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可以交换的阜阳市第十五中学兰军爱心是可以交换的,它不仅指老师对学生付出爱心,同时也指的是学生对老师回报的真心。
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心。
也就是注意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教心还是要和学生“交心"。
也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和学生要有心灵的交流,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
一、付出爱心.(一)教心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在学校则自私自利,不明理,没有吃苦精神。
如果不给他们正确指导,不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将来又怎能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怎能做祖国的栋梁之才、砖瓦基石呢? 所以,对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应放在教育的首位。
在这方面,我主要抓了以下几点:1、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恪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可是近几年,一些污七八糟的东西不断传入我国,社会风气受到严重影响。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要是说谁诚实,不再是褒扬的话,而是讽刺他傻,死板不灵活,不适应社会潮流。
这种社会风气也在严重地侵蚀着中学生纯净的心灵。
好象人只有圆滑、自私,才是聪明的。
这些不应是社会中的主流,更不应成为中学生的主流。
在开学初的班会上,我就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一家公司欲与国内一大公司合作,然而在签署和约前,美国这家公司的信息员查询到这样的信息,欲合作的公司在许诺的抗灾捐款中没有兑现。
于是美国这家公司果断决定,不与这家公司合作,另寻新的合作伙伴。
通过这个报道,告诉我们的学生,诚实守信,这是社会的主流,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活得才有意义。
2、要充满爱心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我曾在车站遇见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妇,他们对我说:“来找儿子,可能是地址错了,没有找到,可是带来的钱花光了,求我给他们点钱买吃的。
”我给了他们1 O元钱。
后来偶然谈起这件事时,多数人都说现在这样骗人的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事太多了。
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我的学生听,也有许多学生说:“您真傻,他们是骗子。
”我问学生,那你们认为老师是不是被骗了?有的学生说是,有的笑着不答,有的低头不语。
于是我对学生说:“我认为,即使他们是骗子,我也感觉我没有被骗,因为那是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如果他们有富裕的生活,他们不会这么做的。
我用我的这点钱能帮他们做点什么,不能算是被骗。
”听完我的话,从同学们的目光里我能看出,同学们理解了我的意思。
接着我又对同学们说:“我们,包括我,也许都成为不了伟大的人,但是我们能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好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让我们在将来的学习中、生活中,都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平时的这些点滴教育,同学们都明白了许多事理。
3、要拼搏进取人不无上进之心。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只有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可是大多数学生,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想上进,想成为好学生,却又付不起辛苦,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
这“吃苦"教育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懂得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得有付出,得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交心我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相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心情舒畅的教与学。
我在教育学生时,主要注意了以下两点。
1、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他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
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决不能一味的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在教育那些有缺点错误的同学之前,心理即便有再大的火气,也要压住,记住一条原则,学生的人格和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
在这学期时,我班有一男生,自由散漫,经常在下午上第一节课时迟到,我找到他谈话时,列举了这些错误,我问他:“你的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呀?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他低下头说:“老师,是我的习惯不好。
”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但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很真实,不遮掩自己的错误。
我对他说:“你又错了,老师从来就没认为你习惯不好,是你的自制力太差了,也太不懂事了。
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的话没说完,他就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改。
”通过此番谈话,从此以后,他真的象换了一个人,每次我看他时,也是用鼓励的目光,或者时常小表扬他。
现在他在纪律上表现很好,成绩也突飞猛进,所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
2、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对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再辅之予帮助,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对后进生生的教育更应注意。
我们的班后进生,我从来没有用鄙视的目光看待过他们,尽量做到一视同仁。
而且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时还是在平时闲聊中,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就是老师觉得你行,你还有潜力,老师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
这样学生和老师很容易沟通。
我们班有一同学,成绩很差,但是工作认真负责。
我在和他谈心时就说道:“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尽管现在差,有些内容很难,但我们可以尝试从最简单的做起,一点一点的学。
”后来,他把精力转移一部分到学习中来,但是由于以前丢下的东西太多,一时很难追上来,每当他有畏难情绪想退缩时,我总是想办法激励他,并且帮助他补上来。
现在,他的学习已基本走入正轨,并且逐渐进步。
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
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爱心付出多少是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好环的主要因素。
当读到这段话时,我也同样充满了惶恐。
原来我们教师手中握有这么重要的“权力”啊!我们采用的方法和爱心付出,直接左右着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也决定着他们的精神生活。
殊不知,当我们付出爱心,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真诚的爱心去鼓励他们,以热精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爱的本质首先是尊重。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他们才会在与你的交往中袒露最真实的情感。
如果你不去尊重他们你就不配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付出多少决定着你对学生的态度,可能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终生难忘的影响。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
老师对学生们的真心呵护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这种呵护能够给他们的内心注入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唤醒他们沉睡心底的激情和智慧。
或许这就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真谛吧!我记得有一位朋友在谈到自己小时候学习时说:“在学正负数的时候,我搞不懂为什么负负相乘就得正,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记着就是。
’老师生硬的念度关上了他学习兴趣的大门,从此他不喜欢数学,成绩也一直不好。
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是多么重要,甚至一句话,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
我们作为教师,无论是表情、语言,还是行动、心理,都不该有冰雹,不该有狂风,也不该有阴云。
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温暖的阳光、柔和的细雨,应该是点燃激情的火花、开启智慧的钥匙,应该是化解干涸的清流、催开坚冰的暖风。
我们的爱心决定着学生的成长。
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
我们每天以多少爱心去面对我们的学生,这应该是师德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走上课堂之前,在走近学生时,首先应该做的便是拿出你的爱心,调整你的情绪,端正你的态度。
所以我门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用自己的心去爱学生,只有付出真心的爱,才能表现出耐心和蔼的态度,有助学生的成长,工作的成功。
而老师对孩子付出了爱,老师将是爱的终身收益者。
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体会到了学生的爱。
二、收回真心那天发烧,我上课的声音显然有些干涩吃力,声音嘶哑,嗓子疼的跟针扎似的,让学生自己先读段书。
“老师。
’’一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嗯",我抬头望着站在旁边的学生,此时孩子正在望着我,手心躺着一颗薄荷糖。
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热闹的教室没有半点的声音,孩子们都在看着我,“老师你喉咙疼吗?喉咙疼不能大声说话的。
老师您歇会吧!”“老师,我们上课不说话,你可以说的小声点儿。
”之后不少学生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我,看着这帮十四、五岁的少年,听着这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假装一点也不疼的样子,用沙哑的声音说道:“老师好了,现在我们继续上课。
”“付出一份,会得到百倍的回报"。
我真庆幸我付出了爱心,得到了数百份爱心的回报。
我在爱的教育中,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的心阳,同样也被他们的爱心所感动。
幸福是我最大的收获,它来源于我和孩子们之间的爱。
这份爱是通过脚踏实地辛勤劳作去实现的,是通过从走近孩子到走进孩子,进而尊重孩子,向孩子学习,从而不断规范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行为的过程中实现的。
我的学生本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现在成为我获得幸福与感动的原动力。
我想,让学生能够欣赏到学习成长的道路上那优美的景致和风光,那我们的教育便是成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