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定律PPT课件
q q 1 2 2.公式: F k 2 r k为静电力常量:
k = 9 .0 × 10
9
N · m
2
/ C
2
(国际制单位)
注:电荷量代入公式计算时取其绝对值 库仑力方向: 同种相斥பைடு நூலகம்异种相吸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结扩展
一、知识要点: 1、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通常取值 e=1.60×10-19C
3.任何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4.比荷:粒子电荷量和质量之比叫粒子的比荷。如
e 电子的比荷 =1.76×1011C/kg m e 质子的比荷 =9.58×107C/kg m
请大家根据上面的知识来猜想一下,电 荷之间的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1
反馈练习
例2 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为50cm的等 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C,求 它们所受的库仑力。 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
q2 F1 F2 k 2 r 9.0 109 (2 106 ) 2 0.144N 2 0.5 F 2F1 cos30 0.25N
实验2
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1)猜想——库仑猜想电荷之 间的力可能与电量成正比,与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实验探究 (扭秤实验装置)
3)结论: 库仑经过不懈的努力于 1785年提出了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
1.概念: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 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 这种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实质
电荷守恒定律
2、元电荷:最小带电单元。
3、库仑定律:真空中两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q1q2 F k 2 r
(k 9.0 109 N m2 / C 2 )
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猜想 —— 实验 ——规律
反馈练习
1. 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 质量m1=9.1×10-31 kg,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电子和 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10-19C. 解:电子和质子的静电引力F1和万有引力F2分别是
F1 k
Q1Q2 r2
F2 G
m1m2 r2
F1 kQ1Q2 9 109 1.6 1019 1.6 1019 F2 Gm1m2 6.67 1011 9.1 1031 1.67 10 27 2.3 1039 .
在研究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可忽略不计
注:一般来说,如果带电体间距离比自身的大 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 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 可以看作点电荷。
摩擦起电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一、电荷
库仑定律
南浔中学物理组
1.公元前600年,希腊人泰 勒斯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 轻小物体。
2.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 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 “顿牟掇芥”。
3.16世纪,英国吉尔伯特在 研究这类现象时根据希腊文 “琥珀”创造了英语中的 “electricity”(电)这个词。
电荷 电荷守恒
1、起电:使物体带电的过程。 起电方式 2、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实质 实质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元电荷
1.概念:带电体的最小带电单元,等于电子或质子所 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单位:库仑 (C) 2.现在元电荷测量值 e=(1.60217733±0.00000049)×10-19C
方向:沿 q1与q2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向外。
课后练习
1.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练习。 2.思考摩擦起电实验中,小纸片为什么会跳舞。 3.探究库仑扭秤实验装置,了解实验过程。 4.尝试自己设计、制做验电器,并用来判断物体 带电情况。
点电荷
1.概念: 指的是没有形状、大小的带电体。同质 点一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