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三校生语文期末试卷一

云南省三校生语文期末试卷一

昆明省卫生职业学院中专部2017年春季学期三校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考试班级:辅导1—36班)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从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婀娜.(nuó)猖獗.(jué)胡同.(tòng)莘.莘学子(shēn)B.龟.裂(guī)宁谧.(mì)污垢.(gòu)亘.古不变(gèng)C.混.沌(hún)坎坷.(kě)挫.折(cuō)游目骋.怀(chěng)D.嘈.杂(cáo)奇葩.(pā)喧嚣.(xiāo)荷.枪实弹(hé)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渲泄讹诈发祥地心无旁鹜B.气慨玷污元宵节委屈求全C.慰藉安详摄像机赔理道歉D.濒临针灸爆发力惹是生非3.对下列句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复句”B.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这个句子是“选择关系复句”C. 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不会退缩。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D. 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又埋下头来继续写作。

——这个句子是“承接关系复句”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题真难!”同桌说:“但是老师好像讲过。

”B. 这个题除了你会做,谁会?他吗?他会做吗?C. 那这个题是蒙呢?还是空着呢?D. 我就说这个题讲过,怎么样?同学们。

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伙丧心病狂的贩毒分子最近又潜入广西、云南边境,偷偷地购置了一批枪支弹药,更是如虎添翼....,无法无天了。

B.他告诫刚刚考上大学的儿子: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C.陶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D.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A.期末复习是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

B.今年我们学校校医室调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

C.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D.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7.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A.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A.比喻拟人排比对偶B.拟人比喻对偶排比C.拟人比喻夸张排比D.比喻拟人比喻夸张8.下列文章标题所用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美丽的“蓝宝石”——青海湖B.当代“葛朗台”——陆建明C.生活的魔术大师——幽默D.没有围墙的大学——百科全书9.与“长乐钟声花外尽”构成恰当的对偶句的是()A.水碧沙明两岸苔 B.池中春浦叶如带C.龙池柳色雨中深 D.榆柳萧疏楼阁闲10.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____、_____、_____的感触来的。

A.悠远萧索忧愁 B.严厉深邃沉静C.忧愁严厉悠远 D.幽远严厉萧索11.选出全是会意字的一组()A.休手血寸B.尘从比牧C.笔歪刃男D.好上河明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资治通鉴》是由他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B.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雨果,被称作“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是《人间喜剧》。

C.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书法都独具风格,与其父苏辙,其弟苏洵,并称“三苏”。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分别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1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汉书》 B. 《史记》 C.《春秋》 D.《左传》14.《师说》提到《六艺经传》,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A.《诗》 B. 《书》 C.《礼》 D.《庄子》15.下列各句中,表达最为得体....的一句是( )A.既然您如此真心实意,这礼物我只好笑纳了。

B.今天,我有幸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C.先生辱临寒舍,我甚感荣幸。

D.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16. 不属于“诗经六义”的是()A.风 B. 赋 C. 兴 D. 骚1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A.白居易 B.柳宗元 C.王维 D. 苏轼18.下列成语与出处对应不正确的是()A.井底之蛙——《庄子》 B. 五十步笑百步——《论语》C. 舍生取义——《孟子》D. 守株待兔——《韩非子》19.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是()A.戴望舒《雨巷》 B.舒婷《致橡树》 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 李白《将进酒》20.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清代——小说B.《鲁滨逊漂流记》——笛福——法国——小说C.《狂人日记》——鲁迅——现代——小说D.《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散文二、填空题(请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填空。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__________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2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4.“师者,_________________。

”2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6.《史记》是我国伟大的史学著作,被鲁迅称之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

请判断正误,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7.普通话就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8.“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

2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30.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共30分)材料一(31-33题为单项选择题,34-37题为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书刊时代造就了阅读者线性的思维模式,人们可以沉浸到一本书中,按照书本的页码和文字顺序,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思考。

而到了网络时代,“即时性”高于一切,传统阅读演变成“快餐式”阅读。

正如发生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所说:“我们不仅由阅读的内容决定,而且由阅读的方式决定。

”“鼠标轻松点,内容蜂拥至”,猎奇心理下的点击过程很难有深入思考,“点击文化”下的非线性思考,行程以某条信息为起点向外延伸分散型的思维结构,培养出网民一心二用乃至多用的思维习惯,很多人在上网的时候同时打开多个浏览器窗口,在不同的网络窗口中搜索信息。

网络文化的高度综合性,打破了图片和文字的桎梏。

形象化倾向诱导人们用“看”去了解世界,而排斥“想”。

“速食”文化下的产物,大都以短小精悍的碎片化形式出现,而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内容翻译者”,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长久发展只会弱化人的思维能力。

“人们通过网络了解非常多的信息,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结果所了解的东西迅即成为过眼云烟。

人们的注意力更加分散,生活也更加‘碎片化’,思维方式更加感性,理性思维能力下降,对个人素质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某种不利影响。

”济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董天策教授对此表示担忧。

《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认为,“网络时代,丢掉了《战争与和平》,丢掉了羊皮圣经,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托尔斯泰心灵的同时,人类正在丢掉的是大脑,堕入深渊。

”从网上获取一切所需要的信息,这甚至变成自身安全感的一种来源,症状比较严重的人,对网络的依赖会导致他们丧失基本的沟通能力。

“互联网时代降低了我们对一个问题深思熟虑的程度。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哈艳秋认为,“思维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由于网络所带来的便利,使人们很容易产生思维惰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创新能力;同时网络上信息比较多,舆论复杂,使得人们很容易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缺乏个人的思考。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注意提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理性面对社会问题的能力。

”3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桎梏.()堕.入()3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文化具有高度综合性,阅读者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些“内容翻译者”。

B.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了非常多的信息,结果所了解的东西迅即会成为过眼云烟而被遗忘。

C.由于一些网民丧失基本的沟通能力,从而导致他们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从网上获取一切所需要的信息,变成自身安全感的一种来源。

D.书刊时代,人们可以沉浸到书中,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思考,它造就了阅读者线性的思维模式。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文化具有高度综合性,阅读者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些“内容翻译者”。

B.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了很多的信息,因此所了解的东西迅即会成为过眼云烟而被遗忘。

C.网络的便利和丰富,会使人们产生思维上的依赖性,从而变得盲从、缺乏个性思考。

D.由于网民丧失基本的沟通能力,对网络的依赖甚至会变成他们获取自身安全感的一种来源。

3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网民一心二用乃至多用的思维习惯是由“点击文化”下的非线性思考造成的。

B.“内容翻译者”习惯用“看”去了解世界,而排斥“想”,只能复制所“看”内容,而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

C.作者通过网络时代“快餐式”阅读下的非线性思考和在书刊时代阅读者线性的思维模式的比较,说明了人类阅读能力的倒退。

D.网民很容易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缺乏个人的思考,是因为网络丰富复杂的信息所造成35.如果给本篇文章取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文化“浪潮”下的思考B.网络文化弱化人的思维能力C.网络时代的生活碎片化D.网络文化与个人创新能力36.“我们不仅由阅读的内容决定,而且由阅读的方式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