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 120分, 150 分钟) 2014.11. 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 23 道小题。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考 分钟。
生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须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庇.护 b ì粗犷.ɡu ǎn ɡ B. 踱.步 du ó模.样 m ó C. 笨拙.zhu ō绮.丽 q ǐ D. 伫.立 zh ù 筛.选 sh āi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在挫折中, 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 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 将自己摆度到对岸。
B .当探究活动陷入困境,学生一愁莫展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 找新的途径、方法。
C .虽然古人悬梁刺骨的学习方法有些残忍,但一些人把读书、学习当成负担的 态度则更不可取。
D .小时候,谁敢惹威严的父亲震怒,就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联欢会上,少儿合唱团首当.其.冲..,为大家演唱了几首欢快动听的歌曲。
B .有的人对昆曲一知半解,却在昆曲名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C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一个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D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云南石林的特有风情造就了生活在这里的哈尼 人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 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剔.除 t ì 惩.恶扬善 ch éng 憎.恶 z ēn ɡ 鲜.为人知 xi ǎn 狭隘.ài 扣人心弦.xi án 提.防 t í 载.歌载舞 z ài山一般沉稳坚毅的性格。
4.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广播孔子学院由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与中国孔子学院总部携手创建,以广播孔子课堂、无线广播、在线广播等为载体,①用38 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传播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通过它享受学习汉语服务,成为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A. 修改:①用38 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宣讲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为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学习汉语提供服务B. 修改:①用38 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②通过它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享受学习汉语服务C. 修改:①用38 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宣讲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通过它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享受学习汉语服务D. 修改:①用38 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②为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学习汉语提供服务5.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到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转眼之间,夕阳被大海吞没了。
整个天空和海洋顿时暗下来,静下来。
大海在脚下起伏着,海水像又黑又浓的墨汁,在无声地翻滚着,没有阵阵拍岸的惊涛,没有排排汹涌的巨浪,①。
一个个巨大的气泡从海底涌上来,“哗”地裂开,砸向黑漆漆的海面,四周的海水一阵沸腾,打着旋,纵横着,呜咽着。
沉下去的越发浓重,涌起的则闪烁着炫目的青光,令人②。
A. ①只有海浪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着②不寒而栗B. ①只有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的海浪②不寒而栗C. ①只有海浪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着②惊叹不已D. ①只有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的海浪②惊叹不已6. 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花逢盛时,固然惹人喜爱,但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
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
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
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
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时,花仍在那里。
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时,花还在那里。
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
人生就是如此呵!酸甜苦辣皆是花,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A.选段中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真正的看花人时刻都可以赏花。
B选段中运用“当⋯⋯在那里”的排比句式,强调了在生命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有花的存在。
C.选段中用“探头” “舒手舒脚”分别赋予绿芽和枝条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花在绿芽和枝条萌发时的情态。
D.选段结尾把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比作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同样都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体验。
二、语文积累(共8 分)7. 默写(5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 ,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在《<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 ,____8. 名著阅读(3分)《孟子》一书,是①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的言论和活动。
我们学过的②一文,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鱼我所欲也》则阐明了③的观点。
三、综合性学习(共11 分)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团支部就城镇中的某中学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大调查,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说出某中学能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
(共5 分)【材料一】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信息调查表材料二】据了解,某中学在探讨和实践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大力倡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参与社会,在社会中增长才干。
从2010 年至今已组织活动30 余次,且每次活动都得到当地资源单位的大力支持。
每次活动学生们的参与率都非常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总是抱着娱乐、游玩的态度,不能把活动与自身学习、成长相结合。
原因:______10. 下面是某中学开展“红色之旅”主题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探究该活动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每点4个字)(共4分)2013 年5 月,某中学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依据学生意愿确定以参观军事博物馆为内容开展此次活动。
参观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由衷地感慨中国武器的迅速发展,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为了记录下每一个感人的瞬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各自特长、爱好合理分配任务。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撰写参观心得,就连平日里很少动笔写作的学生也记录了自己的想法,并在“腾飞的中国”主题班会中承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无愧于国家的中学生。
探究结果:11.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
(共2 分)答:______四、文言文阅读(共9 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2-14 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遂逐齐师。
③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共2 分)(1)肉食者鄙.鄙: _____(2)公将鼓.之鼓: ______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共2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14. 请你阅读第③段,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第②空用原文回答)(共5分)在本段中,曹刿论述了①:抓住了②的有利战机,后发制人,进攻齐军;看到齐军③后,果断做出追击齐军的决定。
从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五、现代文阅读(共30 分)(一)阅读《轻放》,完成第15-17 题。
(共15 分)轻放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
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那一脸对晦暗的廊灯的愤恨。
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
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
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息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
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
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
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
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他。
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