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1)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1)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对于我们大家来说“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在很多场合下不同的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而且很多实事让我们早就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并深深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和作用。

但反观我们自己却一直未能百分百做到。

这次借学习找到了原因,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我们离真正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还是有差距的。

很多时候,我们拼命地工作,我们未来工作放弃了一切,也失去了很多,包括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环境和自然。

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做的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所付出的在别人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却没多大意义。

在大多情况下,“做好”并不代表“做对”。

“对”就是做符合要求的事,我们不仅可以把事情做对,而且还可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把事做对才是最好的经营之道。

工作中要做到零缺陷,就要有零缺陷的意识才能第一次将工作做对,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做对了才能保证以后的每一步都扎实。

任何一个人只要在工作上倾注了心血,肯定能使自己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近乎完美,也将会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取得人生的成功。

在20世纪60年代,IBM是世界计算机业的翘楚,它把“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标准定为AOQL(AOQL:平均偏离质量水平,也就是说,在一万个产品中允许一部分产品为次品,这个比例在一定时间内被固定作为标准执行。

)由于IBM是一个垂直结构的组织。

电子厂、显示屏厂、键盘厂的产品最后都会被运往组装厂,每一个供货厂都会和组装厂确定一个AOQL标准。

于是那些在组装厂进行最后组装的员工总会收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更不可思议的是IBM每个人认为这是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产品中出现次品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情况下,IBM对待产品的态度成为其所有工作领域内的态度标准。

IBM的流程运转也出现了以下问题,(1)IBM的经理们为了赶组装厂的供货期,常常产品还没有设计完成就匆匆忙忙把产品从设计部门转到制造部门,因为产品一定要按时发给客户,所以IBM有大量现场服务人员赶到客户现场,一遍一遍的修理自己的产品。

(2)他们使用的标准是AOQL,一件产品不必做到完美无缺只要不比同行差就行了。

因为有AOQL,IBM又必须派大量服务人员去客户现场服务,当然所有人都认为这一切是合理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IBM津津乐道于自己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服务人员,而在同时代与IBM同处于领先地位的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六西格玛’工作标准,即允许缺陷出现的几率为百分之三点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和推动下,IBM 公司开始自己的质量改革,IBM最终发现仅在公司内部进行质量改革不足于从本质上改变现状,于是IBM公司开始了文化变革。

可以预见到的是只要IBM改变原先的态度,开始接受“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应该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的一种标准,一种态度。

可事实证明,IBM因为没有把“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上升为公司员工的普世观,导致它在后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关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迅速发展,但IBM却做出错误的判断;个人计算机永远不会成为主流,在这个错误的判断下,IBM失去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以至于使HP,戴尔这些后起之秀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其实很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态度不够坚定。

就如差不多先生一样,做每一件事都抱着差不多的态度。

那事情的结果也只有差不多的份了。

又如“零缺点”博士讲述的克劳士比先生做顾问的那家企业;企业一开始就存在问题,后来接受克劳士比先生的建议改变了整个企业的命运,这都说明“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有大部分的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品还没有投入生产线就做好了多少比例,要返工的心里准备,就是有了这个心里,返工的比例一定是有增无减,都觉得返工是必然的,哪有百分百的良品呢!企业的员工一旦存在这种心理,那就对企业来说是百害无一利。

返工的害处: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人力物力,让企业承受额外的成本。

反之每个员工都不存在这种心理,都觉得第一次就要把应该做对事做正确,那么那家企业将成为一流的企业,员工也就是一流的员工,就想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早晨醒来,微软被大火烧个精光,给我20名最优秀的员工,一切就可以马上从新开始,我可以再创造出同一样的微软。

”所以如果每个员工都抱着“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心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那么怎么样才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呢?1.确定目标2.控制过程3.系统防御4.建立标准5.团队合作6.达到结果7.一次做对这些说起了容易做起了就难了,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之人,仅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事事做对,次次做对。

所以我们需要协助,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的帮助包括:亲人、朋友、事业上的领路人、人生导师、工作上的伙伴、上级领导、以及素昧平生的人。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智慧中寻找帮助,只有知道去做什么,为何去做,如何去做,你才有可能品尝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美酒。

