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准备:
上网搜索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圆。

二、教学课题:
圆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几种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平面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以及轴对称图形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圆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实物或实物图形中引出的。

“圆的认识”是使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从直线段、图形扩大到曲线图形,不仅对进一步学习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知道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使学校数学向生活数学延伸,升华对圆的认识。

2.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3.通过介绍圆,培养主动建构的能力;通过学生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究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自己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课吗?
生:想
师:这不,体育课上,老师要组织一次投篮比赛,请愿意参加的同学到前面来?
这时老师请几位同学排成一排,把篮筐放在前面,师:如果让他们这样进行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吗?
大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入课题并板书:
圆的认识
二、从生活中找圆: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生:说出自己发现的圆。

硬币、光盘、圆桌、车轮……师:照这样说下去,咱们能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谁能一句话来总结一下?
师:对,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2、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

教师放映课件:生活中的圆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
/1292/564586210_d3c8bc63e4 _o.jpg
/1327/564587292_a71cba495e _o.jpg
师:同学们从中发现圆了吗?
生:发现了
师:的确,圆是一个很完美的几
何图形。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画一个?
3、师:给你一支粉笔你会画圆吗?
生:会
4、谁能到黑板前快速画一个圆。

师:他画得怎么样?
生:不够圆。

看来只用一支粉笔,是不太容易把圆画好的。

想画好,咱们就得借助工具。

请同学们借助身边的物体,看谁能想办法画一个圆。

生:学生自己利用硬币、瓶盖……进行画圆,并动手剪下来。

一生到黑板上画圆。

5、师:画完了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画圆的?
(提问的时候有意识的先问利用圆形物体画的同学,最后才问用圆规画的)
二、圆的半径、圆心、直径的初步认识
1、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圆有没有呢?现在咱们就以2人为一组,打开课本,自学圆的各部分。

课件出示:自学探究:圆的各部分
学生小组内展开学习,教师指导,随后学生进行知识汇报。

教师再学生汇报之后,针对半径和直径的易错点再询问学生,找直径时需要注意什么?找半径时需要注意什么?及时巩固学生的易错点。

2、展开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和内涵,那老师出一道题,大家能找出其中的半径和直径吗?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找出半径和直径,并说出为什么。

3、:那么到底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我想同学们多
少有了点了解,是吗?
三、进一步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师:看到同学们精彩的汇报,老师真的感到很高兴,这都是同学们努力的结果。

只要你肯脑筋,相信等会儿你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1、师:圆的半径和直径还有什么奥秘呢?现在咱们4人为一组,展开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合作探究题目:
同一个圆中,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展开探究,教师随堂指导。

3、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

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随时进行点拨,重点引导学生对直径和半径关系的理解。

强调必须是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4、展开练习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你们愿意抢答吗?
生:愿意。

师:好,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半径,你们说直径,老师说直径,你们说半径看谁反应快,好吗?半径:5厘米半径:3厘米直径:2分米半径:0.12米
生:……
随后让学生代替老师来给大家出题,考考同学们。

师:好玩吗?课后你们也可以自己玩。

四、学习画圆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圆,都是大家借助于实物画出来的,那有没有一个更快捷的画圆方法呢?这就是我们画圆的秘密武器——圆规。

/uploadfilepic/shiliang/2009-04-26/O OOPIC_ieicdp0_200904263fee2db94f9990c7.jpg
师:有谁知道圆规的使用方法?
请学生先来介绍圆规的使用方法。

随后,教师出示课件。

用圆规画圆步骤:
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点间距离;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学生进行在练习本上画圆。

请第一次到黑板上画圆的同学用圆规在黑板上画。

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师:请这位同学介绍一下刚才画圆的感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让学生来提醒学生,画圆是要注意定好圆心和半径。

五、课堂检测
(1)判断
全部出示,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请同学回答。

注意让学生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选择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对证。

(3)画圆
请同学们画个直径6厘米的圆。

画完后,订正时,注意让学生指出如何确定的半径。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短短的40分钟就要过去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来谈一谈?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现在大家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课堂开始的投篮问题了吧。

请原来的5为同学上场,谁来帮他们解决?
再请一位同学当篮筐,说说自己站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
师:就像同学们说,生活中的圆无处不在。

请大家认真看。

课件放映植物界,生活中,建筑世界等用到的圆,激发升华学生的感情。

师:此时此刻,面对着圆,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说的真好!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都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发现生活的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
学完本节课,让我深深地松了口气,不禁为学生们
的精彩表现喝彩。

以前,我总觉得知识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效果好。

没想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研究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直径、半径的特点和关系以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课堂开始我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找出队伍排列的方法,是学生的情感定向,思维定向,并且把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直径、半径的特点与关系放手交给学生研究,再进行汇报。

这样的设计,学生体验深刻,合作性强,活动空间、时间扩大,提高了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组织形式上,突出了小组学习和多种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方法上是探索法、研讨法、讲解法、实验法的多种结合,表现了老师驾驭课堂的灵活性和艺术性。

在师生关系上有大的突破,由老师站在讲台上权威式地发问、讲解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建立起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作者简介:
张延美:
马明娟:小学二级教师。

从事数学教学十一年,专心研究教学理论,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和国家奖励。

被评为潍坊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安丘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制作的博客、所写的教案和备课获得安丘市奖励。

被评为安丘市学生作业展评优秀辅导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