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上好作文课——小学语文教研主题发言稿

如何上好作文课——小学语文教研主题发言稿

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小学语文教研主题发言稿文章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作文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历练和持之以恒的实践锻炼。

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整体着眼、局部着手,做到每个学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一次作文教学都有所侧重,逐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切不可“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我们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新课标确立的不同学段的作文教学目标来确定中高学段不同的作文训练形式与能力训练重点:低年级(第一学段)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性写话和童话体写话(如根据故事开头说写童话、听音响编写童话、童话续编、命题编写童话),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能力,增强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中年级(第二学段)是儿童观察的活动的“敏感期”,观察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微性和概括性显著提高,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

如自然景物、小动物、人物动作、人物外貌、人物对话和周围环境素描等),重点是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即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

高年级(第三阶段)是儿童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的阶段,其习作训练形式应该从观察习作转向有明确交际目的实用型习作(包括纪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如暑期生活交流、学写生活随记、学写读后感、学写导游词等),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每次习作指导都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教学重心,制定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两项习作能力的强化和训练,这比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一、写前指导(一)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1、辨清作文题目的类型,明确写作内容。

作文题目的类型有:命题、半命题、选题和话题等。

(1)全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规定的,只需按题目要求去定中心、安排材料,绝对不能改变题目中的一字一词。

更不能自作主张,另写文题。

比如作文题《一件有意义的事》。

(2)半命题作文:要进行“完形填空”,即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才能作文。

不能粗心大意,信手填写。

比如作文题《我和××》,可以把题目中的“××”,换成人定题为《我和爸爸》,也可以把“××”换成物,定题为《我和课本》、《我和闹钟》。

(3)选题作文:“多中选一”,即只给作文范围,提出要求,需要自己定题目,然后作文。

比如作文题:在你的身边有很多人,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人,写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注意重点突出,用词恰当。

根据这道题目要求,可写自己熟悉的人,如《我的同桌》;也可以写自己不熟悉的人,如《一个见义勇为的叔叔》。

(4)话题作文:题目一般是自拟的,就应匠心独运,一展才情。

2、分清作文体裁,确定写作对象审题,首先要审清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是记叙文还是应用文,或其他体裁。

而记叙文又分为记事的、写人的、写景的、写状物(动物、植物和物品)的等类型。

题目要求写人,就要确认写什么人,选择什么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题目要求写事,就要选定一件事情,反映出事情的教育意义;题目要求写景、状物,就要选择一处景或一件物来写,要写出景物的特点;题目要求写应用文,就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内容。

例如:《这件事我做对了》,抓住题目中的“事”,就可以确定是一篇记事的文章;《美丽的校园》,只要抓住了“美丽”二字,就可以直接确定为写景的;《我的一位长辈》,重点围绕“长辈”来写,一看便知道是一篇记人的文章;《我爱我的储蓄罐》,重点放在“储蓄罐”上,可以看出,它是一篇状物的文章。

又比如以下列作文题来确定写作对象:①以“成长”为题,把你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写亊)②描写你喜爱的一种植物,写出你喜爱的原因,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写状物)③从学过的课文中,选一篇你最喜欢的写一篇读后感。

(写读书笔记)④写一封信给远方的亲人,说说你目前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毕业后的打算。

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恰当。

(写信)⑤缩写《小英雄雨来》,把主要内容写清楚。

(缩写)⑥写一个在你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如老师、同学或在学校里工作的叔叔、阿姨等等。

要注意通过事例,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写人)3、辨明题眼,分清写作重点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题眼。

关键词语提示了写作的重点,找准了关键词语,也就找到了写作的重点或中心,所以找题眼是审题的关键环节。

比如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个人》,那“最难忘”就是题眼,作文中要写的那个人,必须要从多方面去说明他为什么是自己“最难忘”的。

又比如以《雨中》为题,这个“中”不但限制了选材的范围,而且是题眼,规定文章的重点,必须是要写在雨中的景物或是雨中发生的事。

如何抓“题眼”呢?(1)“谁怎么样”的题目类型。

有的作文题目是由“谁怎么样”组成的,比如《妹妹哭了》《我明白了》《爸爸成功了》等。

这类作文的“题眼”一般落实在“怎么样”上,以上所举题目的“题眼”就分别是“哭”、“明白”、“成功”。

以最后一个题目为例,我们在作文时就要把“为什么会成功的”,“成功后的情景是怎样的”等内容作为重点写具体。

(2)“怎样的什么”的题目类型。

比如《美丽的校园》《最难忘的一个人》《记忆最深的一件事》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题目。

