盖热传递,使壶盖热能增加D.对壶盖热传递,使壶盖机械能增加三、多项选择题1.现代量子理论的创立者( BD )A.普朗克B.海森堡C.爱因斯坦D.薛定谔2、狭义相对论的结论(ACD)A.时间膨胀B.时空弯曲C.尺缩效应D.同时的相对性3、现代技术的三大技术体系(BCD)A.网络技术B.能量转换技术C.物质变化技术D.信息控制技术四、判断并改错1、海森堡建立的矩阵力学与薛定谔建立的波动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
(对)2、中子是由【费米】于1932年发现的。
(错中子是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于1932年发现的)3.多莉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
(错多莉的诞生采用的是细胞核移植技术).4.被称为人类的第四环境的是【外层空间】。
(对)五、名词解释牛顿: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1] 。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
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
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
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
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1]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2]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
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1]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系统的性质- 从简单到复杂- 在自然界,社会,科学本身。
现场的目的是发展跨学科的基础是适用于各种领域,如工程,生物学,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1]系统科学涵盖的正式版,如复杂的系统,控制论,动力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并应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程,如控制论,运筹学,社会系统理论,系统生物学,系统领域动态,人为因素,系统生态学,系统工程和系统的心理。
主题通常强调在系统科学是:(一)整体图,(b)系统及其嵌入的环境,以及(c)复杂(往往微妙互动的动态行为)的轨迹,有时是稳定的(并因此增强),而在不同的“边界条件”可以成为似地不稳定的(并因此破坏)。
有关地球生物圈的规模/岩石圈动力学的担忧是问题的性质,以及系统科学旨在促进有意义的洞察力的例子。
[1]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
[1-4]只有运用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方法的对称经济学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识经济的本质、结构、意义和功能,才能科学定位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才有可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概念。
科学定位的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确实改变了经济规律[1-3] 。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Knowledge Based 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
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Periodic law),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六.问答题1、为什么说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1801年----19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9世纪.这期间最显著的是西欧与北美因工业革命促成的技术与经济上的进步,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皆逐渐成形,并影响到社会科学的诞生或重塑,火车的普及使交通运输大众化了.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电力工业开始出现.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相继问世.许多化学元素被发现.化学工业开始出现.化学理论日益完善.牛顿体系达到其完美的顶峰.电学和热学理论化,达尔文发表进化论.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各个学科体系的全面建立和自然物理医学天文数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真正的让科学走出了摇篮,摆脱了巫术和经验的阶段,建立起了全新的问题-实验-验证-解决的程式,成为人类认识自己和认识整个世界的工具.2、简述STS科学教育。
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
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
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
3、生物工程主要包括那些?它对人类有何意义?主要包括: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意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主要包括:更加准确地诊断、开发疫苗、预防或治疗遗传性疾病和传染病;开发可以生产化学药物、生物多聚体、氨基酸、酶类、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微生物;有效地作物的产量,获得具有抗病虫害、抗逆境、品质形状优良的农作物和家畜及其他动物;简化从环境中清除污染物和废弃物的程序,并将这些污染物和废弃物再生转化为可利用的物质。
4、如何理解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句话?在恩格斯看来,我们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报复”者我们人类,即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产品普遍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使得坏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5、简述相对论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意义:对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出时空、物质、运动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彼此联系的密切程度远远超过经典物理原以为的那样.相对论给出的是一种限制(主要就是洛仑兹变换以及广义协变),所有物理理论既然都是要涉及时空、运动、物质的,那它们就必须满足相对论给出的这些限制条件,否则就应修改理论(以使其满足相对论的要求)或者干脆抛弃旧理论.科学意义:哲学意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西方人的那种绝对主义的科学观,也就是西方哲学中那种达尔文式的进步观。
任何事情都可能只是一种相对的东西,不存在绝对真理。
相对论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为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具体的科学的实践。
6、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1)纯粹数学出现了一些重大突破。
如,连续统假设,大基数问题等;在数理逻辑中的“力迫法”,“模型论”,“广义函数论”;在拓扑学中的“怪球定理”,选择公理,决定性公理的讨论。
出现了数学的各种新思潮。
如,非标准分析,模糊数学、突变理论,结构数学,构造数学等等。
(2)数学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不仅自然科学),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实际上,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求将研究对象定量化或数学化。
一门学科成熟的程度,甚至可以用定量描述的情况来确定。
例如过去生物学很少使用数学,现在却不同了,出现了生物数学,生物统计学,数理生物学等学科。
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也用了数学方法。
甚至靠生动的形象思维来创作的文学作品《红楼梦》、《莎士比亚剧作》的研究分析,也借助了数学。
另一方面,应用数学的新科目,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如对策论(博奕论)、规划论、排队论、最优化方法(如优选法、统筹法等)管理科学、运筹学等。
还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综合学科相继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