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关节脱位课件PPT

肩关节脱位课件PPT

去木棍,一助手站于健侧,双手指交叉扣紧,
抱住患侧胸部腋下,使其身体不向患侧倾斜。
术者以一手继续握住患肢上臂进行拔伸,另一
手拇指顶住患侧肩峰,余指插入患侧腋下提托
肱骨头,同时外旋,逐渐内收上臂,闻及入臼 声响,即已复位。
3.复位后的检查 (1)复位后搭肩试验阴性。 (2)肩畸形消失。即观察肩部外形是否丰 满圆隆,双肩是否对称,患肩畸形是否 消失。
(2)立位杠杆复位法:在臂丛麻醉或局部麻醉下, 患者取坐位。助手2人分别站于患者前、后侧, 用一圆木(硬木制成,直径3—4cm,中段均匀 地包扎棉花纱布,约20cm)置于患侧腋下,两 助手肘部抬住圆木两端,向上抬高,俟患者位
于抬肩位。术者站于患者前外侧,双手分别捏 住患臂中、下部,使患肢外展45°,并用力向 下拔伸。同时摇转上臂,当肱骨头松动后,除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亦称肩肱关节脱位。好发于 20-50岁间男性成人。
组成关节的肱骨头大,肩胛盂浅,关节 囊和韧带松驰,故容易发生脱位,其发 生率占全身关节脱位的第二位,仅次于 肘关节。
应用解剖
肩胛骨的关节 盂、肱骨头
肱骨头大呈半 球形,关节盂 小而浅,约为 肱骨头关节 面 的1/3
应用解剖
此时肱骨头已由关节盂的前上缘向外移 动,关节囊的破口逐渐张开。在上臂高 度内收下,迅速内旋上臂,肱骨头便可 通过扩大的关节破口滑人关节盂内,并 可闻及人臼声。
(1) 卧位杠杆整复法:在全身麻醉下, 患者取仰卧位,选助手3人,一助手用宽 布带套住患者胸部向健侧牵引;另一助 手扶住竖立在手术台旁的木棍,第三助 手牵引患肢,外展120°左右。术者双手 握住肱骨上端,在同时用力后,令第三 助手牵引患臂徐徐内收,利用本棍为杠 杆的支点,迫使肱骨头复位
二、一般性措施
保持患肢于弹性固定的体位,保持患者 安静,局部可外搽驳骨水,红花油消肿 止痛,同时立即送放射科照片检查。
三、治疗方法
(一)手法复位
1.新鲜肩关节脱位
新鲜脱位早期手法复位,早期局部瘀 肿,疼痛与肌肉痉挛较轻,不需麻醉, 给予止痛药物即可复位,如杜冷丁 50mg—100mg肌注,复位易成功。超过 24小时,常选用血肿内麻醉,针刺麻醉, 或全身麻醉,局部亦可先用中药热敷或 配合手法按摩,以松解肌肉紧张。
上,右手拿擒住患者左肩峰;右膝屈曲 小于90°,膝部顶于患者腋窝,右膝顶 右手推,左手拉,并同时左身转,徐徐
用力,然后右膝抵住肱骨头部向上用力 一顶,即可复位
(5)牵引回旋法:患者取坐或卧位,术者 站于患侧,以右肩关节前脱位为例,术 者用右手把住患肢肘部,左手握住手腕。 右手徐徐向下牵引,同时外展、外旋上 臂以松开胸大肌的紧张,使肱骨头回到 关节盂的前上缘。在上臂外旋牵引位下, 逐渐内收其肘部,使之与前下胸壁相连。
(3)患者腋窝下、喙突下、锁骨下,已摸 不到脱位的肱骨头。
(4)肩关节能否作被动活动。 (5)x线片显示肩关节已复位。
(二)固定
常选用胸壁绷带固定,即将患肢屈肘 60°-90°上臂内收内旋,前臂依附胸前, 用纱布棉花放于腋下和肘内侧,以保护 皮肤,接着将上臂用绷带固定于胸壁, 前臂用颈腕带或三角巾悬吊胸前2-3周。 固定可使受伤软组织得以修复,以防日 后形成习惯性脱位
(1)拔伸足蹬法:最常用。患者仰卧床上, 软布垫于患侧腋下,术者立于患侧,用 两手握住患肢腕部,用一足抵于腋窝内, 右侧脱位术者用右足,左侧用左足。在 肩外旋、稍外展位置沿患肢纵轴方向用 力缓慢拔伸,继而徐徐将患肢内收、内 旋,利用足跟为支点的杠杆作用,将肱 骨头挤入关节盂内,当有入臼声响,复 位即告成功。在足蹬时,不可使用暴力, 以免引起腋窝血管神经损伤。
(三)功能锻炼
初期练习腕部和手指活动,抓空增力、 上翘下钩等。
l周后除去胸壁固定,悬吊前臂作用关节 屈伸活动。
2-3周解除固定后,逐步作肩关节的各方 向主动活动锻炼,如双手托天、小云手、 手拉滑车、手指爬墙等。
四、中药治疗
1.分证论治 (1)瘀血阻络: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用活血止痛汤加桑枝、泽兰。
(2)椅背整复法:公元846年唐·蔺道人 《仙投理伤继断秘方》首次描述。让患 者坐在靠背椅上,把患肢放在椅背上外, 腋肋紧靠椅背,用衣服(或大卷脱脂棉)垫 于腋部,避免损伤,然后一人扶住患者 和椅背,术者握住患肢,先外展、外旋 拔伸牵引,再慢慢内收将患肢下垂,然 后内旋屈肘复位,用绷带固定。
(4)膝项推拉法:以左侧脱位为例,术者 左足立地,右足踏于患者坐凳上,将患 肢外展80°~90°,并以拦腰状绕过术者 身后,术者以左手握其腕,紧贴于左跨
患肢外展、外旋,手掌肘后着地, 暴力沿肱骨干传至肱骨头,使肱骨 头冲破较薄
弱的关节囊
前壁,形成
喙突下脱位
2.杠杆作用
当上肢高举、外展、外旋时,肱骨大 结节与肩峰紧密相连,并形成杠杆力的 支点。若手掌撑地暴力上传或暴力使上 肢过度外展,肱骨头受力后向前下部滑 脱,成为盂下脱位。因胸大肌和肩胛下 肌的牵拉,肱骨头又可滑至肩前成为喙 突下脱位。
二、体征
1.方肩畸形 肩部肿胀、功能障 碍,肩部失去膨隆丰满的外形,肩 峰明显突出,下部空虚,即形成方 肩畸形。患臂弹性固定于肩外展 20°-30°位,在喙突下、腋窝内或 锁骨下可触及肱骨头。
