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规范设备分级统计工作,落实管理职责,保障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本厂设备分级的标准。
本规定适用于本厂设备分级管理。
3 职责
生产设备技术部主要职责:
设备分级管理的主体,负责设备分级,以及不同等级设备的管理权限和落实具体的管理职责。
负责组织审核A、B、C 类设备的年度检维修计划、设备更新计划和备品备件计划。
负责A类年度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的申报和B、C设备年度更新改造计划的审核、备案。
负责A、B、C设备年度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批。
4 内容
本规定中设备分级是指用于生产运营的机器、工艺设备、工业管道、动力设备、通用设备、起重运输设备、仪器仪表、通讯设备等。
按照设备类别以及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将设备按关键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进行分级,依次划分为三类,即:A、B、C类。
A类设备是指:指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关键作用的设备,这类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生产平衡、人身安全、环境保护,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后果。
如核心装置反应器、球罐(容积50m3以上)、关键机组、锅炉及有机热载体加热炉、气化炉及工业加热炉等,以及上述设备所属的动力设备、仪表设备;
——资料、图纸、档案、检修记录齐全、整洁,设置单台设备台账及相关记录。
——设备三级过滤器具齐全、合格,设备润滑必须严格实行润滑五定。
——有检修和维护保养规程。
——严把检修质量关,大、中修后,需生产设备技术部、相关车间、维修车间三方验收签字。
——操作人员要经专门培训,遵守岗位操作法规和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做到“四懂”、“三会”,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按岗位操作法规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设备启动、运行与停车。
——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认真做到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
——操作人员发现设备运行状况不正常,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向领导及有关部门反映。
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班长及有关岗位。
——备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做到不潮、不冻、不腐蚀,对于转动设备要定期进行盘车。
——机、电、仪及维修工人对分管范围内的设备,按时巡检,及时填写检查记录。
——对于我厂大型机组具体执行《机组特护、五位一体管理制度》。
——发生故障,无论何工种随叫随到,日夜加班,尽可能做到A 级设备检修不过夜。
B类设备:指除A类设备以外在生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设备,包括Ⅰ/Ⅱ类及Ⅲ类(非A类球罐)压力容器、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和湿式气柜,以及上述设备所属的动力设备、仪表设备;
——车间应建立、健全检修及各种管理档案资料。
——设备三级过滤器具齐全,设备润滑必须严格实行润滑五定。
——大、中修后,维修单位同车间进行验收签字。
——操作工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车间主任、技术员每天检查一次,及时填写巡检记录。
C类设备:是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数量众多、价格便宜的设备。
这类设备若在生产中出现故障,对企业的生产影响较小的设备。
——车间建立设备档案资料及检修记录。
——设备三级过滤达到要求,设备润滑必须严格实行润滑五定。
——车间技术人员填写设备运行档案及检修情况。
——操作工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执行。
5 相关文件记录
6 文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