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趣的折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编排了“有趣的折叠”这一内容,安排了“仓库模型”和“想一想,做一做”两个探索活动。
教科书呈现了模型与模型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折叠后的形状是什么样子,为学生提供了研究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与组合图形,五年级上册学过组合图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
因此,此类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极为有益的。
【教学目标】
1、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3、通过折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发想象
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过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并认识了他们的展开图,请看这是哪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出示仓库模型的展开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它能折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吗?(学生简单的说说理由)那这个平面展开图沿虚线折叠后的形状会像什么?(学生纷纷猜测)像小房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判断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入手,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对于仓库模型展开图的猜测,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
二、运用想象,动手操作
1.做一做,把附页3中的图1剪下来,并沿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
(1)请拿出我们准备好的附页3的图1,自己动手折一折,沿虚线将其折叠成为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
(2)小组讨论:折叠的立体图形是什么?跟你的猜想一致吗?你是怎么折的?
(3)全班交流
2、想一想现在将图1中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右边为7号。
请大家仔细观察:
(1)与图形6相对的是哪个图形?
(2)与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
大家的空间想象能力越来越强了。
将平面展开图沿虚线折叠就能成为有趣好玩的立体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趣的折叠”。
(板书课题:有趣的折叠)
(设计意图:借助仓库的模型图,呈现了如何将平面展开图折叠成立体图形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象,借助想象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
3、试一试,刚才折叠出来的房子是一座仓库的模型,它各边的实际长度是图中相应长度的100倍,你知道这座仓库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吗?
(1)先观察图形说一说什么是占地面积?小仓库底面是几号图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请独立计算小仓库占地面积,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根据折叠出的仓库模型求出仓库的实际占地面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小仓库底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 4、画一画,请在平面展开图上将窗户、烟囱和小鸟的大致位置标出来。
这里还有一栋小房子,请你们先看房子上都有什么?请在平面展开图上标出窗户、烟囱和小鸟的大致位置吧。
(设计意图:题目同时呈现小房子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通过折叠出的小房子来确定窗户、烟囱和小鸟的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空间想象能力。
)
三.发挥想象,正确判断
1、下面是两个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这两个包装盒的形状分别
是哪个图形?连一连。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先猜想一下这两个包装盒的形状吧。
2、下面两个展开图折叠后所围成的图形分别是下面哪个立体图形?连一连。
请独立思考,并完成连线。
3、下列图形中,哪个能够折叠成正方体?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将附页3中的图2剪下来折一折。
请用你的火眼金睛判断一下哪个图形可折叠成正方体吧。
你是怎
么判断的?请用附页3中的图2折一折,验证一下你的猜测吧。
你能把能折成正方体的相对的面标出来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
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四、课堂总结,能力提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板书设计】
有趣的折叠
展开图立体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