所以我们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首先要明确做对的定义,根据明确的判决标准作出合格的工作结果。

要保证目标明确,态度明确。

其次,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深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也下定决心让自己第一次就成功。

并由此产生强大的决心和勇气,才能保证在遇到困难和不解时使自己坚持下来,就可以保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做事的态度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在生活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的理论比“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更早一步就在人们的思想里扎根了。

每当我们开始着手一个新的挑战,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没关系第一次做,错了也是很正常的谁会在乎呢?”等等与之相关的侥幸心理。

这不得不说是人的一种惰性和习惯,明明很清楚做事的要求,却习惯在做事之前就给自己找好了如何做错的理由了。

个人习惯是长期行动的一个惯性表现,只有长期的将每一件事都在第一次就做对,才能让自己养成这个好习惯。

而纠正一个人的习惯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并不是不能实现的。

就想条件反射一样,如果每开始做一件事,我们脑海中都能浮现“我可以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句话,甚至于到最后直接用行动而不是话语来实现这个理念。

那么我们也就养成了这个良好的习惯了且不觉得痛苦。

工作中有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情,觉得所做的工作过于简单却没有想到把每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好其实并不简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简单的事组成的,要在工作中成长就要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不要小看简单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栽在了工作中不起眼的小事情上,从而打破了零缺陷的要求。

零缺陷的工作准则指导我们做人做事,他表达的是一种决不向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做法妥协的决心,这就要求人们努力工作把工作当自己的事情来做,达到完美的境界。

坚决摒弃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和差不多就好的心态。

追求‘零缺陷’的管理艺术并不仅是追求工作业绩也不仅是生活标准,它更是一种生存状态和幸福感觉。

在完美的工作中你可以将自己最擅长的才智发挥出来应用到你追求的事业上,创造出的工作环境正适合你的个性和价值观念。

对于‘零缺陷’的人来说他们的才华、激情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时常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成就感。

而对“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他们只当这是工作本色。

我们在工作中大多数的日子里都在做一些小事,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

当重视小事成为一种习惯,当责任感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就会与成功同行。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在从事简单的事平凡的的事,平凡的事做细做好了才能做成大事才能创造自己人生的不平凡业绩。

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做不了小事又如何做得了大事呢?小事都做不好别人又岂能相信你具备做大事的潜力呢?努力做一名精益求精的执行者,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不仅要确保手头工作和任务的零缺陷,还要在做好一次后寻求更优秀的途径和更好的方法。

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了他工作的空间。

所以做事先做人。

正如马丁·路德·金的箴言:“如果一个人扫马路,他应该像米开朗基罗作画,贝多芬作曲,莎士比亚作诗一样对待工作”。

现在自己在在富士康集团里工作在里面担任了一个小小的QC。

刚刚就任这个职务时自己是一窍不通什么都不知道都不了解,后来通过上课培训然后跟着老员工们学习实践后知道了我们的工作的职责就是把质量把好关,QC分为:IQC(进料质量检验),IPQC(制程检验),FQC(终检),OQC(出货品质管理)。

质量的三不原则:不流入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我担任的是IQC也就是不能把不良品流入生产线里。

后来自己感觉自己能够充分干好这个工作了就开始对工作的要求松懈了从而养成了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的心里。

当产线抱怨有大量的不良品流入时,上面的主管找到我问我怎么回事?为什么有大量的不良品流入了产线?那时我的心里想的和大部分人的心里想的都一样“第一次把事做错,情有可原”都在找借口撇清错误。

现在学习了这个课程后发现了质量是一种态度,你怎么对待工作,工作就会相应地带给你什么。

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的‘90/10原理’正是对比最好的注脚,‘90/10原理’说的是:“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是90%的态度加上10%的知识。

”因此我们要执行零缺陷工作的标准,就必须有零缺陷的工作态度,也就是对待错误的态度。

不害怕犯错误,也不放过所犯的错误,更不要重复错误。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态度决定了你的未来,因为它最直接影响你的工作生活质量。

通过这次的通识课程中的许多小故事和例子我明白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好处及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后果。

有时候不单是金钱上的损失更甚至宝贵的生命。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一种学习心得,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当我们决心要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的话,往往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相关主题