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症状学问诊
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 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 均可导致发热。
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其机制是由 于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 单核细胞而释放出致热源,从而导致发 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
1.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2. 抗原-抗体反应 3.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4. 皮肤散热减少 5.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6.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一)、病因
1. 胸壁疾患 2. 肺脏疾患 3. 心脏疾患 4. 其他原因 5. 腹部疾病
(二)、问诊要点
头痛是一个常见症状,大多无特异性, 且经过良好,如急性感染所致的头痛, 常随原发病的好转或痊愈而缓解。
少数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因 其特殊临床表现而有诊断意义。
(一)、病因
1. 颅内疾病 2. 颅外疾病 3. 全身性疾病 4. 神经官能症
1. 颅内疾病 (1)颅内感染性疾病 (2)颅内血管疾病 (3)颅内占位性病变 (4)颅脑外伤 (5)其他
恶心与呕吐 呕血与黑便 腹泻 黄疸 抽搐 意识障碍
第一节 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任何原因使体温 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口测法、腋测法、肛测法,现在常用腋测法.正 常体温为36.1~37ºC。
[病因]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发生机制]
(一)、感染性发热
点的新水平。
(3)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异常有两 种方式
骤降型 缓降型
3.热型与临床的意义:
稽留热 间歇热
弛张热 不规则热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
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2) 驰张热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
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 (如最低时低于正常水平则称为消耗热)。
临床诊断的步骤
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 查根据结果综合分析诊断.
学习诊断学的目的、方法与要求
目的 掌握诊断方法。 方法 课堂完成理论知识的认知,实验室 手法的练习。 要求 (书中四项)
第一篇 症状学
疾病的症状很多,症状是诊断疾病的重 要线索和依据。
常见症状
发热 疼痛 呼吸困难 咳嗽与咯痰 咯血
1.皮肤痛 2.内脏痛 3.牵涉痛 4.深部痛
引起疼痛的刺激方式在各种组织有所不 同。一般来说,引起皮肤痛的刺激方式 是刺、切割、挤压、烧灼等;
胃肠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 比较敏感,因而在粘膜发炎、平滑肌扩 张或痉挛、肠系膜根部牵拉等常引起胃 肠痛;
骨骼肌疼痛
是由于缺血、坏死、出血、结缔组织 鞘膜撕裂、注入刺激性液体及长时间收 缩等所引起;
2. 颅外疾病
(1)骨疾病 (2)神经痛 (3)颞动脉炎 (4)五官病变
3. 全身性疾病 (1)急性与慢性全身感染 (2)心血管疾病 (3)中毒 (4)中暑 (5)其他
4. 神经官能症
(二)、问诊要点
1. 头痛的特点 2. 头痛的伴随症状
1. 头痛的特点 (1)头痛发生的缓急 (2)头痛的部位 (3)头痛的性质 (4)头痛的程度 (5)头痛发生时间与规律 (6)激发、加重或缓解头痛的因素
[临床表现]
1.临床分度 以腋测温度为标准,根据体温 升高的程度不同,分为:
低热 37.1~38ºC 中等度热 38.1~39ºC 高热 39.1 ~41ºC 超高热41ºC以上
2.发热的临床经过与特点 (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的方式常
见的有两种
骤升型 缓升型
(2)高热期:体温处于高峰,已达到调定
诊断和鉴别诊断。
发热伴寒战 发热伴肌肉酸痛 发热伴疱疹 发热伴头痛、昏迷
问诊及检查要点
疼痛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许多疾病的先 兆信号,也是病人就医的主要原因.
[发生机制] 任何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造成组织
损伤都能引起疼痛。疼痛的刺激物成为 止痛物质,包括k+、 H+组胺、缓激肽等。
疼痛按发生的部位及传导途径不同分为 下列类型.
2. 头痛的伴随症状 (1)伴体温升高 (2)伴剧烈呕吐 (3)伴剧烈眩晕 (4)伴神经精神症状 (5)伴视力障碍 (6)伴癫痫发作 (7)伴神经官能症症状
胸痛
胸痛主要由于胸部(包括胸壁)疾病所 引起,有时腹腔疾病也可引起胸痛。
胸痛是一个常见症状,但胸痛的剧烈程 度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是由于心 肌缺血;
关节可因滑膜在高渗盐水或炎症作用下 而产生疼痛;
动脉在针刺、强烈搏动(如偏头痛)或 其他疾患(如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动脉 炎)时,则发生疼痛。
常见的疼痛
(1)头痛 (2)胸痛 (3)腹痛
头痛
头痛通常是指头颅内、外各种性质的疼 痛,包括五官、颈椎疾病所产生的牵涉 性痛以及头部神经痛。
3) 间歇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 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持续1日乃至数日, 反复发作。
4) 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由于抗生素、解 热药与激素的广泛应用,可使一些疾病的热 型变为不典型。此外,热型也和个体反应有 关,年龄、营养状况均可影响热型,故应进 行具体分析。
伴随症状 发热时的伴随症状有助于发热病因的
诊断学基础-
绪论、症状学
绪论
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诊断学的定义: 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
能和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基础医学 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中、西医在诊断疾病时有诊断: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 不适。如头痛,胸痛等。其中问诊是获 取症状的主要手段。
问诊: 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
史、婚姻史、月经和生育史及家族史。
2 检体诊断:
体征是指医生在体格检查中发现的异常表现。如杂音、 罗音等。
视、触、叩、听、嗅 3 实验诊断 4 心电图检查 5 X线诊断 6 影像诊断
临床诊断的种类与步骤 临床诊断的种类 病因诊断 病理解剖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