很显然,这类题目的“题眼”应该是“怎样的”,以上题目的“题眼”分别应该为“美丽”、“最难忘”、“记忆最深”。

如果写《美丽的校园》,我们就应该把校园“美丽”的特点作为重点写具体。

如果只是像一般文章那样介绍校园的几个地方,而不突出“美丽”这个特点,这篇作文的重点就不突出了。

(3)疑问句式的题目类型。

比如《哪里才是小鸟的家》,这样的作文“题眼”应该落实在疑问代词上,《哪里才是小鸟的家》就应该把写作的重点落实在“哪里”这个词语上,通过举例几个地方来说人类应该怎样给小鸟留下美好的家园。

当然,作文题目的类型还有很多,要找准命题作文的“题眼”,关键要靠我们好好读题目,凭着自己的语感去体会。

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今天真好》中的“真好”就是应反复渲染的重心,《最舒心的时候》中的“最舒心”就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做人要有______》、《我______长大》这些文题中横线上所填的内容都是题眼。

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注意下列标题的异同:《一段往事》与《一件往事》,《快乐的双休日》与《快乐的星期天》,《我们班上的刘同学》与《自从班里来了刘同学》与《我们班上的刘同学啊》,《母亲的双手》与《妈妈有一双闲不住的手》与《妈妈有一双灵巧的手》等等。

《我有一个快乐的家》,是一个陈述句构成的题目。

主干是“我有家”,中心词所以“快乐”就是“题眼”。

又如《一颗诚挚的心》,这是由一个短语组成的题目,中心词是“心”,离中心词最近的一个修饰语是“诚挚”,所以,“诚挚”就是“题眼”。

《一个难忘的故事》,“难忘”就是题眼;《妈妈有一双闲不住的手》,“闲不住”就是题眼。

动宾短语的题目,一般来说,宾语是题眼。

如《送你一支歌》,“歌”就是题眼;《我懂得了这个道理》,“道理”就是题眼。

并列短语的题目,并列的几者都是题眼,如《时间与效益》,二者都是题眼;《父亲和我》,“父亲”和“我”都是题眼。

在省略性题目中,被省略的部分往往是题眼。

如《他给了我……》,被省略了的“力量、信心、勇气、启示、时间”等等,都是题眼;《我有一个-------的家》,被省略了的“和睦、幸福、温暖、光荣、破碎”等等,都是题眼。

再看下面一组题目:①《我的老师》②《我爱老师》③《我和老师》这三道作文题只是一字之差,但写作的重点不一样,表达的中心思想有差异。

第①道题目写作对象是“老师”,叙述的重点是刻画老师的形象,表达的中心是老师某一方面的性格品质;第②道题目写作对象也是老师,叙述的重点不但要刻画老师的形象,还要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感情,表现的中心是“我”对老师的爱;第③道题目写作对象是“我”和“老师”,叙述的重点是反映出我和老师的关系,叙述的事情必须把我和老师联系在一起,表达的中心是揭示我和老师某方面的感情。

4.弄清题目的写作范围。

确定写作范围,即明确题目对所记叙的事物在时间、地点、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

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

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

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如《节日里,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中,“我”、“节日里”、“一件”是限制词语。

从这三个词语我们可以确定,事情的主人公是“我”,而不是他人;时间是“节日里”,而不是平时;数量是“一件”,而不是更多。

(二)指导学生正确选材1、生活即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

在生活中寻找、积累作文材料。

比如三年级有一篇单元作文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考,通过一些活动照片,让学生想一下平时有什么游戏,有什么活动可以选择,在同学们的发言中及时发现一些不是太好的选材,适时指导。

当时我们级的老师就是带学生去拔河,创设了情境给学生选择。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的情感应积极健康向上。

3、指导学生正确立意,有正确的是非观这是正确选材的基础。

4、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做资料卡等习作前作业来激发学生的观察、习作兴趣。

5、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要舍得放弃。

比如在写人时,就要抓住人物特点和抓住可以反映出人物特点的事例展开书写,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方法指导习作方法的指导需要分年段说。

每个年段的要求不一样,对习作所进行的方法指导也应该有所不同。

低年级一般是要求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把四要素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在课堂上先进行口头作文,然后再进行书面写作,力求把话说清楚,少写错字病句。

中年级进行方法指导时,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我通常会给学生列一个大致的习作框架,有时候让学生自己列自己的习作框架,通过对学生习作提纲的指导来进行习作指导,鼓励学生引用恰到好处的好词好句、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润色文章。

对细节的描写不要求太高,但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开头结尾训练、写对话训练、人物外貌描写训练等,每次习作抓住其中一方面重点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