2.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即患 侧肘关节屈曲,肘尖贴紧胸壁,则 患侧的手不能搭在健侧肩部。
3.直尺试验阳性,即检查时,腋皱 壁下降,直尺边缘能同时接触肩峰 与肱骨外上髁。
[治疗]
一.治疗思路
新鲜脱位手法整复,不必手术治疗; 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亦可手法整复; 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手法整复,手 法整复失败者可手术开放复位固定。
陈旧性脱位手法整复失败后,应予手术 开放复位;合并血管神经压迫症状者, 应考虑手术复位。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发 生频繁、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时,可考 虑手术治疗。
肩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囊撕 裂和肱骨头移位。同时肩关节周围的软 组织还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合并肩 胛盂边缘骨折,肱骨头骨折与肱骨大结 节骨折等。其中约有30%—40%的病例 合并有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是最为常见 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伤后肩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功
能增崔失, 上肢不能自然下垂靠着胸壁,常将健侧 手托住患侧肘部。
血管损伤,多为挫伤,可出现肢体变冷、 麻木、青紫及桡动脉消失等。如果老年 人血管硬化形成动脉栓塞,可导致肢体 坏死。
[诊断]
一、辨病要点 有明显外伤史(新鲜脱位)或轻微外伤史
(习惯性脱位); 患臂弹性固定于外展位,有典型的方肩 畸形; 搭肩试验和直尺试验阳性。
二、辨证要点
1.瘀血阻络 受伤早期,伤肩肿胀、疼痛、不能活 动,动则痛甚,拒按,皮下可见青紫瘀 斑。舌质暗红或舌下脉络青紫,脉弦。
关节囊和韧带薄 弱松驰,关节囊 前下方缺 少韧 带肌肉覆盖,运 动幅度最大。
分类:
根据脱位时间与复发次数,分为新鲜、 陈旧和习惯性三种;
根据脱位后肱骨头的位 置,又可分为前 脱位和后脱位两大类,
前脱位又分喙突下、盂下、锁骨下脱位 三种。本节只涉及肩关节前脱位。
前脱位:
盂下脱位
前脱位:
喙突下脱位
2.气血留滞 伤肩肿痛减轻,肩关节外展困难,局
部皮肤粗糙、色暗,舌质暗红、脉沉。
3.肝肾亏损 伤肩肿痛消退,局部肌肉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肱骨外科颈骨折相鉴别。肱 骨外科颈骨折可出现类似的“方肩”畸 形,但肩峰下可触到肱骨大结节,活动 上臂无弹性固定,搭肩试验及直尺试验 阴性,二者区别不难。X线照片可明确诊 断。
前脱位
锁骨下脱位
[病因病理]
病因有直接和间接暴力。间接暴力 多见。
一、直接暴力
多因打击或冲撞等外力直接作用 于肩关节而引起。患者常是向后跌 倒,肩部着地,
或固来自肩后
方的冲击力,
使肱骨头向前
脱位。
二,间接暴力
可分为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力 两种。
1.传达暴力
患者侧向跌倒,患肢外展、外旋, 手掌或肘后着地,暴力沿肱骨干传 至肱骨头,使肱骨头冲破较薄弱的 关节囊前壁,滑至喙突下间隙,形 成喙突下脱位,此种脱位较为多见。 若暴力过大,则肱骨头可被推至锁 骨下部形成锁骨下脱位,但较少见。
若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局部 肿胀更为明显,可有瘀斑及骨擦音, 患者常用健手扶托患肢前臂。
[检查方法]
一、x线照片 拍肩关节正位片,可了解肱骨头的移
位方向,确定脱位的类型。 如合并有肱骨上端的骨折,应加照侧位 片(上下位或穿胸位),以了解骨折的移位 情况。
二、检查伤肢感觉
运动、血运:注意有无患肢血管、神 经损伤。腋神经损伤时多为内侧束被肱 骨牵拉,或肱骨头压迫所致。表现为三 角肌麻痹和肩后部感觉减退,故复位前 应检查患肢的感觉和三角肌的收缩能力。
[预防]
注意生产和交通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者,应尽量避免患肢 过度外展上举攀物的动作。
[预后]
本病经治疗后一般能恢复正常。早期未 进行固定可造成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2)气血留滞:治以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方用和营止痛汤。
(3)肝肾亏损:治以补益肝肾、壮骨强筋, 方用补肾壮筋汤。
2.外用药
局部疼痛瘀肿较剧者,可用消肿散、 活血散、消肿膏外敷。若瘀积不散、 瘀血化热出现红热痛者,可外敷金 黄散、双柏散、或消瘀止痛膏。
五、其他治疗
中、后期,可施以手法按摩,使局部气 血通畅,减轻或松解软组织粘连。也可 选用TDP照射等治疗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