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
多,哪种天数少)
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
1.学习例1
根据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制作成的统计表
(1)在理解统计表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
(2)学生完成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点击课件,完整地展示统计图,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完成教材第95页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是统计图的基础。
要做统计图,一般会先做统计表。
统计表中的数据很详细,但是不利于直观地分析问题。
所以,如果要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就要在统计表的基础上做相应的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各变量的数量差异,折线图能直观地反映各变量的变化趋势。
总之,统计表的优点是详细,便于分析研究各类问题。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反映变量的数量差异,便于比较数量差异,研究数量差异问题。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相应成比例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图是统计图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图形。
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
特点:(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三、【课堂作业】
1.完成97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五、【课后作业】
1.第101—102页第3、4、5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
条形统计图(1)
根据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制作成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